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賀一誠會見港廠商聯合會會長
  • 澳門國際短片節閉幕 當局冀來年續辦
  • 李偉農率團出席博鰲亞洲論壇
  • 復活假首日至晚上9時入客9.8萬人次
  • 深合區羽毛球隊訓練基地舉行集訓
  • 氣象局料週六日驟雨增多有雷暴
  • MIECF吸引逾416間參展商參與
  • 國家生態部指澳生態環境品質向好
  • MIECF探討綠色技術應用推城市轉型
  • 博鰲論壇稱亞洲引領可持續發展新時代
  • 京抨美或再制裁華晶片企
  • 傳王文濤將訪歐 討論電動車補貼調查
  • 【逾230個攤位】香港工展會一連四日舉辦
  • 宗教學院倡跨宗教民族交流助以巴復和
  • 復活節前夕 多地信徒出席紀念活動
  • 美式桌球賽:陸進尚9比5贏徐德煌奪冠
  • 復活節大巡遊吸引大批市民旅客觀看
  • 灣仔海關檢9600瓶侵權白蘭地
  • 復活假首日至下午5時入客7.8萬人次
  • 【經大橋出入境車流創新高】首季逾64萬輛次港澳單牌車出入境

菲律賓事件看外交

2013-10-27 20:13
萬盈

一個國家/地區的居民在外國出現如此事故時,最需要的是自己國家/地區的政府即時提供各方面的支援服務,或救急扶危脫離困境,或事後追究責任賠償等。國家對事件的強硬程度,直接反映國家有多重視本國人民生命,以及國家捍衛主權、保護人民的決心有多重。近日台灣漁船在作業時遭菲軍艦隻開船射殺的事件,不禁令人想起數年前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兩個事件的涉案國家都是菲律賓,受害的國家/地區則是香港以及台灣,讓我們看一看中國/香港政府面對相同事件時的態度、措施,比較一下台灣對於類似事件的處理手法,究竟孰優孰劣。

2010823日,菲律賓馬尼拉時間上午約9時半,被革除的菲律賓國家警察前高級督察羅蘭多·門多薩強行登上一輛屬於香港康泰旅行社旅行團的旅遊巴士,挾持車上包括遊客、司機、導遊、領隊和攝影師,共23名人質,要求菲律賓政府恢復他的職務。綁匪先後釋放了9名人質,另外1名菲律賓裔司機人質成功逃脫。事件持續近10小時後,匪徒與菲律賓國家警察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爆發槍戰,救援行動多次暫停,後者進攻逾1小時後,最終由狙擊手擊斃綁匪。事件持續12小時後,以15名人質中,7名受傷、8名死亡,及匪徒死亡告終。

事件發生當日16時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曾經多次嘗試致電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以方便其親自向對方要求保障被挾持的香港人的生命安全,但是截至深夜仍然未能夠聯絡上。曾蔭權於凌晨時分與菲律賓外交部長通上電話,要求全面交代挾持人質事件以及全力協助慘劇受害者和前往當地的香港人員。艾奎諾三世在824日傍晚回覆曾蔭權電話,親自向他致歉,解釋在事發當日因為忙碌於指揮人質營救,才沒有接聽到其來電。菲律賓總統府其後解釋,致電給總統屬於高層通話,通常需要經外交部安排,但是是次沒有經過外交部的安排,是故總統助理沒有把電話傳送給總統,而是致電到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慕洛辦公室,告知他們曾蔭權曾經致電總統,但是外交部一直未能回覆來電。

中央政府方面,中國外交部在事件發生後派遣工作組赴菲協助使館善後,外交部長楊潔篪致電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慕洛表達不滿,要求菲方徹查事件,儘快通報有關詳細情況,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後事宜,並採取切實措施,確保在菲中國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回國述職的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劉建超在824日趕返馬尼拉,與香港派往當地善後的時任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與艾奎諾三世、副總統比奈及外交部長羅慕洛見面,就事件提出交涉,劉建超向對方表達中方對事件感到震驚,強烈譴責這次暴力事件,又要求菲方徹查事件、安排死傷者盡快返港、交回他們所有私人物件。會後,劉建超引述菲方已作出道歉,並承諾會盡快完成調查報告,而艾奎諾三世亦表示在最終調查結果報告公布後,會派遣副總統及外長到北京及香港,向中方提交調查報告。

艾奎諾三世在98日單獨與中國駐菲大使劉建超會面,強調菲律賓政府重視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菲方在處理人質事件問題上將與中方繼續通力合作,抓緊時間調查,不袒護,不隱瞞。劉建超則促請菲方作出客觀全面公正的調查報告,還事實真相,告慰死難者,並為今後處理類似事件積累經驗,妥善處理事件,化挑戰為機遇,使中菲關係繼續健康穩定發展。

艾奎諾三世在2011830日至93日首次訪問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1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艾奎諾三世提出,希望菲律賓政府高度重視香港特區政府和民眾就人質事件的要求,並妥善處理相關問題。艾奎諾三世回應則指出,菲政府和全國人民對慘劇深表遺憾,指菲政府正在認真處理善後事宜,願與中方繼續保持溝通,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就事件向菲方公開表態。

雖然中國政府說得多麼的動聽、菲律賓政府怎樣義正辭嚴的承諾、香港政府怎樣多次「交涉」。但事情轉眼已發生近三年,除了香港對菲律賓發出的黑色旅遊預警訊號仍未除下以外,我們沒有看見菲律賓政府對受害市民有甚麼真正的賠償、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慢慢對事件似乎也不了了之。

而日前台灣漁船與菲律賓發生衝突的事件,又再次喚起人們對菲律賓的關注,以及難免引起人們比較台灣當局及中國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的做法。台灣屏東縣琉球鄉籍漁船「廣大興28號」在201359日上午5時於巴士海峽作業,於上午945分於巴士海峽遭到菲律賓海巡署的公務船以機槍射擊,造成船員洪石成中彈身亡,台灣海巡署於下午104分接獲報案,此時廣大興28號的位置為。菲律賓政府稱事件發生於巴林坦海峽,該海域屬於菲律賓領海的一部份。菲律賓海巡署公務船當時於該海域發現兩艘漁船,其中較小的一艘試圖衝撞菲國公務船,導致菲律賓公務船開火反擊。但是中華民國方面對於菲律賓政府的說法表示質疑,並認為當時「廣大興28號」在距離鵝鑾鼻東南方164海浬處作業,位於中華民國經濟海域內,在航行的過程中無故遭菲律賓公務船突襲,係菲律賓違法執行公務,干擾中華民國漁船正常作業。海巡署「台南號巡護艦」在接獲通報後前往事發地點對中華民國漁船進行戒護。

此外,事件發生當時台灣漁船「明正福12號」亦在附近,但未注意到廣大興28號遭到攻擊,之後攻擊廣大興28號的同一艘公務船轉向明正福12號,追逐3個半小時。事件造成中華民國漁船「廣大興28號」上一名漁民死亡。

中華民國外交部在事發後嚴正向菲律賓抗議,亦透過駐菲律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王樂生會晤菲律賓海巡署署長伊索瑞納(RodolfoIsorena),要求查明真相與給予有關人士適當的懲處。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籍漁船在重疊經濟海域內作也屬正當且合法行為,菲律賓方面已經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若一國的軍用船舶、政府船舶違反國際法對其他船舶、飛機實施暴力或掠奪行為,不構成海盜罪,但應要求該國負擔國際責任,以及依該國國內法對有關人員進行懲處。」等有關法條。另外,駐菲代表王樂生依《台菲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向菲律賓要求介入此案調查的權利。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對此案表示「一定追究到底,絕不善罷甘休!」

隔日晚間,總統召開國家安全會議,由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發表中華民國政府對菲律賓政府72小時最後通牒,要求菲律賓政府在515日零時之前正式向中華民國以及受害漁民道歉、賠償損失、儘速徹查事實及嚴懲兇手,以及儘速啟動台、菲漁業協議談判,否則將採取制裁手段。

行政院長江宜樺其後宣佈中華民國對菲律賓的第二波制裁行動且立即生效,新增之八項手段,包括中華民國外交部將菲律賓之旅遊燈號轉為「紅色」,不鼓勵台灣人民至菲律賓旅遊及洽公;停止台菲雙方高層交流及互動,包含世界衛生大會兩國部長級會議;停止台菲經貿交流、推廣以及招商活動;停止台菲農漁業合作事項;停止雙方科技交流與合作計畫,中華民國國科會停止5項台菲合作計畫;停止台菲航權談判;停止菲籍人士適用「東南亞五國人民來台先行上網查核」免簽證計畫;以及中華民國國防部與海岸巡防署在台灣南方、菲律賓北方之巴士海峽進行聯合海上操演。

大家可以見到,菲律賓方面射殺了一名台灣漁民,台灣反應之迅速、態度之強硬,全民上下同仇敵愾,各黨派支持政府護漁的決心,都是值得學習的。相反,經常外交缺鈣、國防陽痿的「強國」,以及香港特區政府,套用事件死難者家屬謝志堅的說話,三年也做不了台灣政府三天可以做的工作。在馬尼拉人質事件後,除了間中派員致電家屬慰問外,沒有任何真正的實質行動,也沒有對菲律賓進行制裁,任由事件不了了之。

人質事件的死者家屬一直向菲政府提出四點訴求,包括要求菲方為事件道歉及賠償,但菲方一直無動於衷。康泰領隊謝廷駿(Masa)兄長謝志堅早前在facebook表示,相比台灣政府果斷制裁菲律賓,看不到港府及中央捍衞人民利益,「捉維權人士去坐監就識」。他表示,因為剛過去的汶川地震五周年,令他反思何謂愛國,更因為小圈子特首選舉跟台灣總統選舉的分別,更令他感受到,「只有由人民親自選出來的政府,才會認真對人民負責」。他更表示,每次與港府官員見面,對方都「人肉錄音機」式重複黎的說法,「黎棟國做副局長開始已經咁講。呢句說話,我聽咗年幾兩年!唔知信定唔信你好,我有好強烈嘅感覺,佢會無止境拖落去。我驚政府到人質事件五周年都係繼續呢幾句,係咪就咁算數?香港政府係咪只可以做到咁?」謝建議港府及中央政府效法台灣,考慮經濟制裁等措施:「至於用咩具體方法、會唔會影響到香港人,市民可以再討論。」

曾赴馬尼拉協助死難者家屬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出,事件涉及國家層面,特區政府必須要求中央向菲律賓政府交涉,「由始至終中央根本冇幫香港人爭取權益,所以菲律賓就恰香港人。國家領導人話要共享中國人的尊嚴與榮耀,點共享?點體現?」

兩岸政府與菲律賓發生類似的事件,卻有不同的反應,連「一國兩制」示範區香港的做法也令人失望。顧維鈞曾在巴黎和會中怒書「弱國無外交」,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領導人一貫做法都是不畏強權和敵人,你看越戰、韓戰,哪一個不是解放軍直接開赴戰場?但隨著時代變遷,政權開始懼怕異見,國家機器早已變成維穩機器,維穩費高於軍費便可見一班。兩岸政府對菲律賓兩次衝突事件截然不同的態度,不禁令人聯想,是否真正的民選政府,才會為人民負責,才會真切的捍衛人民的權益?

 

 

 

 

 

 

不宜開放內生畢業留澳工作定居

基佑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示,培養人才的長遠發展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配合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增強素質。政府希望非在本澳受教育的年青人學成後回澳服務,儘量給予他們發展機會。其次是,讓居民尋求「第二機會」,政府將推出政策,令一些未完成基礎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人有機會進修,使他們向上流動,在職訓方面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

他稱,澳大未來的非本地學生比例值得社會探討,這些在澳門受教育的外地學生同樣屬人才,若他們願意,政府希望支持他們。在不影響本地人就業和向上流動的情況下,可思考是否吸納這些專才留澳發展。

澳門經濟發展迅速,失業率屢創新低,在澳門,不論年齡、學歷、性別等條件,只要有心工作,想找工作的絕對不難,當中尤以各大博企最為吸納勞動力。但若果作為僱主,所經營的只是中小企,又甚至只是家庭式經營的微企,由於薪金遠不及博企出手闊綽,難以吸引人才「紓尊降貴」就業。而澳門本地人進博企一般較嚮往薪金較高、福利好的工作,博企以及其他大企業行政工作自然是不二之選。故此出現了中小微企請人難,前線侍應、洗碗、清潔等工作乏人問津的「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

政府提出引入非本地學生專才留澳發展,但是「專才」的定義至今仍無一個國際公認的具體標準。不過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等等這些職業則屬於專業性較高的職業。侍應、售貨員、文員、接待員等則屬於專業性較低的職業。政府提出內地生專才留澳發展,指澳門專才不足,但實際上政府現在也拿不出具體的數據向公眾說明哪一個範疇的專業缺乏人才。而另一方面,澳門由於只是彈丸之地,高等學府大多屬綜合而非專科學校,故此有很多專業,澳門均沒有開辦相關課程。例如獸醫在澳門需求日漸殷切,但澳門連醫學院也沒有,更遑論獸醫。舉出這個例子只想說明,在澳門高等院校能修讀的專業有限,很多有需要的專業根本在澳門無法就讀,這樣的話開放讓內地生畢業後留澳工作,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專業缺乏人才的問題。澳門有開辦相關課程的專業,其實人才並非不足夠,只是如前所述,因為博企薪金與中小微企相距甚遠,加上前線較辛苦的職位無人問津而導致的人才供需失衡。故此政府應想方設法提昇中小微企的營商環境。至於前線較「辛苦」的職位乏人問津的問題,政府則也要想一想,來澳留學的內地大學生,是否願意讀完四年大學後,在澳門當洗碗、侍應、售貨員等前線工作?

另一方面,香港與澳門同樣面對著一個問題,就是本地大學的木地生比例日漸減少,不少高等院校更被投訴指有濫收內地學生之嫌。澳門科技大學以及澳門大學近年取錄的內地生愈趨上升,澳門大學校區遷往橫琴後,由於要打造萬人大學,向內地進一步收生的風潮勢必越吹越起勁。這樣一來,澳門大學不在澳門、學生又大比例不是澳門人的話,那我們的大學到底是培養本地人成材的功能還存在嗎?再者,若果開放在澳就讀的內地大學生畢業後可留澳定居及工作,湧到澳門就讀的大學生勢必直線上升,屆時一些水平沒那麼高的高等院校,會否乘著這個「機遇」,變相「賣」學位淪為學店?眾所周知英美等歐洲國家不少「野雞大學」賣學位情況普遍,其實說穿了也是看穿了畢業後定居工作的份上。經常說要參考外地做法的特區政府,今次是否想試圖以澳門情況與外地不同,不能生搬硬套這個藉口來蒙混過關呢?

澳門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由於博企與中小微企的實力、工作吸引力以及營商環境懸殊而引發人力資源供求失衡。政府若希望解決「請人難」的問題,更加應該從改善中小微企營商環境著手,再推出更多的鼓勵性措施,方為上策。盲目的輸入內地畢業生作為緩解供求失衡的止痛藥,既不能對症下藥,且後遺症眾多,絕非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