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賀一誠指深澳產業合作迎發展機遇
  • 巴坡沙泳池水質未達標 暫停開放
  • 採購法規範投標人合適性及廉潔法
  • 澳琴露營節將延期舉行
  • 商務部反對歐盟突擊檢查中企辦公室
  • 外電指以軍進攻拉法僅待獲批
  • 疑涉債務糾紛 尼籍外僱被水果刀刺傷
  • 聯合國大學人工智能大會周四開幕
  • 一常會續審《公共採購法》法案 籲公共採購清晰開標評標委運作
  • 300學生參與中國航天日專題活動
  • 衛生局籲家長按接種計劃為子女打疫苗
  • 尼泊爾外僱疑追債持生果刀刺同鄉
  • 深合區:為澳門青年就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 氣象局料未來2小時或有雷雨區影響澳門(20:30)
  • 賀一誠:深澳圍繞橫琴前海推動灣區建設
  • 4旬漢氹仔疑打鬥遭割傷須搶救
  • 巴坡沙泳池水質未達標暫停開放
  • 賀一誠與幾比部長會面交流市政建設
  • 國家藝術基金明年度資助正接受申請
  • 設琴澳用工法律宣導站搭建交流平台

維澳破產政府接管

2013-10-27 20:13
雨潮

維澳蓮運自實行新公交政策開業以來,由於種種原因,意外事故源源不斷,引發民間惡評如潮,不少市民更表示,以前覺得澳巴不濟,怎料現在「強中自有強中手」,無奈政府又沒有出台措施糾正或作出改善,令此問題繼續發酵。

近日維澳蓮運又獻新猷,於十月一日深夜發出聲明,宣布於日前已經將公司申請破產。公司於聲明中指出,由於人資嚴重短缺和澳門嚴格的勞工政策,維澳蓮運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唯有以比市場價格高五成的薪酬聘請足夠的巴士車長,這亦主要是令維澳蓮運在營運初期處於經營困難和未符合理想的原因之一。雖然經過不斷努力和各項措施改善,獲得顯著的改善績效,以及透過良好的表現來扭轉公眾對維澳蓮運的形象。在過去一年,維澳蓮運錄得的客戶投訴、營運故障個案以及意外事故的比率皆大幅下降。由於很多外在不可控制的情況,加上員工成本遠高於初期,約佔巴士營運公司總成本的五成,造成維澳蓮運嚴重的財政困難。根據政府與維澳蓮運的公交服務判給合同,其中一條文訂明了維澳蓮運每年可根據相關的通脹指數(包括消費物價指數、陸路運輸業薪酬和燃油價格)等作出相應的服務費用金額調整。雖然政府已明確批准自一二年六月十二日起可調整服務費,但有關調整至今仍未實行。維澳蓮運已多次向政府提出付款的要求,以及最近透過法院訴訟方式以求解決,但仍未有任何明確結果。迄今,維澳蓮運累計虧損達一點二億元以上,每月赤字達六百萬元。又稱在持續受到沉重的財政虧損下,已不可能再承受政府「明知而故意地忽視的處事方式」。批評政府「無視法律和合同的原則,並沒有合理理據或法律支持下而拒絕付款」。聲明指出,由於以上無法改變的財政狀況,迫使維澳蓮運無奈地提交破產申請。維澳蓮運及股東們將盡一切努力,維持服務澳門市民和乘客為首任,為避免任何對巴士服務中斷而引起廣大市民和遊客的不便和干擾,並為保障員工最大利益,維澳蓮運將進一步與政府商討,積極尋求最理想的方案,以確保繼續提供公交服務。

維澳蓮運事故多不勝數,在此引用一下網友收集得來的部分資料,為大家簡單的回顧一下︰

營運初期不斷壞車死火要市民推車,被戲稱為「官民同心推動新公交」

失控險墜山坡

行駛途中無油要交通警到場幫忙推車。

在青洲馬路與白朗古馬路交界撞倒一名七旬老翁

在亞利鴉架街靠站時剷上行人路,並撞毀燈柱

在友誼大馬路轉入漁翁街時,因超前撞死電單車司機

一名正駕駛巴士的車長,在車廂迫滿乘客,當中有長者和孕婦的情況下,公然邊駕駛邊大聲地使用手提電話,即使乘客先後兩次要求司機停止危險駕駛行為,司機也不作理會。

一輛小巴在連勝馬路與渡船街交界十字路口死火堵塞路中,引發大塞車

一輛小巴撞死一名年約80歲橫過馬路的老翁

還有每天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故,實在不勝枚舉,雖然新福利及澳巴也曾出現事故,但似乎維澳蓮運開業不足半年的事故次數足以與之前兩家巴士公司的總數「一較高下」。究竟為何會產生這麼多問題?筆者認為有以下數個原因︰

在開業時,已經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故此維澳蓮運於營運初期,經常出現班次不足的情況,甚至要由當局出手,由新福利派出車輛加開「支援線」以彌補其不足,不少市民看見由新福利開出的三號巴士均拍手稱好,可見其不濟。由於人手不足,維澳蓮運以一萬八千元月薪再加獎金的高薪聘請巴士司機,繼而引起巴士司機業界的挖角潮,令此行業的人力資源重新執位。而另一方面不少原先己被聘請的司機則表示對同工不同酬的強烈不滿,幾近釀成進一步行動。雖然已加聘人手但人力資源仍然緊張,不少司機表示公司要求走足「轉數」,而另一方面也有司機投訴吃飯時間太短,又沒有時間上廁所,由於影響司機的個人健康,故此也直接地影響其服務質素。這些統統都可歸納為準備工夫不足所引致的問題。可見該公司在開業前對本澳真正的形勢未有充分的了解,而另一方面,員工政策的制訂亦沒有充分參考同業間的慣常做法,員工得不到合理對待自然影響服務質素。一味靠高薪挖角,沒有理會已受聘司機的感受,也不考慮整個業界的狀況,導致人力資源一再被拉緊。以上種種可以看到,此公司的政策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感,是沒有深入考慮每個決策所引來的後果,只是每出現一個狀況便想一個對策來應付,後來又因為考慮不夠周全引發更多問題。作為一個企業,尤其是社會公用事業,每作一個決策,必須深思熟慮,因為每個決定不但影響公司本身,更影響全體公眾對服務的使用。人手不足的問題沒有解決,令司機面臨追轉數的壓力,再加上某部份司機不具經驗,令行車期間險象環生,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另一方面,缺乏對突發事故的應變機制,以及缺乏對事件沒有後續的處理。維澳蓮運在去年三月五日,發生一宗嚴重交通事故。一名老婦乘坐由其經營之三號巴士線在北京街巴士站下車,在未完全下車之際,司機竟開動車輛,導致老婦跌倒,腿部遭無情車輪輾過,最後一條腿須截肢。根據傷者女兒致電電台烽煙節目時所表示的資料,他們只拿了一個果籃上醫院呆站一小時便離去了,令家屬更為無奈。一方面該公司沒有盡力作出一切必要協助,對家屬撫卹,另一方面這樣的敷衍舉動令人感覺毫無誠意,正所謂「戲都費事做」,難平民憤。而經過多次的意外及事故後,亦未見該公司作出有效的改善,每次被記者問及是都只是回答一些官腔式的回覆,營運初期出現事故還可推搪說經驗不足,應變能力未夠等種種藉口,但時逾半年,這些藉口已不再管用,為何仍未見該公司拿出心來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政府當局其實也須負上一定責任,經過多次事故後,當局表面態度嚴厲,但實際上還是相對寬容,因為直至現時為止,意外頻生的維澳蓮運還未受到交通事務局的任何警告或制裁,當局每次都只是責成有關公司這樣那樣,毫無阻嚇作用。

而是次破產事件發生後,當局馬上作出回應,政府成立「維澳公司事件跨部門跟進小組」,接管該公司的營運。交通事務局汪雲局長指出,由於維澳蓮運承擔?廿七條巴士線路,佔整體巴士營運五分之二,每天肩負超過十六萬人出行,以及五百多名員工的就業,涉及面非常廣。若有關服務停止,影響深遠,基於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巴士服務不中斷,以及維澳蓮運員工的就業權益,有需要採取適當措施,以接管方式維持維澳蓮運的營運。但強調只是接管維澳蓮運的營運,並非接管該公司。他又說政府將在六個月內完成維澳蓮運現有服務的安排工作,至於是否重新公開競投或尋找其他營運商,又或分拆予其餘兩家巴士公司經營,屆時會向社會公佈。

六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政府在這時候接管維澳的經營,的確可以穩定到市民大眾的出行需要,以及五百多名員工的飯碗。只不過維澳作為一個公共服務的承運商,弄至如斯田地,可謂澳門開埠以來絕無僅有。當局能否在這半年內完成檢討並推出新的解決方案?維澳最終能否繼續營運?半年之後自有分曉。

 

 

 

 

 

 

藉旅遊為內地同胞上一堂公民課

非凡

又到難得一遇的國內長假期,內地慶祝國慶一連七日放假,大批旅客以自由行方式蒞澳消費,市中心、各大娛樂場、酒店、名店街都人頭湧湧,國內旅客紛紛來澳一擲千金,有的來博彩碰碰運氣、有的與家人或朋友或情人來澳旅遊輕鬆一番、有的則血拼名店商場,總之,大家到來澳門均各有使命在身,這也令小城各處顯得十分熱鬧。

其實多年以來,筆者都有一個想法,在此要先聲明一下,有這個想法絕無對任何內地同胞有任何的負面意思,只是因為兩地歷史背景、意識形態有所不同,才令筆者產生此一想法,而有這想法,最終目的都只是為了大家好,望勿誤解。

筆者常常希望內地自由行旅客來到港澳,不光只是享受到購物、娛樂等各方面的樂趣,又或是我們所提供的優質服務,筆者更希望內地旅客在港澳旅遊時,能把一些好的經驗學回去,這樣對他們個人、家庭以至我們國家都有莫大的裨益。

如果各位不明白的話,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好了。

首先說說常為人詬病的排隊問題,常聽到很多人投訴不少內地遊客都不太喜愛排隊,遇到長長的人龍時總是想盡辦法尖隊,這某程度上當然要歸究於內地公民教育力度不足,試想一下,在內地很大部份情況下無論是乘公車還是在政府辦手續,一切一切也好,乖乖排隊的話只會養一些無禮的人搶佔了先機,故群眾為求自保,在社會上能爭有一席生存之地,慢慢養成這種本能,亦令他們有一部份人不懂自覺排隊遵守規則秩序,這某程度上也是由於內地的社會環境所致。眾所周知香港是著名的「排隊城市」,無論是買快餐、超市付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由於大家都自覺遵守規矩無一越雷池半步,故即使不習慣排隊的內地旅客也會乖乖地跟著筆直的人龍排隊。

亂扔垃圾的現象雖然在全世界所有地方都不能百份之一百地完全避免,但筆者敢說港澳已算是很不錯,街上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垃圾,人們大多都自覺地遵守規則。大家如果走在內地某些街道,經常都會見到垃圾堆處處,就連港澳人回到內地,即使平時會乖乖地把垃圾扔進垃圾桶,也會因為看到滿街都是垃圾堆而把手上的垃圾順手地扔進堆裡,更何況是某部份生活在這些環境的內地同胞們?但即使他們來到港澳旅遊也未見到港澳街道上的垃圾量因此增加很多,一方面我們要感謝掃街工人辛勤的付出,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地由於港澳在街道上設置的垃圾桶密度較高,令行人們都會不偷懶把垃圾拿到垃圾桶才丟棄。

此外,「五.一」及「十.一」等的內地長假期,在澳門也是遊行示威表達訴求的人士常常選用的「良辰吉日」,遊行人士選定的遊行路線或多或少都會經過一些有遊人出現的地區,不少內地遊客看見遊行示威都會駐足觀看,一方面可能因為內地幾乎沒有類似的表達意願活動,另一方面可能也想看看這幫人到底在搞些甚麼等。路上各人看見遊行示威後都會議論紛紛,有些會認為澳門現在這麼好景,又常常派錢,不明白為何還有人不滿要示威;有些則認為這幫人吃飽飯沒事幹出來遊行一下叫囂一下博取大家的注意罷了;而有些人,看著這等情景便會在心中反覆思量,當中某些遊客在接受訪問時也提到這樣向政府表達意願在內地幾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甚至有遊客表示知道澳門在這些時間都會有遊行示威,專程過來旅遊順道看看,也表示是「六.四燭光晚會」的常客。因為只有港澳才有這麼一個敢言的社會。

雖然每年來澳的內地遊客成千上萬,但畢竟對比起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筆者所希望的,並不是全中國人都到來港澳把好的東西學回去,筆者希望的是,到澳門旅遊的內地旅客們,不僅是來享受、娛樂、休閒,而是能將港澳一些較為好的東西學習起來,存於心中,就像種籽一般。希望他們回到自己的地方後,這些種籽能落地生根、發芽生長,並能影響身邊的一些人,對推動內地公民素質能起那麼一丁點兒的作用,從而帶來更多人反思的話,吾願足矣。

 

 

 

 

 

港澳警察公安化.保安城管化?

憤青

剛過去的國慶日,香港一如既往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國慶日升旗禮,發生一起事件,事緣學民思潮黃之鋒、黎汶洛兩名成員,該日早上到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金紫荊廣場,準備以默站和手勢,表達爭取全民提名和普選權的訴求。他們全程沒叫口號,沒舉標語,卻被十數保安人員包圍,以武力強行抬離現場,期間腳踢推撞。即使黎汶洛在升旗前後持續高呼「要求警方介入」超過20次,在場身穿便衣的總督察曾淑賢依舊視若無睹,任由民政署外判保安在缺乏法理依據的情況下拖走黃之鋒和黎汶洛。

所謂無聲抗議,其實真是太天真,試想想中共政權統治下,豈容反動聲音存在?不將你們拉入天牢又或「被自殺」,已是不幸中之大幸。大家試想想,連兩個小伙子都容不下的政權,又豈會「賜予」真正的普選給港澳呢?專制之下豈容民主存在?如果港澳實施普選,中國內地卻沒有任何實質的民主,豈不令中共尷尬不已?

今次事件,做醜人的,是民政事務署的外判保安,當權者非常聰明,這次活動毋須出動警力。另一方面,整個事件疑似早有安排,因為若有不明人士以暴力強行拖走市民,警方見狀應不會無動於衷。但這次事件中,即使黎汶洛在被挾持離場時呼叫警察,警察依然視若無睹。如果這般情景警察無動於衷,市民大眾又怎放心將身家性命財產的安全,以及隨之而來的公權力放到他們手中?

事件中警方的表現以及保安的態度,不禁令人想起大陸的公安與城管,香港是法治之區,雖然回歸祖國,豈容大陸公安城管粗暴文化流傳到香港警察之中?

澳門警察也不遑多讓,五.一遊行時警方缺乏法律依據,要求遊行人士進入所謂示威區,警方發言人劉國熙貴為法學士,以及身為治安警察局行動廳公共關係處副警司的他,在實戰工作中,沒有從法律的角度解釋警方劃定示威區的法律理據,實在愧對澳門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們。另一方面,面對記者提問,居然只懂背書般強調所謂的「一視同仁」,仿如人肉錄音機。治安警察局於當晚隨即發布聲明,以「警方行動上溝通不足」來為自己的違法決定開脫。

倒陳遊行中,遊行解散後人們各自散步到西望洋山,但警方竟出動強大警力,圍堵公共道路,阻止市民正常活動,最後更將六名社運人士帶返警署。如斯做法與公安城管又有何異?

港澳回歸祖國,更要防止祖國糜爛文化入侵,否則公安城管橫行之日,便是港澳「淪陷」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