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 特首晤解放軍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就共同維護澳安全環境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交換意見
  • 澳大河隧演習封路
  • 「存憑有理」抽獎揭曉
  • 利賓納濃縮飲品代理商 擴大回收有問題批次
  • 剛果男來澳前已證實患染 澳現今年首例虐疾個案
  • 澳確診一宗輸入性登革熱 患者菲婦病情危重
  • 民署辦「食衛督導員」課程
  • 年來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怵目驚心 當局擬修改職安健法規 廿人以上工地須配備安全督導員
  • 女友涉以假口供誤導警方遭法辦 賭敗港男爆竊維生被拘
  • 黑沙九澳巴士站點調整
  • 兩巴士站維修停用
  • 電騙再多一宗 女損失百萬人民幣 反詐騙聯動機制啟動
  • 紅色通緝令走私大案外逃紀某印尼落網 國際刑警移交拱關專案組
  • 休漁期結束 海事局內港指揮海上交通 澳百多艘漁船揚帆出海作業
  • 「壽司店食安」講座報名
  • 中總青委與大馬青商加強交流
  • 金業公會向會員商號 進行黃金成色檢測
  • 珠檢疫局排查供港澳禽蛋
  • 井岡山澳門同學會首屆理監事就職 何猷亨籲青年齊學習井岡山精神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 問卷調查下周展開

有議員對推行「澳人澳地」有所質疑 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2013-12-17 00:00
 【專訪】政府計劃明年就「澳人澳地」房屋政策展開公眾諮詢,不過來自商界立法議員對推行「澳人澳地」存有質疑。
 本身是建築商所議員馮志強昨在立法會作議程前發各將表達對「澳人澳地」的意見。他指出,首先要清晰「澳人澳地」的概念。「澳人」應指全澳居民。現在首要解決的只是部份的確有住屋困難的居民,無需冠以「澳人」之名。如範圍只限於需要幫助的「澳人」,那要具備甚麼條件才能當上這些「澳人」,這些都要清晰。其次,「澳地」從何而來?政府出面幫助置業,誰都舉手贊成,最好人人有份,皆大歡喜,但政府到底要幫助哪些人置業,政策性是非常強的。
 他並強調,土地作為公共資源,不是某人、某社團說了算,凡涉及城巿發展、城市功能區的分佈,都要服從城巿總體規劃,特別是新填海區作為澳門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更要顧及方方面面,把這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所以,政府一定要抓緊城巿規劃,不能把新填海區變成「百家衣」,督促「城規」儘快出籠,把新填海地區功能設置納入城巿總體規劃中。
 馮志強亦質疑如果由發展商競投「澳地」,將來樓價怎麼定,是否作限價樓?限價標準由誰來定?限了價就要限購,門檻和入門標準誰來定?有了入門標準,有沒有退出標準?如只入不退,需要幫助的「澳人」將會一波接一波,多少「澳地」才能解決?
 他又促請政府處事不能離開自身的實際,也不能脫離實際地照抄別人的,更不能為民粹所左右,「如施政跟隨民粹,將是一事無成的,政府不能被牽鼻子走,也不能做黃大仙,要敢於有所為有所不為,不為的一定要做好解釋和引導工作。」
 同樣來自商界的議員蕭志偉認為,條討「澳人澳地」需深謀遠慮。
 他指出,將來在探討「澳人澳地」時,也需要作出多方面的考量,而不會將某一群體拒諸門外。「澳人澳地」必須要與公屋政策、私人房屋巿場成互補達至善用及合理分配土地資源,又能回應社會各個群體的住屋需求。
 蕭志偉稱,對於社會反映新建經屋「烏燈黑火」、「有樓冇人住」,而又有社會聲音表達「無樓住」,將來,政府在制定或完善新、舊房屋政策時,兩種聲音均要重視。政府必須要釐訂每一階梯房屋政策出台的背後意義,究竟是解決居住問題,抑或協助澳門巿民置業,無論是甚麼意義,最終都要遵循善用社會資源的大原則。基於制度不完善或盲從興建房屋,可能會造成滯銷,浪費公帑,所以,將來探討「澳人澳地」政策時,首要有科學依據,才能發揮互補的成效。
 議員陳美儀則認為,只要透過釐清和完善現有經濟房屋及社會房屋的政策規定,加大投入建設足夠數量的公共房屋,解決中、低收入居民住屋需要,讓公私樓巿場協調發展,便毋需在「澳人澳地」問題上大費周章,陳美儀稱,政府若不是真正讓民居「居有其所」,研究再多的「澳人澳地」政策方案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