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管理學院提民航發展策略建議 倡設民航專業學位課程育人才
  • 三展館設逾千三展位 旅博會本周五揭幕
  • 料5至6月每周平均辦三場會展 貿促局:參展客商逾1.4萬人次
  • 深合區真金白銀助澳青創新創業 議員籲推新政鼓勵澳人赴琴就業
  • 深合區推扶持辦法促中葡科技合作 商會冀擴大開放吸引外企落戶琴澳
  • 湖畔大廈單位火警逾百人疏散
  • 賀一誠指深澳產業合作迎發展機遇
  • 巴坡沙泳池水質未達標 暫停開放
  • 採購法規範投標人合適性及廉潔法
  • 澳琴露營節將延期舉行
  • 商務部反對歐盟突擊檢查中企辦公室
  • 外電指以軍進攻拉法僅待獲批
  • 疑涉債務糾紛 尼籍外僱被水果刀刺傷
  • 聯合國大學人工智能大會周四開幕
  • 一常會續審《公共採購法》法案 籲公共採購清晰開標評標委運作
  • 300學生參與中國航天日專題活動
  • 衛生局籲家長按接種計劃為子女打疫苗
  • 尼泊爾外僱疑追債持生果刀刺同鄉
  • 深合區:為澳門青年就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 氣象局料未來2小時或有雷雨區影響澳門(20:30)

青少年濫藥風氣日盛 防治工作由教育做起

2013-10-27 20:13
近期「毒品」和「學生」兩詞經常連繫一起,頻頻見於新聞報章上。更有中學被發現淪為毒品交易場,事件曝光後,令人嘩然,五名落入法網的學生當中四人年齡十七歲,其餘一人年僅十五歲,同屬花王堂區一間中學的學生,叫人歎息。司警是根據線報經調查,於上月底傍晚採取行動,在台山新城市花園截查案中的未成年學生,並在其身上搜出少量冰毒。涉案少年供稱協助一名姓葉的同學從珠海“帶貨”返澳,司警據其口供在新城市花園一單位拘捕葉姓學生,並即場檢獲毒品及吸服工具,司警相信案中的葉某亦曾多次利用其他同學到珠海協助偷運毒品入境,並以毒品送贈對方免費吸服以引誘同學協助運毒,稍後再拘捕多兩男一女,並控以販毒罪名。司警在行動中共檢獲十七點二克K仔及一點八二克冰毒,據涉案學生向警方表示,他們已經吸服毒品有半年時間,校內不少同學都有吸食毒品的習慣,並會將毒品互相轉售。案件可能涉及更多學生在校園交易毒品,司警稱會與教青局和相關學校跟進調查。

校內販毒「索K

正在大家對案件關注之際,接著又揭發一名十七歲中學生在校內「索K」導致神志不清,鼻沾粉末在課堂上自言自語嚇傻班主任。警方表示,今年五月七日,接到中區某中學報案,指有學生疑吸食了毒品,需要送院治理。據其班主任稱,較早前上課發現一名學生腳步不穩,鼻沾白色粉末,神情呆滯,並自言自語。警員查問下,有人承認剛在廁所地上拾得「K粉」,因本身有吸毒習慣,所以就地「索K」。警員隨後在其身上搜出兩張沾有氯胺酮的紙幣,共重約兩克,並將他送院治理,經醫院檢查證實對氯胺酮呈陽性反應。警員事後再到該名學生位於渡船街的住所搜查,在一個金屬盒內發現一點二六克用膠袋裝著的氯胺酮,他只聲稱毒品是夜場內一名朋友給他,對於警方其他查問則支吾以對,最終被控吸毒及較輕的生產和販賣罪名。

同月,又有學生涉嫌合資到珠海購買毒品回澳吸食,五月二十三日下午,司警接到線報指有青少年偷運毒品入境,經部署監視,當日晚上七時半,發現目標聯同兩名女同窗經關閘入境,司警人員尾隨至關閘廣場後上前截查,並在目標女生身上發現十三點三二克氯胺酮及二點二七克冰毒,若全數售出約值一萬元。她供稱毒品是由同行一名女生和另一名不在場男生合資一千元在珠海購買,作為吸食之用。司警稍後找到該名涉案男生,他們承認有關行為。案中兩女一男學生年齡十八歲和十九歲,被控以販毒和吸毒罪。以上案件充分反映本澳青少年濫藥成風,教人擔心之餘,他們為滿足吸毒的需要而做出違法之事值得關注。按現行刑法,涉及毒品犯罪最高可判監十五年,年青人要潔身自愛,切勿自毀前程。

加強教育與宣傳

對於校園販毒和吸毒案件,保安司亦表示關注,並認為要有效打擊校園毒品問題,需要校方、社工和家長共同努力,讓青少年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暑假將至,警方將針對毒品犯罪,從“圍、追、堵、截、防”等多方面開展工作,並加強與學校的聯繫及社區關係工作,共同攜手淨化治安環境。打擊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預防同樣重要,尤其針對青少年濫藥問題應從教育預防著手,讓下一代身心能健康發展才是重要,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確價值觀,學校和家長同樣有責,學校除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外,亦要重視學生品德培養和對學生關懷,家長更要肩負照顧和關心子女責任,不能有任何借口,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其實多年來政府、學校及家長在相關方面做了許多,但問題未見逆轉,更有每況愈下的感覺,究竟中間出了什麼問題,必須找出原因,同時要重新檢視本澳青少年政策。禁毒成功與否,教育與宣傳缺一不可,在禁毒宣傳上仍需要加大力度,深入社區和校園,政府、學校和家長亦要提高關注度,愈早發現問題,對預防工作十分重要。相信通過各方努力,問題是可以解決。

 

 

 

 

 

販毒集團模式多樣化

警方緝毒能力受考驗

隨著澳門邁向國際旅遊城市之路,每日有大量旅客穿梭於各個口岸,人流密集,更難免成為國際毒品販運中轉站,犯罪集團運毒模式更除著時間推移不斷改變,早期司警偵破的多宗體內藏毒案,截獲的涉案人大多數是來自非洲的「運毒死士」,收取千元美金報酬,鋌而走險,冒死鯨吞大量毒品下肚或以塞肛方式偷運入境,隨後又出現一批東南亞人士孭住背囊運毒。執法部門為有效堵截外來毒品,並針對販毒新形勢,加強緝毒能力,除緝毒犬之外,司警近年在機場增設人體X光機,海關也設有離子分析機,全方位打擊毒品活動,加上國際間情報交流,屢破大案,如司警近月偵破歷來最大宗毒品案,檢獲市值兩億澳門元高純度可卡因,對打擊外來毒品起到一定震懾作用。

案情透露,司警緝毒處半年前根據情報對該犯毒集團目標人物展開分析和調查,直至今年四月初鎖定由北京抵澳編號NX零零七班機上的三名可疑男女進行跟蹤,並在時機成熟下採取行動,拘捕包括在澳接頭女子共四名外籍嫌犯,起出共重五十點八四八公斤可卡因,純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幾乎是全純可卡因,毒販一般會稀釋販買,市值起碼二億澳門元。毒犯先利用密封袋包裹壓成磚狀的毒品,表面再包一層過底紙(即碳紙)和包裝紙,直接將毒品放入行李箱內逾運入境,圖以過底紙避開X光機偵測,這亦是本澳首次發現以此方式運毒。

司警破大案起震懾作用

司警調查所得,其中三名嫌犯先由菲律賓前往巴西聖保羅市,取得毒品後乘坐飛機前往北京,緊接著轉機來澳,抵達澳門後假裝互不認識,並與在澳的接頭人聯繫,在酒店重新包裝毒品,並準備偷運往鄰近地方。毒犯以迂迴路線運毒,並選擇最後經內地來澳,相信是販毒集團看到內地和澳門兩地人員交流頻繁,口岸人潮如鯽,以為較直接從南美或東南亞抵澳不易被偵查。嫌犯當中有人聲稱收取一千美元報酬替人運毒,但從毒品數量之多來看,加上偷運毒品入境的兩男一女,過去一年曾多次以不同組合進出本澳各個口岸,估計是為踩線探路和測試本澳口岸緝毒能力,相信並非單純的帶貨人,不排除落網者是犯毒集團成員。司警相信今次行動已成功瓦解犯毒集團活躍澳門的分支。

國際毒品市場不斷變化,犯毒形勢和模式隨時改變,考驗警方緝毒能力。相信大家還記得,二零一一年七月底,司警根據廣東省公安廳提供的情報,並結合司警已掌握的資料加以分析,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偵查,首次搗破製毒工場,在祐漢第四街祐成工業大廈第二座九樓兩個有暗道相連的單位內發現「冰工廠」,毒販以化工廠作掩飾,日以繼夜研製冰毒。司警行動中拘捕多名男女,撿獲八十多公斤冰毒原料乙酸乙脂,粗略估計可以製造出七十公斤市價二千五百萬元的冰毒,並揭發主修化學的內地大學生負責監督製毒,工場外表看來與化工廠無異,但內有乾坤,製毒核心在工廠內其中一個只有一百多呎的小室內,裡頭設置有多部儀器包括反應爐、大型蒸餾容器、洗水槽、焙乾機等,可媲美小型室驗室。毒販就是利用該百呎空間鑽研出製造冰毒方法。

加重刑罰收阻嚇之用

製毒室看似簡陋但設計卻經過深思熟慮,窗戶均封上鍚紙及塗黑,除加大隱蔽度外,亦能避免與外界接觸破壞室內空氣、溫度及光線等環境要求。由於製毒用的溶劑屬高毒性,易燃易爆,故室內空氣調節十分講究,製毒室設有抽風機,主要將新鮮空氣引入和排走室內的有毒氣體,同時避免附近居民投訴,抽出的有毒有味氣體會經洗水塔過濾後才排放,整過製毒流程十分周詳。毒販精心設計製毒室,購置不同設備,現場更存放有大量化學物品包括鹽酸、硫酸、二甲苯、無水乙醇、甲胺水溶液、異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等各色各樣製毒原料,提煉冰毒可能只是其中一個目標。不過天網灰灰,疏而不漏,正當販毒份子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大量生產冰毒之際,被司警及時搗破,足見澳門警方對各類型犯毒活動具有打擊能力。面對頑劣的毒販,絕對不能手軟,加大力度打擊之餘,亦需嚴厲懲治,本澳現行涉及毒品犯罪最高可判監十五年,社會有意見認為政府需要針對日益猖獗販毒活動,適時檢討和修訂相關法例,加重形罰,以收阻嚇之用。

 

 

 

 

 

 

 

 

 

 

毒品罪案升吸毒年輕化

張鼓勵戒毒勝嚴厲懲治

保安司早前公佈今年首季罪案數字,整體錄得三千二百多宗,較去年同期輕微上升百分之二點七,當中暴力犯罪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及保持低案發率,顯示本澳治安環境仍然良好、穩定。不過在整體治安尚算不錯的情況下,涉及毒品犯罪的案件卻有增升趨勢,今年首三個月較去年同期飊升七成,共六十三宗。另一方面,檢察院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二月立案偵查的毒品案件有五十八宗,涉案人數達到一百零九人,其中四十四人為本地居民,年齡最小的只有十七歲。回顧近年,根據《二零一一年澳門禁毒報告書》指出,二零一一年綜合戒毒服務中心跟進自願戒毒個案總人數為四百七十八人,較同期上升百分之六點五,同時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錄得吸毒人數為六百三十三人。立案偵查的毒品犯罪案件有二百九十七宗,較同期雖略降百分之一點三三,起訴罪名卻較往年上升百分之廿五點二,更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吸毒者趨年輕化,以及吸毒者中青少年仍佔一定的比例,約為百分之十七點四,共一百一十人。截至去年底,澳門監獄一萬一千多名在囚人士中,近兩成半涉及販毒罪。

以上數字反映毒品持續蠶食著澳門,近期更爆出有學生集體販毒和吸毒,上堂「索k」,校園淪為毒品天堂,青少年濫藥情引起的犯罪令人憂慮。雖然政府自二零零九年推出藥物濫用中央登記系統以來,反映青少年濫藥個案下降,但有注青少年問題的團體指出,從外展工作發現,青少年濫藥趨隱蔽十分明顯,尤其女性青少年更甚,顯然中央登記系統不能完全反映青少年濫藥的真實情況。數據分析顯示,青少年濫藥場所趨向在家中或朋友家中,佔濫藥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五點一,青少年濫藥已不受地域、時間及空間限制,所以前線工作人員擔心青少年濫藥密度持續增加。社工局指出,近年發現青少年家居吸毒佔大部分,因應外展社工接觸青少年的難度增加,故社工局增加與家庭、私家醫生及社區衛生中心合作,當醫務人員發現患者有尿頻、膀光炎或腸胃疾病等一直無法根治,應考慮有吸毒可能,並與家長商討。透過此方式轉介社工局,吸毒者接受戒毒治療的動機增加,兩年來自願戒毒的青少年個案約增兩成。

濫藥越趨隱蔽

面對青少年濫藥問題,加重刑罰是否最好的解決方法?社工局稱,若觸犯吸毒、持有吸毒工具者被判准予緩刑,透過在緩刑期間附設戒毒考驗制度,半強制鼓勵青少年接受戒毒治療,具一定成效,能使他們重返正常生活。資料也顯示,自零九年新禁毒法推出後,青少年自願戒毒個案增長,透過司法轉介的戒毒個案亦逐年遞增,至今有三百五十宗個案透過在緩刑期間接受戒毒治療。對於學生吸毒和販毒事件增多,教青局對此表示關注,發現有學生販毒及吸毒事件後,教青局已即時知會學校,為學校及家長提供支援。至於再次意見提出校園驗毒,教稱局認為複雜的社會問題對教育界帶來挑戰,需要家長、學校和學生共同加強關注,但由於牽涉好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故暫不考慮引入校園驗毒措施。但當局會貫徹教育和預防理念,尤其學生品德教育,以及加大支援學校學生輔導員在預防學生濫藥方。

自願戒毒個案增

吸毒、販毒案件無日無之,要徹底解決問題,單一措施並不足夠,必須從多方面入手,跨部門綜合分析形勢,預防、打擊、教育和宣傳缺一不可,而且要並行推進,形成一道保護牆,將毒品拒諸門外。檢察院則指出,面對新型合成毒品多樣化,以及吸食販賣毒品愈趨低齡化,有關當局除重點打擊向他人提供毒品,尤其是教唆、引誘青少年吸毒的不法分子之外,還需研究澳門刑法典對此類犯罪的懲罰,是否合適現時澳門社會實況和國際趨勢。同時有需要加強在學校宣傳教育,不斷強化青少年對毒品危害的認識,以及提高青少年抵制毒品的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