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美國否決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
  • 曲棍球聯賽:隼會 1-0 壹羿
  • 美英因應以色列遇襲 對伊朗實施新制裁
  • 葡人社群冀加強葡語文化穩經貿基礎
  • 深合區又一政策出台 力促中葡科技合作發展
  • 旅博會下周五揭幕 設逾40場旅遊推介活動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澳門樓市今起全面「撤辣」 議員:對樓價影響暫難評估
  • 澳門銀行業解讀深合區金融新政 澳琴金融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 賀一誠與國際檢察官聯合會一行會面
  • 李強:企業加快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 基金會辦12周年主題藝術展
  • 神十六三名航天員獲頒功勛獎章
  • 世衛:人染禽流感病例達嚴重擔憂程度
  • 美國向中國返還卅多件文物藝術品
  • 賀一誠晤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副主席弗雷塔斯
  • 治安警7天錄133宗行人違規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青洲中學幼稚園5學生染腸病毒
  • 65歲男子流感重症 呼吸衰竭轉深切治療

對性侵女童等違法犯罪行為有力地發出婦聯維權之聲

2013-10-29 20:13
【新華社北京電(記者黃小希崔靜)】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宋秀岩在舉行的中國婦女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代表全國婦聯第十屆執行委員會作報告時強調,要對拐賣婦女兒童、性侵女童等違法犯罪行為有力地發出婦聯維權之聲。

宋秀岩是在談及今後五年婦聯工作的創新發展時作上述表示的。她提出,切實提高維權服務實效。進一步探索把維權工作做到源頭,把維權服務落實到基層、送到婦女群眾身邊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促進與婦女兒童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政策的出臺和完善,力爭在保證婦女平等就業權利、提高婦女參政水準、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權益、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方面有更大突破。深化普法宣傳,引導婦女學法、知法、守法,增強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宋秀岩指出,要推進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認真落實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要求,持續推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教育進黨校、行政院校和各級幹部培訓內容,增強領導幹部性別平等意識和對公共政策的性別分析能力。

宋秀岩表示,把實施2011—202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作為重要抓手,推進重點目標攻關、監測評估和性別統計工作,促進綱要目標落實。推動建設以男女平等為核心的先進性別文化。認真總結實施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成果和經驗,加強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注重發揮主流媒體和婦聯宣傳陣地的作用,在全社會進一步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熱潮,大力宣傳女性的人格尊嚴和社會價值,堅決抵制歧視婦女的各種文化現象,努力營造尊重婦女、關愛婦女的社會環境。

宋秀岩表示,各級婦聯組織要積極動員引領,充分發揮婦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半邊天”作用,把婦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目標任務上來,引領婦女為黨和國家的事業而奮鬥。 

 

 

竊聽亂了盟友軍心是友是敵難下定論

【新華社北京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上榜美國情報機構監聽名單以來,“棱鏡門”事件再次被引爆並呈難以收場之勢。美國的盟友陣營被竊聽事件攪得心神不寧:惱羞成怒的德國人堅決要向白宮討個說法,而韓國這個平日溫順的東亞小兄弟也站出來要與陷入情報醜聞的老大哥劃清界限。

連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頻繁以受害者形象出現在同美國情報機構監聽醜聞有關的報道中。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再爆猛料: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在二零一零年便獲知國家安全局監聽默克爾的電話,他非但沒有制止,反而要求獲得有關信息。監聽在位於柏林的美國駐德國大使館進行,收集的信息直接傳送至白宮。

德國內政部長弗裏德里希要求美方就竊聽默克爾通話給出解釋。他說,美方在德國境內截取通話信息違反德國法律,是一種犯罪,必須懲處責任人。面對德方的憤怒,美方極力淡而化之。先是奧巴馬在同默克爾通電話時否認知曉監聽行動,而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賴斯也一口咬定奧巴馬對監聽行動毫不知情。

美聯社分析美國為何監聽盟友時說,即使像默克爾這樣的親密盟友也不會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與美國分享,然而她作出的決定可能會在海外對美國外交、防務和經濟政策產生重大影響。默克爾遭美國監聽的消息已然令美國其他盟友陷入不安,尤其讓美國與歐洲國家之間本就並不牢固的信任關係進一步惡化。

在本月召開的歐盟秋季峰會上,美國情報機構對默克爾實施監聽的消息成為會議焦點。與會領導人認為,監聽事件已嚴重影響跨大西洋關係,歐盟成員國應儘快通過《信息保護法》,以對抗“被監聽的恐懼”。在此次會議上,德國和法國還主張在今年年底之前與美國就情報收集和隱私保護達成雙邊協議。

美國對歐洲盟友領導人用上監聽手段也讓它的亞洲盟友感到不安。韓聯社援引韓國政府一位官員的話說,韓國政府已要求美方澄清:在遭到美情報機構竊聽的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中是否包括韓國總統。韓國政府將會密切關注事態進展,一旦確認韓國總統受到美國情報機構監聽,韓方將會作出堅決回應。

同日,共同社報道說,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在二零一一年試圖尋求日本政府協助,以利用途經日本光纖電纜截取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電話和網際網路通信數據,日方當時以受本國法律限制和情報部門人手不足為由拒絕。不過,日本媒體猜測,安倍晉三去年上臺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似乎暗示日本正在與美國展開情報合作。

目前,美國與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有代號為“五隻眼”的情報監控合作協議,日本會否成為“第六眼”值得關注。更讓人看不懂的是,在這張國際情報網絡中,美國與其盟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是友是敵?通力合作還是背後動刀?誰也拿不準美國在竊聽上到底秉持怎樣的原則,或者,根本就沒有原則。 

 

 

轉基因食品大趨勢

【新華社北京電新華社記者】轉基因食品的話題一直引發熱議。其他國家怎麼看待轉基因食品?人們有很多疑問,也有一些流言。為此新華社記者調查了全球多個國家,其中既有轉基因食品“大本營”美國,也有對轉基因持懷疑態度的法國。但總的來看,大勢明朗:轉基因的引力大於阻力。

關於轉基因食品爭論的一個焦點是能否安全上市。在記者調查的國家中,沒有一個禁止轉基因食品上市銷售。轉基因食品早已不是有或無,而是多或少。

記者所調查的國家中,對轉基因食品的“友好度”排序為: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肯尼亞。其中北美是轉基因“大本營”,美國是全球種植轉基因作物第一大國,加拿大和美國一樣不需對轉基因食品進行任何標識,北美民眾早已通過超市、飯店等途徑消費大量轉基因食品。

在向來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的法國,政府曾兩次下令禁止在境內商業化種植一種轉基因作物,兩次禁令都很快被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無效,但法國農業部還是表示政府將堅持不支持轉基因作物的一貫立場。儘管如此,由於有40餘種轉基因作物獲准進口到歐盟,法國超市貨架上已有30多種轉基因食品。

在兩極之間的其他國家,都允許轉基因食品上市,只是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要求不同。如在英國,要遵守嚴格的歐盟規定,食品中轉基因含量超過0.9%時就要強制標識,而日本的限額是5%,俄羅斯是9%。在巴西,只要轉基因成分是輔料還可以不標識。

各國對轉基因食品的討論中,幾種態度值得關注:科學界幾乎一致支持,民眾將信將疑,而政府往往有較多顧慮。

科學界主流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沒有疑義,一些所謂“轉基因有害”研究結果很快都在權威機構的調查下被指出謬誤。如法國卡昂大學研究人員塞拉裏尼關於轉基因玉米導致實驗鼠減壽的論文曾引起廣泛關注,但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和國家衛生安全署認為這項研究存在諸多不足,最後法國農業部也承認,塞拉裏尼的論述不足以推翻此前轉基因玉米“無害”的評估結果。

但民眾總是有一定懷疑。法國2012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9%的人對轉基因產品表示擔心;英國也有約八成民眾仍不願接受轉基因食品;俄羅斯的一些媒體把轉基因和變種生物、外星人聯繫在一起;日本人也覺得“說不清”。在轉基因的“大本營”美國,《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稱有26%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

在各國政府中,俄羅斯儘管有很多民眾質疑轉基因,但農業部長費奧多羅夫今年1月表示要修改相關管理法律,輿論普遍認為是政府要給轉基因食品“開綠燈”;英國因為身處歐盟,不得不受法國等“反轉基因”力量推動的一些歐盟法規限制,但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佩特森近來反復表示,要支持發展轉基因,對歐盟在轉基因農作物發展落後表示憂慮。

學界支持、民眾懷疑、政府想發展轉基因又有顧慮,這是當前很多國家的典型狀態。對此,英國皇家學會副會長安東尼·奇塔姆對新華社記者說,學界共識與公眾態度之間的這種差異,還有待科學界繼續加強研究,作出更令人信服的結論。不過,大部分國家還是逐漸被轉基因技術所吸引。

轉基因技術的吸引力在哪裏?這就是,很大程度上它可能是全球下一場農業革命的機遇。一個國家如果抓住機遇,將有助於解決糧食安全;而如果錯失機遇,在全球人口持續膨脹的背景下,糧食安全很可能受制於人。日本、肯尼亞和巴西就是典型。

日本許多民眾都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但日本的糧食自給率不足50%,如果完全排斥轉基因作物,很可能無法進口到足夠的穀物,因此日本政府對轉基因食品的政策,是嚴管安全性又放鬆標識,實際上是不禁止轉基因食品在國內流通。

在肯尼亞,2012年政府曾禁止進口轉基因食品。禁令生效後,肯尼亞政府下令召回市場中可能流通的轉基因食品,稱擔心長期食用轉基因食品會帶來健康隱患。但幾名議員說,貧困地區的農民已經在種植轉基因作物。

肯尼亞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負責人瑪格麗特·卡連布博士認為,世界上已有28個國家超過1.7億農民在種植轉基因農作物,政府的禁令會影響肯尼亞在生物科技領域未來的發展。

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糧食和大豆生產國,大豆也是巴西種植面積最大的轉基因作物。巴西糧食諮詢企業Celeres公司的專家費雷裏·托雷斯在解釋為什么巴西大力發展轉基因作物時說,巴西國內尚有上千萬人未解決溫飽問題,還處在需要吃飽的階段,因此,“在轉基因食品是否危險還未定論時候,巴西不想因此錯過這場全球農業技術革命”。

當然,商業競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托雷斯說,轉基因作物與普通作物相比有產量高、易管理、生產成本低的明顯優勢,巴西作為一個農業出口大國,要在國際市場上與發達國家補貼的農產品競爭。為了提高本國農產品的競爭力,開放轉基因作物種植是必然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巴西大豆和豆油的重要客戶,2012年,巴西大豆總產量為6800萬噸,其中近2000萬噸出口至中國,貿易額約80億美元。

在轉基因技術面前,很多國家已被拉向了機遇一方,但也還有一些國家仍在徘徊、觀望、猶豫。能否抓住轉基因技術的機遇?如何說服還有顧慮的民眾?還要相關各方更多努力。(完)(執筆記者黃,參與記者林小春、李大玖、劉石磊、黃涵、賀穎駿、張子倩、藍建中、劉彤、楊江玲、陳瑩瑩、呂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