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攜手研討會規模盛大
研討會開幕式於11月28日上午九時假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舉行,出席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民政事務局許曉暉副局長,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劉漢祺副部長,香港藝術發展局王英偉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校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集團執行主席、明報月刊社長、丹斯里拿督張曉卿爵士,研討會籌委會楊孫西顧問與總召集人潘耀明先生,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蘇樹輝會長,澳門大學何順文副校長,華懋集團執行董事龔中心女士,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余濟美院長等。
許曉暉副局長與王英偉主席致開幕辭時指出,文化是立國之本,安心之所,而文學正是文化的其中一種基礎。科技發達為今人提供翔遊世界的機會,但尤為重要的是讓遊蹤結合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提昇至文化與文學層次,才能更親近大自然的天趣;而且,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旅遊文學為創作主題,期盼華文作者將在旅遊文學方面拓展深度、提昇高度,繼續提倡華文旅遊文學成為走向世界文學的新路徑。沈祖堯校長表示今年適逢香港中文大學創校50周年金禧校慶,此國際學術研討會能在該校成功舉辦,更倍添意義。而潘耀明總召集人致辭時回顧研討會的成長歷程,八年來舉辦至今,本屆規模之盛大、發表的論文、參加之人數皆為歷年之最,除了有賴於各地學者與媒體的支持與協助,也象徵華文旅遊文學發展之蓬勃生機。
研討會開幕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隨即透過主題演講及小組討論等形式,共同以“文化生態之旅”的新視角,探討旅遊文學的定義和內涵,並對當代旅遊文學的發展動向、如何與世界接軌與融合提出了嶄新的詮釋和見解,討論氣氛熱絡。
是次研討會的與會嘉賓陣容鼎盛,邀請到多位文學界翹楚共聚一堂,如北京大學中文系終身教授嚴家炎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李歐梵教授,文學權威理論家與評論家劉再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教授等。本澳的多位研究學者、作家也親赴香港,如澳門大學中文系朱壽桐、鄭德華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何志輝助理教授,澳門日報廖子馨副總編輯等,一同分享旅遊文學的心得感受。
余秋雨、張曉風等將蒞澳出席盛會
與會者完成今天(29日)上午最後場次的分組討論後,將於下午五時移師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五樓蓮花廳舉行閉幕式及進行會議總結,屆時多位全球華文界著名作家、學者將齊聚本澳,其中包括知名學者、文學家余秋雨教授,台灣散文名家張曉風教授,中國朦朧詩人舒婷,漢學家、瑞典皇家人文學院院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羅多弼教授,台灣擅寫兩性文學的李昂女士,國學大師吳宏一教授,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列耀教授,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費琳理事,上海同濟大學中文系喻大翔教授等將親臨會場暢談旅遊文學,把世界各地旅遊文學的融合發展經驗帶來澳門,歡迎有興趣的市民踴躍參加。如有查詢,請致電澳門基金會研究所劉詩詠(87978512)或潘綺雯小姐(87978520)聯繫。
2013年粵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與合作會議
【本報訊】粵澳食品安全合作專責小組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在澳門召開“2013年粵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與合作會議”。會上雙方回顧本年的工作內容以及討論未來的合作安排,將持續加強兩地食安信息通報機制及研究合作,共同完善現有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及事故應急處理等機制,提高兩地應對食安風險的能力,共同開展合作研究項目,保障供澳食品的衛生及質量安全。
會議由粵方專責小組組長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省食安辦主任段宇飛、澳方專責小組組長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黃有力、副組長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主持。民政總署、衛生局、海關、經濟局、旅遊局、教育暨青年局,以及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廣東省食品安全辦公室、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代表及專家參與會議。
會上,澳方代表介紹本澳《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中心的生效及成立、以及本澳重點的食安工作;粵方介紹了廣東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與重點工作。雙方亦總結及討論了今年粵澳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的工作重點與成果,包括四月組織本澳食品業界到廣東了解供澳農場、生產及餐飲模範企業,加強兩地業界交流食安管理經驗;六月重新簽訂了《粵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與合作框架協議》,強化兩地食品安全監測及信息互通;九月在本澳舉辦粵港澳三地食安專家講座,增加專家技術交流機會;十月在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的促成下,分別與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辦《食品安全法》講解會,提升內地檢驗檢疫人員及供澳食品業界了解本澳的食安狀況;十一月前往深圳簽署《粵港澳深珠檢驗檢疫通關便利化安排行動計劃》,明確五地未來在衛生檢疫、動物檢疫、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控制四個專業領域的合作方向和工作安排等。
會議亦討論未來的究合作,包括加強粵澳雙方的食品安全信息溝通交流、積極通報及定期交流兩地食安狀況;在二○一三年粵澳合作編制“澳門居民食物平衡表”的基礎上,探討食物消費量調查的研究及合作方向;持續加強兩地業界的交流溝通;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事故應急處理機制、檢測合作機制,以及共同開展食安監測研究項目,提高兩地應對食安風險的能力。
自二○○七年粵澳簽訂《粵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與合作框架協定》,商討了粵澳食品安全合作機制的運作方式和資訊溝通交流的管道,雙方同意每年至少共同組織召開一次由雙方專責小組組長主持的工作會議。會議主要目的是透過此交流合作平台,增進兩地食品安全的知識水平與合作關係,以及完善兩地食品安全檢測合作運作機制、增強食品安全資訊的通報及交流,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事故的應變措施的能力,及時解決兩地食品安全問題,保障公眾的健康。
好書大晒”閱讀推廣計劃
【本報訊】由文化局澳門中央圖書館主辦的“好書大晒”閱讀推廣計劃啟動,“人文‧雅敘”活動是“好書大晒”閱讀推廣計劃的一部分,將於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四日期間的周五/六/日舉行,由本澳九位文化人在五間特色咖啡店,跟在場人士輕鬆暢談不同的文化主題。“人文‧雅敘”首日活動將於本周六(十一月三十日)先後在本澳兩間特色咖啡店舉行,由鄧曉炯、何偉傑和莫兆忠分別講評科幻小說和澳門歷史故事。
第一場“人文‧雅敘”活動將於本周六下午三時至四時半在CafXina舉行,主題是“科幻文學中的歷史與政治”,由本土歷史科幻小說《迷魂》作者鄧曉炯介紹科幻文學作品及作家,與讀者一起想像未來。科幻是現代人的神話,科幻文學的書寫與閱讀,除了挑戰讀者想象力,也沉澱了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思考,從《星球大戰》到《阿凡達》、從《基地》到《三體》,都涵蓋了豐富的歷史與政治脈絡。
第二場“人文‧雅敘”活動主題為“澳門歷史故事”,本周六晚上七時至八時半在Terracoffeehouse舉行。澳門歷史在文物古蹟上體現出豐碩而親切的特色,經歷四個多世紀以來點滴沉澱凝聚了偉為奇觀的東西兼容。由歷史學者何偉傑深入淺出地輕談書本蘊藏的文字意涵,細味澳門城區的光景如何與生活情趣相互交融,以及本土歷史劇編導莫兆忠以本土歷史故事、社區口述史為題材的劇場創作經驗,分享一個劇場工作者如何用盲人摸象的方式接觸澳門歷史,思考歷史與當下社會現狀的關係。
以上活動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六七五七六或二八三七七一一七,活動詳情可瀏覽中央圖書館網站www.library.gov.mo。
交通事務局內停車場
接受銀聯閃付咭付費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大樓停車場即日起接受銀聯閃付咭付費,即駕駛者可利用閃付咭拍卡出入交通事務局大樓停車場,泊車費會直接在閃付咭中扣取,無須另行到收費處付費。交通事務局將密切留意有關付款系統的運作成效,並研究於更多公共停車場引入相關付費系統,提升駕駛者使用公共停車場的便利性。
是次推出的銀聯閃付咭付費系統是繼澳門通電子付費系統後,另一個引入公共停車場使用的電子付費系統,交通事務局運輸管理處處長盧毅華、中國工商銀行(澳門)(下簡稱“工銀”)銀行卡業務部總經理張治華、副總經理余春寬等昨日於交通事務局大樓停車場介紹有關付費系統的開發和使用詳情。
為提升駕駛者使用公共停車場的便利性,交通事務局正著力為各公共停車場增設電子收費系統,因應具備小額快速支付功能的銀聯閃付咭已逐漸在內地、香港等地區廣泛應用,而本澳金融機構亦已相繼發行此類閃付咭,故交通事務局經與工銀澳門及相關收費及閘機系統供應商萬訊行合作,將先進金融產品引入交通支付這一民生領域,以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服務。
是次於交通事務局大樓停車場引入的銀聯閃付咭付費系統以PBOC2.0標準開發,可以受理本澳、香港、國內外各家銀行及其他機構發行的銀聯閃付卡,避免封閉和壟斷,工銀為現時試驗階段的收單機構,而其他相關機構亦將陸續開通電子付費系統。市民只要持有各金融機構發行的閃付(QuickPass)標識的卡片並提前向卡內電子錢包充值就可以進行快捷支付,持有此類銀聯閃付咭的駕駛者只需在進入停車場時在閘機提示處拍一下卡,出場時在閘機提示處拍同一張卡,即可完成自動快速扣費,無須另行到收費處付費,系統並會提示收費金額與卡內餘額,及可選擇是否列印憑條;本澳已有包括工銀在內的數家金融機構發行銀聯閃付咭;目前澳門地區已有閃付消費機具近2,000台,內地及香港已超過100萬台。
為解決充值問題,交通事務局大樓停車場收費處已設置相關充值工具。交通事務局及相關金融機構亦將積極收集用家意見,完善相關系統,逐步推廣至其他公共停車場使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