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公職局辦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
  • 邁阿密網球大師賽:麥維迪夫打入四強將會對辛拿
  • 日本四人服食小林製藥稱含紅麴保健品死亡
  • 綠色債券在澳上市規模1088億元
  • 復活清明假期澳車北上額滿 當局籲錯峰出行
  • 2月跨境汽車流量逾63萬車次增28% 澳車北上佔17%按年增加3.2倍
  • 中國明起終止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及反補貼稅
  • 本地居民失業率維持2.8%
  • NBA:七十六人 107-108 快艇
  • 復活節清明節將有多項臨時交通安排
  • 最新一期總體失業率2.2%
  • 張永春:不斷開拓創新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賀一誠:團結帶領社會鞏固經濟復甦勢頭
  • 鄧中華:澳門創新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
  • 中國停徵澳洲葡萄酒反傾銷反補貼稅
  • 近2.8萬車未繳行車稅 當局籲儘快繳納
  • 歐陽瑜:持續推動本澳中醫藥發展
  • 社工局:去年懷疑家暴案共錄得40宗
  • 2月跨境車流按年升2成8
  • 女子特製背心走私300多支眉筆被截

京滬澳門生就業分享會指路職涯

2013-10-28 20:13
【本報訊】由京澳專上青年協會、北京(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上海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澳門青年進修協會合辦,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贊助之二零一三名師薈系列活動—「名師指路」就業分享會,日前假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會址順利舉行。活動邀請到畢業於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京滬地區並在澳就業的校友,向京滬在讀澳生分享其求職、就業經驗,並介紹所在行業的未來發展。

會上,出席校友除分享自身求職過程外,也分別探討現今畢業生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包括專業與就業不對口、冷門專業在澳的求職出路,以及英語在工作中重要性等。同時,不少參加者對於畢業後應讀研抑或工作,留京留滬抑或回澳發展等問題均抱有不少疑惑,就此學長們通過介紹自身職業規劃案例,以及對追求夢想的態度,幫助學弟妹在迷網中指明道路。活動尾段安排了交流會,讓校友及在讀生直接面對面交談,最後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結束。

會後,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二零零六級學長周永豪表示,現今澳門社會急速發展,使得不在本地升學的澳生對個人前路倍感疑惑,作為過來人十分樂意為學弟妹答疑解惑。而就讀於北京語言大學的學生吳其曦表示,澳門現時這類型的分享會不多,自身對將來就業等的疑慮無處發問,而這次機會正好了解背景相近師兄姐的就業情況,並希望日後能參與到更多同類型分享會。

 

 

虎威拳館出征兩岸四地慈善賽

【本報訊】由世界華人武術技擊聯盟舉辦,香港屯門鄉事委員會合辦的「二零一三兩岸四地搏擊武術爭霸戰慈善賽」將於本月二十八日晚在香港元朗區體育會一樓綜合館舉行,比賽有來自香港、台灣、中國、泰國、澳門、古巴等地區拳手參加角逐殊榮,澳門虎威拳館應邀派出四名拳手過江參戰,是次比賽善款將捐贈香港博愛醫院。

兩岸四地搏擊武術爭霸戰慈善賽將於二十八日晚上七時舉行,共設有十三場比賽。虎威拳館今次派出四名參戰拳手分別是新尼帕、倫俾、亞勁及亞祖。負責人趙善雄表示,今次虎威參戰拳手已一早展開備戰,目前狀態非常勇猛,相信有很好的表現。

虎威拳館一行昨在負責人趙善雄率領出發赴港,趙善雄希望各拳手繼續發揚虎威拳館優良傳統,加強交流學習,增進友誼,推動拳擊運動發展,以及希望爭取好成績,為澳門爭光。

 

 

蓮峰廟值理會與林則徐紀念館

 辦系列紀念活動推廣愛國教育

【本報訊】澳門蓮峰廟值理會和澳門林則徐紀念館為紀念民族英雄林則徐巡閱澳門一百七十四周年暨林則徐紀念館建館十六周年,昨舉辦系列活動,緬懷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豐功偉績和學習他的愛國情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國強、檢察長何超明、國內多個省市的代表團以及本澳各界人士等三百多人出席了活動。值理會主席龔樹根期望林則徐紀念館未來更好發揮愛國教育功能。

紀念活動昨午在蓮峰廟廣場及林則徐紀念館內舉行,活動包括各界人士及學校師生向林則徐像獻花、「珍惜生命、拒絕毒品」有獎攤位遊戲、「京省港澳學者弘揚林則徐愛國精神學術研討會」、澳門書法家蔡傳興「孝經、廿四孝書法作品展」等。

澳門蓮峰廟值理會及澳門林則徐紀念館主席龔樹根致詞表示,今天的中國國家富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國防力量增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現在中華民族已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澳門回歸祖國十四年來,社會穩定,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居民安居樂業。這些成就可以告慰林公,但我們仍需繼續努力,為國家的和平統一和更繁榮富強而奮鬥、為未來新的發展藍圖「中國夢」而奮鬥。

他說,「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亦是我們澳門同胞的夢,正如行政長官崔世安在今年的國慶酒會上致辭表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澳門居民正為能共圓「中國夢」而自豪和鼓舞,並會積極參與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偉大進程。特區政府將致力為澳門居民,尤其廣大青少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拓展更寬廣和更公平的空間。』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致詞,贊揚澳門同胞的愛國熱誠,指澳門林則徐紀念館是很好的愛國教育基地,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揮很大作用,他希望紀念館能愈辦愈好,為實現中國夢繼續發揮應有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馬有禮、崔世昌、全國人大代表高開賢、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人大副主任張嘉極、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劉藝良、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林則徐基金會會長林強、立法議員梁安琪、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中華教育會會長何少金、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靄康、廣州博物館館長程存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代表團以及來自北京、福建、廣州、江門的代表團、林則徐第六代後人及本澳社會各界人士、社團和學校代表等。

 

 

弱智人士服務協會探索澳門遊

【本報訊】由社會工作局贊助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舉辦的[探索澳門一天遊]親子活動於八月十日舉行,活動讓會員及其子女舒展身心、擴寬知識視野。

一行於活動當天懷著興奮的心情由澳門通訊博物館出發,首先參觀大賽車博物館/紅酒博物館,接著參觀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午餐後前往威尼斯人觀賞「活龍活現」互動展,讓我們近距離親眼目睹多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恐龍模型。

 

 

國際群眾體育協會世界研討會

 澳門獲頒三活力領頭城市獎項

【本報訊】由國際群眾體育協會舉辦的「第二十三屆國際群眾體育協會世界研討會」於本年十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日在荷蘭恩斯赫德舉行。本屆研討會有來自超過六十個國家及地區的學者專家及大眾體育工作者參加,體育發展局亦派員出席了是次研討會,並代表澳門獲大會頒發「國際群眾體育協會三活力領頭城市獎」。

「第二十三屆國際群眾體育協會世界研討會」於十月二十四日舉行開幕儀式,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均就主題「持續發展及大眾體育」發表報告,並和與會者展開深入討論,分享經驗。體育發展局戴祖義代局長應邀於「新技術及社交媒體」工作坊上向與會者介紹澳門大眾體育的發展情況及「運動易」系統。研討會舉行期間,還舉行了多個大眾體育範疇會議及活動,包括國際群眾體育協會會員大會會議、活動工作坊、亞太群體協會執委會會議及會員大會會議等。

「第二十三屆國際群眾體育協會世界研討會」於十月二十六日舉行閉幕及頒獎儀式,澳門獲大會頒發「國際群眾體育協會3活力領頭城市獎(The Triple AC Pioneer Award)」,以表揚澳門一直致力推廣大眾體育及體育鍛鍊的工作,獎項由體育發展局戴祖義代局長代表接受。

體育發展局代表團出席是次研討會,除有效加強與各地人員間的交流外,亦介紹了澳門推動大眾體育發展的成果,提升了各地對澳門的瞭解之餘,對宣傳及持續推展澳門大眾體育活動方面累積了寶貴的心得,未來亦將借鑒各地的經驗,繼續為本澳的居民舉辦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供大眾參加,令巿民的身體質素可以進一步提升。

 

 

樂善盃行山慈善長跑賽反應踴躍

 籌六十多萬助內地貧困山區學生

【本報訊】由澳門樂善行、中國澳門田徑總會主辦,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中銀澳門分行青年協會協辦的「二零一三第八屆澳門樂善盃行山慈善長跑賽」,昨日在路環黑沙水庫郊野公園舉行,有逾一千來自內地及港、澳市民、善長參與,共襄善舉。樂善大使彭懷安及樂善之星楊焉、蔚雨芯、狄易達、彭永琛出席協助推廣及分享,並協助現場義賣,本年度澳門樂善盃活動暫籌得善款六十多萬元。

樂善盃行山慈善長跑賽活動於上午九時半展開,檢察長何超明、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張深居,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梁少培、何玉棠、立法議員梁榮仔、旅遊局副局長謝慶茜、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梁冠峰、澳門樂善行榮譽會長李樂詩、會長羅盛宗、理事長馮國康、常務副會長潘亮、副會長莫一夫、葉志和、崔銘文、餘焯源、林衍威。容東威、王世流等分別主持醒獅簪花、掛紅及點睛、鳴笛、鳴炮及頒獎儀式。澳門樂善行會長羅盛宗致詞表示,在過去的七年活動,因為得到各界好友的大力支持,讓此項善舉一直傳承,亦給予該會繼續辦下的決心。每年活動,該會均會將所有的捐款在不扣除任何行政開支下,全數捐助給內地邊遠或貧困山區的學生,以扶貧及助學為主要的目標。在二零一一年,該會還建立了「樂善行育才基金」,至今年共籌得善款三百多萬元,而今次活動的善款亦將撥入育才基金,幫助一百六十多名學生繼續升學。

未來,該會將繼續秉承過去樂善行的慈善服務,尋找更多慈善的可能性,並將工作繼續向大家匯報,祈望社會各界善長仁翁能向該會提供多的寶貴意見,令該會這項善舉做得更好。在活動現場並設豐富表演節目及義賣,場面熱鬧。

樂善盃慈善長跑賽成績如下:(五點三公里)男子A組:第一名:林嘉誠、第二名:李子建、第三名:陳健偉;男子B組:第一名:古立賢、第二名:何鈿、第三名:黃明;女子A組:第一名:黃婷鈺、第二名:黃敏芬、第三名:陳錦儀;女子B組:第一名:鄧惠玲、第二名:何佩茵、第三名:蘇衍娥;

(十六公里)男子A組:第一名:GIORONGI DIPESH、第二名:姚振強、第三名:藍楊;男子B組:第一名:黃君堯、第二名:賴吉、第三名:林澤賢;男子C組:第一名:吳裕堅、第二名:賴偉鳴、第三名:MARTIN WILLIAMS;男子D組:第一名:黃國良、第二名:李秉新、第三名:林楚豹;男子E組:第一名:邱國棠、第二名:陳銘宏、第三名:馮潤輝;女子F組:第一名:張詩琳、第二名:何旭琳、第三名:余愛媚;女子G組:第一名:梁麗香、第二名:倫藻妮、第三名:吳幼蘭;

團體獎項:第一名:風雷、第二名:樂華長跑會、第三名:鴻威文娛體育會、第四名:中葡職中、第五名:速龍。

 

 

 

澳電太陽能模型車比賽塵埃落定

【本報訊】由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及澳門青年聯合會協辦,香港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暨競技大賽提供技術支援的首屆澳電太陽能模型車比賽於今天假澳電路環發電廠舉行,共二十三間本地中學逾二百名學生組成四十支隊伍參賽。

澳電希望透過是次比賽加強中學生的科學技術知識及興趣,並提昇他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識及認知可再生能源對環保的重要作用。

參賽學生須設計及製作獨一無二的太陽能模型車,競逐「冠、亞、季軍」、「全場最快圈速獎」及「最佳模型車設計獎」。所有參賽隊伍早前出席了由香港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暨競技大賽的技術員主持的工作坊,為參賽作好準備,並獲派發太陽能板、馬達及製作模型車的贊助費,而車身的主要部分則須由參賽學生自行製作。

參加「澳電太陽能模型車比賽」的二十三間中學包括中葡職業技術學校、利瑪竇中學、勞工子弟學校、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同善堂中學、嘉諾撒聖心中學、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培正中學、培華中學、培道中學、廣大中學、澳門三育中學、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濠江中學、粵華中學、粵華中學(英文部)、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聖羅撒英文中學、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中文部)、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及鏡平學校。

澳電執行董事高宗宏於閉幕禮致辭時表示,「澳電十分榮幸能舉辦全澳首屆太陽能模型車比賽。對賽事安排於路環發電廠舉行尤其高興,因為可以讓參與活動的師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澳電的主要發電設施。」高宗宏衷心感謝香港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暨競技大賽、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及澳門青年聯合會的支持,讓比賽可以完滿進行;同時他亦感謝所有參賽師生的努力和熱誠,有他們作為未來的棟樑,對澳門的未來充滿厚望。

評審團由香港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暨競技大賽、澳門青年聯合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及澳電代表組成,甄選出「最佳模型車設計獎」,得獎隊伍為嘉諾撒聖心中學,獲獎金澳門幣一千元及獎盃一個。評審團非常欣賞參賽模型車的卓越設計,認為學生發揮了無窮創意,值得讚賞。

奪得「全場最快圈速獎」的隊伍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獲獎金澳門幣一千元及獎盃一個。

澳電模型車大賽的冠、亞、季軍由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冠軍)、勞工子弟學校(中學部)(亞軍)及勞工子弟學校(中學部)(季軍)奪得,分別獲得澳門幣三千元、二千元、一千元及獎盃一個。

除獎金及獎盃外,所有參賽學生均獲發證書。比賽現場洋溢一片熱鬧歡樂氣氛。此外,冠、亞、季軍隊伍更將代表澳門參加於十一月九日在香港科技園舉行的「二零一三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暨競技大賽」。

出席比賽的嘉賓包括教育暨青年局教育設備處處長黃超然、香港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暨競技大賽二零一三主席陸智聰、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理事會副理事長蔡立亨、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陳季敏、澳電執行董事高宗宏、澳電執行委員會顧問阮毓明、澳電發電部高級經理葉錦榮、澳電安全,健康,環境及品質管制辦公室高級經理艾啟立、澳電通訊事務辦公室經理阮少寶。

 

粵澳駕照互認

粵澳駕駛執照擬互相承認,成為議論的話題,贊成與反對都大有人在,但應該理性分析。

內地與香港互換駕駛證的模式已實行了一段時期,澳門在這方面有不同的處理,其實並不恰當。港珠澳大橋將於三年後通車,更要提早安排好粵澳駕駛執照的互認,以便在一國下有合理的便利。

澳門交通事務局在這方面尚未有時間表,那就要定出,不能無主見。其實粵澳雙方已商討過,亦有初步構思,不可再原地踏步,反過來拖延在贊成與否的階段,而必須對實行時間有所要求。

最低限度,輕型汽車駕駛執照可以先行互認,較易成事。澳門單牌車輛進出橫琴說有可能年內實行,現在只剩下兩個月,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解決不來,共同開發橫琴豈不是更難說服各方?

吳國昌議員認為澳門不應以負面態度抗拒互認,而可提出預料到的情況面對他的看法值得認同。不要害怕條件問題,例如內地車輛進入澳門,這與駕駛資格互認要區別開來,勿混為一談。至於資格與職業亦是兩回事,不等於開綠燈允許內地人來澳門任職司機。

不過,安全問題就不可輕率,內地行車右上左落,與澳門剛好相反,駕駛習慣存在很大差異,在交通方面是否需上幾節課?

無論如何,資格互認是大勢所趨。在一國下,逐漸求大同存小異。

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