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嫦娥五號預計2017年前後發射

2013-12-17 00:00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中國實施探月工程是遵循中國和平利用太空的一貫宗旨,目的是要從科學的角度去瞭解月球,同時發展中國的航太技術,帶動相關的高新技術的發展”,中國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16日在北京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召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針對外界的兩種質疑聲,吳志堅攜有關專家作出回應。

  一種觀點認為探月工程是“燒錢的花架子”。吳志堅回應稱,中國實施探月工程是具備了開展航太活動基本的物質條件、技術條件以及經濟許可的條件下所做出的選擇。

  他認為探月工程所帶來的高新技術的發展是多方面的,例如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技術、深空探測和通信技術、遙科學技術、光電技術、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等,對中國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也舉例說,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探測將有利於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的影響,“最終應用於空間天氣的預報方面”。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想借此稱霸太空”,吳志堅予以否認。他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太空。“探月工程是一項和平利用太空的科技工程,也是一個開放的工程”,他解釋說探月工程實施以來,已與歐空局、俄羅斯等展開國際合作。

  鄒永廖也透露,在探月工程資料研究期間,中國國家天文臺承擔工程地面應用系統任務,已向全世界的科學家用戶和科學愛好者公佈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的資料,“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直接下載”。

  “探測深空是人類的不懈追求,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追求”,吳志堅表示,要在人類認識、瞭解宇宙和深空方面做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

嫦娥五號預計2017年前後擇機發射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中國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16日在北京說,隨著嫦娥三號任務成功後,探月工程將轉入三期,主要目標是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執行這一任務的嫦娥五號研製進展順利,預計於2017年前後完成研製並擇機發射。

  吳志堅當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做出以上表述的。他說,15日深夜嫦娥三號進行了著陸器和巡視器“兩器分離”和互拍成像,成功傳回五星紅旗的圖片,標誌著嫦娥三號任務的圓滿成功。

  據瞭解,探月工程是中國16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太之後,中國實施的又一重大航太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步曲。2007年10月成功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順利完成第一期環球繞月探測任務。第二期任務的先導星嫦娥二號於2010年10月成功發射,目前飛離地球已突破6000萬公里,完成了一系列既定任務和拓展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

  吳志堅說,這次嫦娥三號任務在動力下降、兩器分離、月地間遙操作、月面生存、測控通信等方面,突破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實現了中國航太領域的“七大創新”,這包括:

  ——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

  ——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巡視勘察;

  ——首次實現對月面探測器的遙操作;

  ——首次研製中國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深空測控通信網;

  ——首次在月面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學探測;

  ——首次實現探測器在極端溫度環境下的月面生存;研製建設了一系列高水準特種試驗設施,創新形成了一系列先進試驗方法。

  吳志堅稱,目前,嫦娥三號已開始著陸器的就位探測和巡視器的自動巡視勘察,科學探測任務陸續展開。後續還將面臨120℃至零下180℃極端溫度環境下的月面生存考驗。嫦娥三號著陸器設計壽命1年,巡視器設計壽命3個月。“我們期待嫦娥三號能夠傳回盡可能多的資料,進一步豐富人類對月球的認知”。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