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保生文化祭
  • 土石崩塌
  • 陸促日妥處涉台問題
  • 陸商參展
  • 滬人大原主任董雲虎被訴
  • 金色麥田
  • 美大使感謝華拯救同事
  • 墓地貴於房價
  • 聯國籲查加沙集體墳墓
  • 美國務卿布林肯抵滬
  • 美大學爆反戰示威浪潮
  • 以媒:以軍很快進攻拉法
  • 國台辦:“倚武謀獨”注定失敗
  • 普京: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仍嚴重
  • 李廣蘇:奔天的“蝸牛”
  • 陸:推高台海衝突風險
  • 葉光富:重返“天宮”
  • 李聰:拿到太空“船票”
  • 神十八今晚升空
  • 神十七乘組下周返地

費盧傑事件與“基地” 崛起

2014-01-11 00:00

    費盧傑事件與“基地” 崛起

    伊拉克安全部隊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在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清理示威者營地,隨後與一些武裝分子和抗議民衆發生衝突。衝突惡化,演變為武裝衝突,拉馬迪和費盧傑二日遭“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控制。自二○○三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以來,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武裝分子還是首次對重要城市如此公開地控制,這無疑是對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的嚴重挑釁。

    伊拉克政府軍三日伺機反攻費盧傑,沒有成功。“基地”組織當天在費盧傑市政府建築物升起旗幟,並公開宣佈建立“伊斯蘭酋長國”之後,西方媒體一片驚呼聲。據費盧傑一些居民表示,雖然政府軍已退至城外,但當地一些部族武裝仍在對抗“基地”組織,雙方在一些地點交火。而政府軍則在城外營地向城內開炮,伊拉克空軍亦對郊區展開空襲,打死多名“基地”武裝分子。多數居民白天躲在戶內,不敢出門。根據“紅新月會”的數據,近日在費盧傑發生的暴力事件迫使一萬多戶家庭離開這座城市。據悉,軍事增援已在費盧傑周圍部署,但是伊拉克國防部則表示在發起進攻之前要等待,並解釋稱要避免導致城市居民流血。

    在拉馬迪,政府軍在當地一些支持政府的部族武裝配合下,奪回控制權。其中一個武裝派別領袖里沙說,部族武裝成員已成功擊退“基地”人員,打死“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拉馬迪分支的頭目巴格達迪。他說,這些部族武裝與政府軍和警察配合,接受武器和其他支持。不過,並非所有部族武裝都與政府軍處於同一戰線。由於去年底的清理示威者營地事件,一些遜尼派武裝派別在衝突中對抗政府軍。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在巴格達發表講話說,政府軍將繼續戰鬥,決不退縮,直到把盤踞在安巴爾省的恐怖分子全部消滅,使該省的人民免受恐怖主義的威脅。

    “基地”組織公開建國的舉動刺激了美國政府。美國嚴厲譴責“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對拉馬迪和費盧傑兩地平民和伊拉克安全部隊的野蠻襲擊”。國務院發言人哈夫稱,美國正在“盡其所能”地支持幾個反抗該組織的部落武裝。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是該地區最大危險,在與“基地”組織武裝分子的鬥爭中,美國將全力支持伊拉克,但同時強調這是“他們的戰爭”,華盛頓沒有派兵重返伊拉克的計劃。

    兩年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誇口說,他已經完成了前任總統所做不到的事。他說:“我結束了伊拉克戰爭。”但是伊斯蘭激進分子卻在伊拉克西部重新崛起,在在說明伊拉克戰爭尚未告終。奧巴馬完成的,只是讓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而已。事實上,自從二○一一年起美軍跑光後,戰事天天在打,只是大多數美國人不必再每日關心了。如今,戰事更升級到被佔領以來最猛烈的階段。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在新近出版的回憶錄裡,批評三軍統帥奧巴馬不相信美國本身的力量,一心只想趕快撤出伊拉克,結果讓伊拉克留下權力真空。德國《明鏡》周刋五日說,“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夢想是建立在伊拉克和整個地中海東部地區的一個神權國家,這反映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無能”。

    安巴爾省是伊拉克面積巨大的沙漠地區,與叙利亞和約旦接壤,居民幾乎全部是遜尼派穆斯林。在薩達姆統治結束之後,什葉派穆斯林崛起,遜尼派穆斯林被排除在權力之外,這使他們的憤怒火上澆油。從那時起,“基地”組織就在伊拉克建立起分支組織。現在,費盧傑落入“基地”手中,是該組織取得的又一勝利,近年來它們已經在整個地區製造了多股衝擊波。它還是叙利亞最強大的反叛組織之一,在控制的領土上實行嚴格的伊斯蘭法律,綁架和殺害任何批評他們統治的人。“基地”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橫跨伊拉克、叙利亞邊境地區的遜尼派穆斯林國家。“基地” 的建國圖謀雖難實現,但它的發展壯大已把中東局勢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