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遼寧多處出現龍捲風 10多人受傷
  • 餐廳一刺身含李斯特氏菌被勒令停售
  • 馬斯克:冀深化與上海各領域合作
  • 賀一誠:澳魯旅遊等多領域有更多合作機遇
  • PSG主帥確認美斯離隊 下一輪將迎王子公園告別戰
  • 澳門山東簽署消費維權合作協議 建立便捷處理機制
  • 慶祝六一兒童節 政府及社團向住院兒童送贈禮物
  • 上半年賭收持續回穩 學者:料全年賭收可達1,500億
  • 政府社團向300住院兒童送兒童節禮物
  • 鍾南山高度認可澳大轉化醫學研究院工作
  • 「感受澳門樂無限」大型路展明起泰國舉行 開拓東南亞市場
  • 賀一誠會見丁焰章 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流意見
  • 荔枝碗船廠片區周末設特色市集 第一期攤位接受報名
  • 染新冠具基礎病3男子病情危重
  • 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舉行
  • 賀一誠會見中國電建黨委書記一行
  • 荔枝碗6月下旬起設特色市集
  • 中藥師勉澳醫療人員把握跨境執業機會
  • 學者冀澳引人才做大中醫藥市場
  • 新增3例新冠重症均危重

中葡交匯之旅

2013-10-26 20:13
澳門旅遊局10月推出澳門城區《論區行賞》的四條步行路線,讓旅客邊行邊賞,慢步探索澳門各區特色,感受澳門的風土人情。

四條步行旅遊路線包括:議事亭前地至海事博物館的「中葡交匯之旅」,南灣大馬路至司打口的「歷史足跡之旅」;普濟禪院至望德聖母堂的「綠色文創之旅」;及漁人碼頭至媽閣廟的「藝文探索之旅」。

「中葡交匯之旅」的遊覽路線:1.議事亭前地、2.崗頂前地、3.聖老楞佐教堂、4.聖若瑟修院及教堂、5,鄭家大屋、6.亞婆井前地、7.媽閣廟、8.澳門海事博物館。這條具有歷史意義路線,以澳門歷史城區中心議事亭前地為起點,沿途欣賞中西文化交融歷史建築物,聖母玫瑰堂,仁慈堂、噴水池及前方的民政總署大樓,跨過新馬路上東方斜巷,到崗頂前地聖奧斯定教堂,這些隱藏在小山崗上的世界文化遺產,是特別有意思的行程。

澳門擁有東方梵諦岡美譽,自15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東來,西方傳教士如蜜蜂採蜜般蜂擁而至,當時澳門的山坡上,都先後建造了優美的教堂。東方斜巷是澳門人熟悉的斜坡地段,當遊客走上崗頂前地,有說不出的驚喜,色彩豐富艷麗的歐陸建築,其中的聖若瑟修院、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再往前走經龍嵩街、風順堂街到達”聖老楞佐教堂”又稱”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聖老楞佐教堂並沒有寬闊的前地,是一層高聳的石梯,直達教堂大門,使教堂有高高在上的莊嚴。

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16世紀中葉,教堂是歐洲新古典主義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設計,風順堂建成的時候,正直葡萄牙人航海大發現的年代,聖老楞佐是葡國人心目中的風信之神,保佑他們航海平安。那時風順堂一帶,居住的都是葡國富商,所以教堂內的水晶吊燈都顯得特別華麗。

從風順堂到三巴仔街,走向有200多年歷史的聖若瑟修院及教堂,俗稱“三巴仔”。聖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穌會士創辦,培養了許多中國和東南亞各地的傳教士,教堂於1758年落成。登上54級花崗岩石階梯,便可以看見這幢隱密的、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特色的教堂。內部羅馬式多窗口透光拱頂設計,令人驚嘆!但說也奇怪,有許多澳門從來沒有進入過聖若瑟修院及教堂。(1)

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