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交通事務局副局長鄭岳威、交通規劃處處長蕭日鵬,以及環保局代副局長葉擴林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及回應公眾有關交通問題。鄭岳威表示,會從技術、法制和經濟手段推行控制車輛計劃,包括探討將進口新車尾氣排放標準提升至歐盟五期,縮短在用車輛每年強制驗車車齡至八年,亦會研究有否條件改變咪錶收費模式等;至於增加車輛購買稅費的研究已於去年完成,交由相關部門參考研究。鄭岳威強調,透過單一措施難以達成車輛管理和可持續發展需要,需大眾支持和理解,當局亦會聽取各方意見。
環保局代副局長葉擴林表示,當局初步建議優先淘汰二衝程電單車及十年或以上車齡柴油車,是由於這些車輛高污染明顯,會爭取明年初推行汰換高污染車輛資助計劃。他又表示,環保車稅務優惠推行兩年多以來已達到一定效果,本澳達到環保標準的私家車由計劃推行前的四成多增至六成。
有意見認為環保車稅務優惠助長車輛增加,葉擴林認同任何政策運作一段時間均需檢討,加上配合控車工作,局方已聯同相關部門研究,正收集意見。葉擴林指出,若需短時間內減少車輛,淘汰高污染車輛會有一定幫助,既可改善空氣質素,也可紓緩道路交通壓力。
另外,鄭岳威表示,有意於皇朝廣場試行十分鐘私家車咪錶位,收費一元,最長泊車時間一小時,希望藉此增加泊位周轉率。
鄭岳威解釋,有意試行的十分鐘咪錶,是考慮到市民日常生活習慣,例如買報紙、外賣和辦理手續等需時較短。他強調構想尚未落實,仍在聽取意見,即使試行數量亦不多,約十多二十個車位。
鄭岳威還透露,當局正與博企商討,由酒店和博企派出旅遊車,自行負責旗下建築項目的外地勞工交通需求,博企反應正面,預料很快實行,至於賭場巴改路線方面仍在商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