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台CPI增速恐連三年破警戒
  • 撐馬訪陸
  • 輿論不滿當局反應遲滯
  • 吹噓戰力
  • 台媒:陸靶場模擬蔡辦景物
  • 台男槍擊當局數位部門大樓
  • 藏人均生產總值破六萬元
  • 西藏人民享人權自由
  • 國防部:藏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 高原兒女闊步新時代
  • 國防部:“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
  • 吳謙:與巴提升打擊恐怖主義能力
  • 中方五連問駁斥菲律賓
  • 中央軍委晉升兩上將
  • 中方不會任菲胡來
  • 聯國報告責以“種族滅絕”
  • 加沙將由當地替代政權管理
  • 車展啟幕
  • (社論)安理會加沙決議案雖遲但到
  • 留英華女生被刺亡

民間文化奇葩秧歌

2015-02-24 00:00

河南省嵩縣西店村的藝人們表演當地民間秧歌“背裝”

鄭州市幾位秧歌藝人表演“趕犟驢”

秧歌隊員表演“七品芝麻官”

鄭州市的新春民俗廟會上,秧歌隊表演高難度的腰鼓。

河南省淮陽縣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中,秧歌隊展示技巧。

鄭州市街頭,一群扮演“大頭娃娃”的演員在扭秧歌的行列中。

河南省南陽市舉辦的第七屆全國農運會上,北京選手參加“健身秧歌”青年組比賽。

鄭州市的春節廟會上,男孩近距離觀看滑稽秧歌表演。

洛陽市秧歌隊表演“打花棍”

    民間文化奇葩秧歌

    秧歌,中國民間一種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舞蹈,源於插秧耕地的勞動生活,與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戲曲、雜技、武術等技藝與形式,成為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

    二○○六年,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秧歌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漢族地區,一般都是在重大節日期間表演。尤其是農曆春節和正月十五元宵節。

    秧歌是載歌載舞的綜合藝術,用鑼鼓、吹器等伴奏,將舞蹈、歌唱等融為一體。表演內容上多為漢族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服裝色彩豐富豔麗,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演員們伴着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和曲調,邊唱邊舞,尤其是踩高蹺、抬花轎等表演形式,技巧高,造型美,融潑辣、幽默於一體,深受大衆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文藝工作者蒐集和整理各地的秧歌,把這一民間藝術搬上文藝舞台。許多藝術院校把秧歌列為中國民間舞蹈的必修敎材。體育部門還將秧歌納入了“健身體育”的範疇,編創了規範、易學的“健身秧歌”,成為全運會、農運會、民運會等大型綜合賽會的表演或競賽項目。

    新華社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