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治安警7天錄133宗行人違規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青洲中學幼稚園5學生染腸病毒
  • 65歲男子流感重症 呼吸衰竭轉深切治療
  • 旅遊局赴青島辦路展引客"感受澳門"
  • 酒店業界料五一黃金周入住率達7成以上
  • 議員多關注撤辣對青年置業影響
  • 深合區推措施助葡語國家企業落戶
  • 議員支持取消不動產相關稅務措施
  • 松山纜車站下周起暫停開放
  • 廣州出現強雷雨天氣
  • 春季塔石藝墟開幕
  • 長者疑銀行跌倒無呼吸心跳送院搶救
  • 春季塔石藝墟開幕
  • 立法會細則性通過涉樓市撤辣相關法案
  • 松山纜車下週一起暫停開放至5月底
  • 巴塞羅那公開賽:拿度不敵迪米拿次圈止步
  • 中方敦促菲盡早回到對話協商正軌
  • 深合區出台新政促與葡語系國家科技合作
  • 司警破“猜猜我是誰”案拘兩名懷疑接贓女子

最低工資公眾諮詢結束

2013-11-21 20:13
【本報訊】《為物業管理服務範疇中從事清潔及保安工作的僱員訂定最低工資》草案公眾諮詢期已於20131115日結束,特區政府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在諮詢期間就特區制定最低工資踴躍發表意見和建議,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所收集到的各項意見和建議,現正積極進行分析及整理。

為改善低收入僱員的待遇,特區政府經總結為公共部門提供清潔保安服務的僱員訂定最低工資措施的經驗,認為先行為物業管理服務範疇中從事清潔及保安工作的僱員訂定最低工資較為合適。

故此,於2013930日至1115日期間,特區政府就《為物業管理服務範疇中從事清潔及保安工作的僱員訂定最低工資》草案展開公眾諮詢,並印製諮詢文本,供市民免費索取或下載。此外,於諮詢期內共舉辦了三場公眾諮詢會,對象包括僱員、僱主及公眾。特區政府透過電郵、傳真及郵寄等多種渠道共收集到1007份書面意見。

特區政府現正分析及整理透過電郵、傳真、郵寄、傳媒報導及諮詢會等途徑所收集到的各項意見及建議,並爭取於201312月底前完成編製總結報告及立法前的準備工作。

 

 

 

 

監測水浸站將增至十七個

【本報訊】隨本澳城市急速發展及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政府正透過短、中及長期措施對本澳渠網進行優化和整治,加強本澳下水道的排放能力,同時強化本澳水浸預報機制,減低暴雨等自然禍害引致的水浸對居民造成的影響,新增的八個水位監測站爭取今年底或明年初竣工。

土地工務運輸局基礎建設廳廳長郭子昌、水力暨環境衛生處處長余穎麟、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氣候暨大氣環境中心主任梁永權、運輸基建辦公室代表劉嘉龍等今天(20)下午向傳媒介紹新增水位監測站及仔下水道整治工程進度。

水位監測站將增至十七個

為了更有效地對水浸進行監測,政府認為有需要擴大現有水位監測系統的覆蓋範圍,在現有九個監測點基礎上,正在本澳不同地點加設共八個陸地水位監測站,以便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強化所發佈的暴雨及水浸訊息內容。八個新增站點中,三個站點在澳門半島,分別是:下環街浸會學校前、十月初五街康公廟前地及台山中街與花地瑪教會街交界;四個在仔的站點,分別是:柯維納馬路與廣東大馬路交界、沙維斯街與布拉格街交界、飛能便度街益隆炮竹廠側行人道及鄰近松樹尾車輛停泊區;一個在路環石排灣馬路與路連貫公路交界,八個地點的土建工程已相繼於上月陸續展開,爭取年底至明年初竣工,待添置儀器後便可運作。

配合氣象局對氣象資料監測的需求,新站點除安裝水浸監測儀器外,亦會加裝氣象監測設備以及網絡攝影機,以進一步監測水浸及氣象情況,同時,在大潭山的氣象局辦公大樓新建一個監測數據接收中心用作接收新站點的數據,包括水位、氣象資料、街道圖像、電源狀況及站內溫度等,以便相關部門在收到即時數據後能作好部署。

分階段整治仔渠網

針對仔區的下水道整治,較緊急的工程已陸續完工。包括:體育路下水道工程;而柯維納馬路至東亞運大馬路一帶的下水道工程主要兩部份,由運輸基建辦公室負責柯維納馬路交通樞紐工程範圍內的一段,土地工務運輸局負責下游東亞運大馬路一段,經過兩個部門的協作,柯維納馬路賽馬會一側至東亞運大馬路已完成渠網鋪設,並已接駁。新下水道總長超過一公里,主渠直徑約一點五米至一點八米,較現有主渠為寬,進一步提升區內下水道的排放能力,減低暴雨對區內的影響。運輸基建辦公室正加緊進行靠近名門世家一側的柯維納馬路的下水道工程,爭取下個月內完成。

為進一步改善仔西南區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土地工務運輸局計劃分流小潭山的雨水,將盧廉若馬路收集到的部份雨水改道,分流至東亞運街新建的雨水下水道,直接排出海,減輕仔柯維納馬路排水渠的負荷,因此,局方明年將分階段整治盧廉若馬路和盧伯德圓形地的下水道。此外,隨區內居住人口的增加,仔廣東大馬路現有污水下水道已接近飽和,土地工務運輸局計劃對有關道路的下水道進行擴容,以配合未來的城市發展需要。

新增八個水位監測站

現有九個水位監測站

 

 

 

買樓難

業興大廈作為經濟房屋,一千五百多個一房一廳住宅單位的分配,在一萬五千多份申請表格中,一萬二千多份獲接納,高達八成,仍然是僧多粥少。

每個城市的公共房屋政策,對民生非常重要,澳門亦沒有與別不同。不過,公共房屋中的社會經濟兩類項目如何定出數目,卻頗費思量。

我們己有︽經濟房屋法︾作出規範,唯法律很難與時俱進,總是與現實存在差異,要不斷調整才可追得上人口結構帶來的需求變化。

有人說現在經濟房屋的處理等於大抽獎,事實難免,最後的一關要看排序,憑電腦抽號篩選。

房屋局定要精確估算,經濟房屋的實際需求情況如何,分析出較接近的數據,理解未來預計興建策略,把有能力而想買平樓的區分。

一些人投訴申請資格因個人情況變化而被認為不再符合,對特殊個案怎去酌情處理,更是房屋局要準確操刀的一環,太嚴苛對夾心階層很殘酷,過寬鬆則被人乘虛而入。

買樓難是不爭的事實,跨代貧窮令基層人士子女不敢面對將來。曾有地產界人士建議政府派錢給居民買私樓,這是廢話,遭平民斥責。經濟房屋雖動用公幣,但減少售賣利潤,只委託承建商興造。公幣補貼買私樓,則增加商人盈利部份,這條數如何計算,公眾毫不愚蠢。政府永遠要做協調者角色,而不是亂花公幣。

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