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張王會”達成積極共識 兩岸互動又一突破性進展

2014-02-12 00:00
  【中新社南京2月11日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11日下午在南京與來訪的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郁琦會面,就推進兩岸關係有關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積極共識。

  張志軍表示,兩岸關係幾十年一路走來,風風雨雨,跌宕起伏,在曲折中不斷前行。從早期激烈的軍事衝突和政治對峙,逐步走向緩和,打破相互隔絕的堅冰,開始接觸交往。後又屢經緊張動盪,最終於2008年5月實現歷史性轉折,開闢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回顧這段歷程,深感兩岸關係能有今天這樣的良好局面實屬不易,凝聚了兩岸無數人的心血和付出,我們應倍加珍惜,共同努力,維護好並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我們雙方應下定決心,絕不能讓兩岸關係再遭折騰,更不能走回頭路。

  張志軍強調,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雙方應鞏固這一基礎,深化互信,良性互動,共同努力,爭取在兩岸合作交往上有新進展,在解決妨礙和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突出問題上取得新突破,為兩岸關係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雙方回顧了近6年來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與協商談判取得的積極進展,積極評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肯定建立和增進互信是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關鍵,表示應珍惜並維護來之不易的局面,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重,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繼續擴大交流、推進談判、密切合作,造福兩岸同胞,共同振興中華。

  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國台辦和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以利雙方加強溝通、增進瞭解、深化互信,推動妥善處理和解決兩岸交往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兩部門相互為對方部門相關人員往來提供便利。這個機制不取代海協會與海基會事務性商談及簽署協定的功能,不改變兩岸其他業務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繫方式。

  雙方討論了當前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若干事宜,表示將:

  ——著力完成ECFA後續協議的商談,完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務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徑;

  ——進一步擴大深化兩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

  ——繼續協商海協會與海基會互設辦事機構,務實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儘早實現互設;

  ——繼續推動兩岸新聞交流,採取務實措施,為駐點記者生活提供便利;

  ——妥善解決在對方高校及科研院所就讀的學生的醫保等待遇問題。

  王郁琦邀請張志軍訪問臺灣,張志軍接受了邀請。

兩岸良性互動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電】早春二月,南京“張王會”。這是大陸和臺灣方面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面和交換意見,是在近來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增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日益鞏固深化的形勢下,兩岸良性互動的又一突破性的進展。

  去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履新後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他表示,只要兩岸雙方都秉持民族大義,鞏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增進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認知,兩岸各領域合作的前景就是寬廣和光明的。連戰則提出“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十六字箴言。

  兩個月後,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臺北舉行的汪辜會談20周年紀念茶會上表示,兩岸人民都屬於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共用血緣、歷史和文化,不論在島內或島外,當局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與“臺灣獨立”。被媒體稱為“新三不”。

  6月中旬,習近平於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提出四點意見,強調兩岸增進互信,核心就是要在鞏固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吳伯雄則表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行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框架定位兩岸關係,而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10月6日,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指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大陸方面已多次表示,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對兩岸關係中需要處理的事務,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

  正是在陪同進行這次會見後,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與臺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郁琦進行了簡短寒暄,雙方同意建立直接聯繫,加強交流溝通,並推動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互訪。

  由此可見,兩岸雙方不斷鞏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在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等方面的共識增多,互信增強,是“張王會”得以形成和產生的共同基石。

  馬年伊始“張王會”登場。兩人的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至今、繼續前行的需要,深孚海峽兩岸的主流民意。誠如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較早前所指出的,兩岸雙方邁出的這重要一步,有利於加強溝通,增進瞭解,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陸委會是為因應“海峽兩岸特殊的政治情勢”,臺灣當局於1991年1月設立,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負責對大陸政策及工作的研究、規劃、審議和執行的專責部門。記者也注意到,在11日“張王會”達成的積極共識中提到,國台辦和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這個機制不取代海協會與海基會事務性商談及簽署協定的功能,不改變兩岸其它業務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繫方式。  

眾媒體聚焦的此時此刻,回首2008年、1987年、1979年乃至1949年以來的歲月,更能體味“張王會”的突破性進展和意義。兩岸關係破解難題、續拓新局,有賴兩岸同胞持續努力,也需要這種展現誠意、善意的務實舉措。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張王會”是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的開端,接下來張志軍主任將應邀擇機赴台,雙方將充實機制內容、發揮機制功能。期許2014兩岸關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和平紅利惠及更多兩岸民眾。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