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1-2月錄83釣魚短訊騙案失155萬
  • 賀一誠:續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
  • 珠海料大橋口岸明後日現入境高峰
  • 旅局料復活節旅客增 多舉措拓客
  • 龍環葡韻濕地錄得7隻黑面琵鷺覓食
  • 解放軍駐港部隊組織聯合巡邏
  • 當局料假期港珠澳出入境繁忙籲錯峰
  • 環保局稱本澳基本完全使用天然氣發電
  • 公職局辦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
  • 邁阿密網球大師賽:麥維迪夫打入四強將會對辛拿
  • 日本四人服食小林製藥稱含紅麴保健品死亡
  • 綠色債券在澳上市規模1088億元
  • 復活清明假期澳車北上額滿 當局籲錯峰出行
  • 2月跨境汽車流量逾63萬車次增28% 澳車北上佔17%按年增加3.2倍
  • 中國明起終止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及反補貼稅
  • 本地居民失業率維持2.8%
  • NBA:七十六人 107-108 快艇
  • 復活節清明節將有多項臨時交通安排
  • 最新一期總體失業率2.2%
  • 張永春:不斷開拓創新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尼泊爾地震救援:周邊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實踐

2015-05-09 00:00
【華社北京電】尼泊爾地震發生後,中國伸出了救援之手,這是速度、力度與效率的集合,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對尼泊爾的無私援助向世界表明,中國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絕非一句空話,其以實際行動不斷深化著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中國以快速的救援、強力的救援、廣範的救援,盡其所能地為尼泊爾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
在最近7年裏經歷了汶川、玉樹、魯甸、蘆山等地震的中國人,明白尼泊爾人的其苦其痛,提供的援助及時到位,而用血淚摸索出的抗災經驗,更為尼泊爾人渡過難關提供助力。
大地震發生後,中國是最早到達尼泊爾提供援助的國家之一。官方第一時間派出中國國際救援隊、軍方救援隊和醫療隊等多個團體趕赴災區。
4月26日上午,地震發生後第二天,中國國際救援隊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成為第一支抵達尼泊爾的聯合國認可的重型國際救援隊。
救援隊員的忙碌,成為斷瓦殘垣中的希望。他們以專業的力量,爭取在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內,搶救生命,與死神拔河。
抵達尼泊爾後未做停歇,救援隊員便直奔加德滿都一處廢墟。6小時後,他們成功營救出第一名倖存者。隨後,他們在一棟已經坍塌的七層居民樓連續奮戰34小時,又成功救出一名受困達62小時的男子。
4月27日,是中國國際救援隊14歲“生日”。這一天,隊員們在地震搜救現場度過。在一處曾頗受歡迎的旅館,搜救隊員兩人一組,每10分鐘輪換一次,小心翼翼地手工剪除那些縱橫交錯的鋼筋,不一會兒就熱得汗流浹背。在過去的一晝夜裏,他們幾乎沒有休息過,眼睛裏有著掩飾不住的疲憊。
副總隊長曲國勝說,一直這麼昏天黑地地幹,累得頭都抬不起來了,差點就忘了這個特殊的日子。救援隊在災區一線過生日,也算是一種特殊的紀念吧。
夜已深,許多當地百姓仍然自發地聚集在救援隊周圍,一名小姑娘豎起大拇指,用不流利的中文說:“你們太棒了,謝謝中國!”
尼泊爾強震目前已造成逾7000人遇難,逾萬人受傷。5支中國國家級醫療隊在尼泊爾積極實施醫療救援行動,為尼泊爾人撫平傷痛。
中國政府醫療隊4月27日抵達當地,便設立起臨時手術室,搭建帳篷病房,截至5月4日共接診受災群眾約700人,其中收診500餘人,工作強度極高。
中國政府醫療防疫隊於4月29日14時從昆明啟程,奔赴尼泊爾地震災區開展災後醫療防疫救援。此支醫療防疫隊共59人,均為各專業領域的專家骨幹。
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則在4月30日抵達地震災區,醫療分隊一行18人每日驅車深入鄉村實施救治,現已救治傷患700多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國家地震救援隊和醫療隊172名官兵分批抵達尼泊爾,拼力挖掘廢墟,尋找遇難者,救治傷員。
此外,長期駐紮尼泊爾的中國援尼醫療隊等單位也積極參與救援和救助工作。
隨著“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節點的到來,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工作重心也逐步轉移,除了派遣搜救隊員繼續搜尋生命跡象外,也逐步展開災後醫療及防疫工作。
為了尼泊爾兄弟,中國軍隊和武警部隊也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總參謀部應急辦主任鄭威波5月7日表示,中國派出大規模兵力出境救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境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介紹,中國出動來自北京軍區、成都軍區、空軍和武警部隊的中國國際救援隊、空軍運輸機分隊、直升機分隊、醫療防疫隊、交通部隊等8支救援力量共1088人,動用8架運輸機、3架直升機和190臺工程機械等參加救援,累計搜救倖存人員2人、轉運尼方受困人員22人、醫療救治2387人次,挖掘遇難者遺體18具,防疫洗消80萬平方米,空運援尼物資416噸,打通中尼公路尼方36公里。
在這次尼泊爾強震救援中,還活躍著藍天救援隊等10餘支中國民間救援隊,他們充分發揮“小、快、靈”的特點,成為中國救援力量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無人機是藍天救援隊的“秘密武器”,無人機在建築倒塌較為集中的區域航拍作業,獲得的數據協助了國家救援隊的搜救工作。
據藍天救援隊隊長遠山介紹,該隊在震後迅速從全國3萬名隊員中挑選出七八十位精兵強將,攜帶裝備和物資緊急趕往災區馳援。截至5月4日,藍天救援隊已經發現並清理出16具遇難者遺體。
地震發生後,一些生活、工作在尼泊爾的華僑華人自發行動起來,為救援貢獻力量。記者認識的一位常駐博卡拉、網名“小煙兒”的滑翔傘飛行員,連日來與其他民間人士發起網絡募捐並採購大批物資,運往震中廓爾喀。
在加德滿都泰米爾區,“嘉麟閣”等中餐館自發為各支中國救援隊、醫療隊提供餐飲保障,甚至還有兩名來自廣州的青年志願者想方設法為災區送來132袋大米……
在尼泊爾的中資企業協會則帶領各會員單位,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車出車,調動各方資源,為中國在尼泊爾的抗震救災工作做好“後勤”服務。
地震發生後當地網際網路中斷,由中國援助的氣象系統由於不依賴當地通信條件,成為震後24小時內尼泊爾氣象局的主要天氣預報平臺,為當地做好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和災後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國內的機構和組織也在積極行動,為尼泊爾抗震救災提供技術支持。
4月27日,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首次將50餘年積累的地震區域冰川冰湖科學數據通過網站免費公佈,同時對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進行預警,為尼泊爾政府和相關救援組織提供防災數據支持。
尼泊爾強烈地震發生後,中國國防科工局立即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和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充分利用國內衛星資源和國際衛星數據,為尼泊爾地震應對提供空間技術服務。
尼泊爾文物古跡因強震受到的損害是“摧毀性的”,中國在地震學研究和古建築修復方面擁有極為豐富的經驗,且擁有大量相關技術專家和專業設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駐尼泊爾代表克裏斯蒂安·曼哈特說,在尼泊爾文物古跡修復進程中,中國在提供專業人才、技術裝備和資金等方面可發揮巨大作用。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尼泊爾地震發生後,中國各地提供的各種救援物資以最快速度向災區運送,為尼泊爾兄弟送去溫暖、獻上愛心。
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立即決定向尼泊爾提供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包括帳篷、毛毯、發電機等災區急需物資,幫助尼方開展救災安置工作。
根據災情需要,隨後中國政府又提供第二輪援助,包括價值4000萬元人民幣的凈水設備、外傷急救包、帳篷和毛毯等。中國紅十字會也決定向尼泊爾提供500萬元人民幣和50萬元港幣的人道主義援助。
香港特區政府4月28日宣佈,將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追加撥款5000萬港元,為尼泊爾政府提供捐助作賑災用途。5月5日下午,香港最大的政治團體民建聯將連日來所籌得的100多萬港元善款轉交尼泊爾駐香港總領事館。
澳門特區政府則表示,將提供2000萬澳門元資金援助,支持尼泊爾政府開展難民救助和災後重建。
中國佛教協會4月27日下午在北京廣濟寺舉行超薦祈福捐款法會。法會後,中佛協還舉行了為地震災區募捐活動,共募集善款220餘萬元,以及一批救災物資。
4月30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北京雍和宮主持祈福法會,為尼泊爾和中國西藏地震災區祈福。法會結束後,班禪通過中國佛教協會向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
來自中國的全方位援助在尼泊爾引起巨大反響,獲得包括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尼泊爾當地官員和普通民眾的高度肯定。
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兼緊急救災協調員阿莫斯5月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醫生在尼泊爾開展高品質的醫療救援服務讓人欣慰。
世界衛生組織應急負責人羅德里格·奧夫林5月6日表示,感謝中國對尼泊爾公共衛生提供的支持,感謝中方與世衛組織和尼泊爾政府在救災工作上的合作。
尼泊爾總統亞達夫4月30日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尼泊爾地震災區的無私援助,中國救援隊的工作是最棒的。”
亞達夫說,患難見真情,只有特別的朋友才會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中國是尼泊爾真正的朋友,尼方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救援力量的協調和合作,早日渡過難關。
尼泊爾軍隊總參謀長拉納5月7日上午到訪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國家地震救援隊和醫療隊駐地,感謝中國軍人對尼泊爾地震救援做出的貢獻。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說,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尼泊爾地震救援是中國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他表示,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地震救援只是一次實踐,要想真正成為命運共同體,還需要不斷加強溝通、相互協助,深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執筆:劉歡,參與采寫:周盛平、徐儼儼、白陽、佘勇剛、趙乙深、張寧、幸培瑜、崔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