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議員論盡澳人澳地

2013-12-17 00:00

立法會全體大會廿二議員作議程前發言

    議員論盡澳人澳地

    【本報消息】立法會全體大會廿二位議員分別作議程前發言,多位議員分別關注“澳人澳地”政策及公共房屋發展問題,有議員並指經屋法現正處於執行初階段,在未透徹了解政策執行實效時不應作出修改,否則有違科學施政原則。此外,議員並關注最低工資實施問題、發財巴規管,以至交通、禁煙成效等各種民生問題。

    澳人澳地不能照抄

    蕭志偉:“澳人澳地”必須與現行房策互補,多方考慮,不會將某一群體拒諸門外;要與公屋、私樓形成互補,達至善用及合理分配土地,回應社會各群體需求。應多了解特別要針對的群體的需求和想法,如戶型、環境要求,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居民意見,鼓勵參與。政府完善新、舊房屋政策時,要重視“有樓冇人住”及“冇樓住”兩種聲音。

    馮志強:應首先清晰“澳人澳地”概念。認為“澳人”應指全澳居民。現在首要解決的只是部分確有住屋困難的居民,毋須冠以“澳人”之名。如範圍只限於需要幫助的“澳人”,則要具備甚麼條件才能當上“澳人”?認為這些都要清晰。此外,要研究操作問題,及切合澳門實際,不能脫離現實地照抄別人。

    政府房策缺前瞻性

    陳亦立:房屋是複雜問題,必須平衡,避免長期傾斜任何一方,制訂有效房策,必須有針對性措施,政府應評估和研究房屋的屬性。現時發展商和一般居民各有理據,政府應繼續調研和諮詢,才能心中有數。遏制樓價措施已被市場消化,樓價升幅脫離一般居民購買力,很多中產望樓興嘆,說明政府過去的房策缺乏前瞻性,處境十分被動,現應抓緊研究打擊炒家的措施是否足夠,要否增加措施助居民置業,還要建多少公屋才能調控整體樓市,以及要否加快私樓批審效率。

    關翠杏:樓價高企,居民無法負擔,是公屋需求急增根本原因,若政府無法控制私樓價格,就應加大公屋供應。政府應按新一輪經屋申請情況,檢視經屋法的不足,撤銷收入限制,完善申請及抽籤規定。當局應盡快公佈清晰的公屋興建規劃、種類及戶型等,讓居民看到未來的公屋供應。為善用土地,政府要加快回收閒置土地程序,確立“澳人澳地”必須回應本澳居民的居住和營商需求,其關鍵做法是規定將來所有新填海地的發展,只能以本地居民為銷售對象。“澳人澳地”應是宏觀的土地政策原則,不應局限於“經屋升級模式”或限價樓的層面,如此才有機會予澳門居民和本地中小企經營者,留一線生存空間。

    修改經屋法未合時

    劉永誠:回顧新經屋法的立法歷程。該法中增設了收入和資產限制,延長禁售期和對轉售作出規限,各種新加入條件限制,是為了讓經濟房屋能真正幫助到實際有住屋需要的人士。新法實施至今只有短短兩年多,認為現時仍未是合適時候修訂,否則在未透徹了解政策執行實效時,輕易動搖更改經嚴謹制訂的法律,有違科學施政原則,不利日後制訂長遠房屋政策。

    唐曉晴、黃顯輝:坊間最近指新經屋法的規定,只滿足核心家團的住屋需求,而非核心家團與個人申請者的困難則會忽略、只能陪跑。認為這些意見不完全正確。現時不適宜修法,因為由議會制訂的法律應具備穩定性及可預見性。認為政府應加快推出更長遠及清晰的房屋政策藍圖,讓居民在資訊充分的情況下更理性地決定置業的時機。

    徐偉坤:對於真正協助貧困戶解決住屋困難的社屋供應問題,甚少人提及。部分基層居民缺乏積蓄,不敢奢求置業,只望有瓦遮頭,他們才是真正有住屋迫切需要的人群。但議員關心的,竟然只是有餘力買樓的人士,令人費解。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切記公屋政策根本目的是解決住屋問題,不是置業問題。

    市民首要居有其所

    陳美儀:釐清房屋政策是解決住屋問題的關鍵,如果政府真的打算改進市民的住房條件,真的讓澳門人能夠“居有其所、安居樂業”,只能透過釐清、完善現有經濟房屋和社會房屋的政策規定,加大投入建設足夠數量的公屋,才能夠解決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需求,讓公屋和私人房屋市場協調發展。倘如是,就不需要在“澳人澳地”問題上大費周章,但如果政府不是真正想讓市民“居有其所”,研究再多的“澳人澳地”政策也是枉然。

    高天賜、梁榮仔:公屋質量差劣,批評政府以差劣設計及材料“交貨”,無視居民實際需求。他們指收到湖畔大廈小業主投訴,指大廈管理費昂貴、升降機運作有問題;石排灣公屋小業主亦投訴大廈材料質量差劣,天然氣及水管生鏽等;在永寧經屋及青洲坊大廈、望善樓等亦出現設計錯誤等問題,要求當局在建屋過程中,做好監督。

    區錦新:舊區重整是舊區居民的重要期盼。呼籲特區政府汲取上屆法案不完善的經驗,重訂新法,並盡快向新一屆立法會提交舊區重整法案。

    完善規管“發財車”

    陳明金:“發財車”放空車,“三不管”行一圈調頭,是不可以管,還是根本不想管? “發財車”車身雖大字標明是某博企,但在不起眼處寫明是某旅行社。認為有些大旅行社或企業利用獨有的資源將車同牌高價租給博企。對於改變了用途的旅遊車,他呼籲當局加強監管,並透過粵澳聯絡機制向內地反映。

    高開賢(高開賢、鄭志強、崔世平聯合發言):由於辦領飲食業的營業牌照需時,特別對新晉及想開分店的人士,時間愈長,即淨開支時間愈久,對業界造成很大壓力,不少人因而卻步。建議當局積極回應業界訴求,參考鄰近地區經驗,採用暫准牌照的方式,允許“試業”方式運作在澳門試行。

    紓緩博彩負面影響

    何潤生:政府雖承諾調控賭檯規模,未來十年賭檯增長不超過百分之三,但博企近年持續擴張電子賭檯,毋須增加傳統賭檯。希望政府正視因博彩業發展引發的各類民生問題,及早採取應對措施,紓緩博彩業的負面影響,回應居民訴求。民生無改善,縱然交出再亮麗的經濟成績表,都算不上是個好政府。

    梁安琪:當局在二○○八年表示政府已深入探討和研究設立機電工程部門,並着手修訂相關法規。但至今仍未開設相關部門和公佈法規。政府是否要待發生嚴重意外,才急急設立部門和修改法例規管?政府亦要確保技術人員的專業質素,建立機械裝置技術人員專業資格認證和發牌制度,持證上崗,提升所有機電設施的安全性。

    設政治助理納精英

    施家倫:當前主要官員在具體事務和政治工作方面有時難以兼顧,特區政府管治威信不斷下降。建議設立“政治助理”,逐步建立政治和實務分工合作的管治模式,促進官民溝通和官民互信,還可以吸納和培育政治精英人才。政治助理面向議會、傳媒、社會和公衆,推銷解釋政策,歷練成長,既了解社會民意,又了解行政運作,未來可以成為副局長、局長的合適人選。

    宋碧琪:澳門至今仍未見有源頭減排的前瞻性規劃,甚至連塑膠袋徵稅亦未能落實。建議當局盡快檢討修訂沿用廿二年的《環境綱要法》,明確破壞環境應負的責任,清晰當局和私人的環保義務;並建議以舊車換新車及遞進徵稅,控制車輛不合理增長。

    爭取最低工資立法

    麥瑞權:政府要重視空氣污染問題,分清輕重緩急,加速廢氣污染處理的環保立法,進一步推動二衝程車替換資助計劃。關閘兩個“發財巴”停車場,空氣污染嚴重,質疑博企有否盡社會責任。政府應重點加強整治,執法不手軟。

    陳虹: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特教,有一定成績,但在學校系統、推進融合教育、師資培訓、教育質量等方面仍有不足,必須完善法律法規,盡快完善特教課程體系,讓特教課堂有本可依;加強師資培訓,加大資源投入,加速融合教育普及,促進資優教育發展並做好特教的延展工作。

    李靜儀:社會一直有人憂慮最低工資衝擊營商環境,但大部分先進地區均已立法,實踐證明最低工資非洪水猛獸,企業可優化生產力、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配合立法。訂明實施日期,讓社會及從業員清晰進程和作好準備,吸收經驗,盡快將制度推至各行各業,保障所有低入的僱員。

    保障輕軌如期落成

    鄭安庭:港珠澳大橋及新通道一旦落成,預期將有大量遊客進出澳門,在輕軌一再延誤、超支下,屆時澳門交通將進入非常黑暗期。促政府保證輕軌工程如期完成,清晰交代階段性落成時間表、預算追加,讓社會監督。此外,樓宇維修基金自二○○七年設立,先後提出六項維修支援計劃,至今二千四百多個案獲批,涉二億六千多萬元,不過業主反應並不熱烈,詢問政府會否放寬資助規定。

    吳國昌:政府設置大量諮詢組織又制訂政策諮詢指引,但諮詢效果差強人意。認為政府應當超越只靠委任諮詢成員的舊格局,接受由民選成員提供意見,更有效監督直接關係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務。

    黃潔貞:關注澳門控煙法的實施成效,建議當局及早開展有關“澳門人口煙草使用情況調查”,以及加強巡邏各場所工作,並加強與本地戒煙團體合作,積極協助煙民戒煙及鼓勵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