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粵港澳環保建設總會參展MIECF
  • 熵創科技參展MIECF 充電機器人Mololo亮相
  • 送25萬份好禮吸引國際客 擴客源促旅遊經濟健康發展
  • 把握「個人遊」擴容機遇振經濟 業界倡善用直航優勢拓客源
  • 宏益集團推動綠色出行 力踐雙碳目標
  • 澳門中樂團《樂萌芽》校園音樂會舉行
  • 大橋澳門邊檢大樓商用空間 當局正開展招標前期工作
  • 博職之家去年收逾230求助 涉心理情緒問題呈上升趨勢
  • 世界非遺+科技賦能 紅線女展覽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
  • 「地球一小時」點亮可持續未來 雅辰酒店集團旗下澳門酒店齊熄燈
  • 料復活節清明節訪澳旅客主力不同 文綺華冀兩假期日均十萬旅客
  • 一連四日設逾230個攤位 香港工展會下周五本澳揭幕
  • 助行業數字化轉型 動脈智能物管平台上線
  • 公務員公積金去年底增至318億 投資加回贈收益共約41億元
  • 新中圖首期工程七公司入標 造價介乎6,978萬至8,998萬
  • 產學研線上配對平台 成功配對54組科研項目
  • 體育界:全運會助澳多元發展 冀爭取受歡迎項目在澳舉辦
  • 經濟學會:澳經濟指標勝預期 料次季景氣或輕微「偏熱」
  • 打造「體育之城」正當其時 學者籲發展體育產業促經濟多元
  • 旅遊+文創跨界融合展現澳門魅力 2024寵生活周末市集開幕

完成《醫療事故法》立法刻不容緩

2015-06-16 07:00
中級法院上月裁定兩名兒科醫生過失傷害罪成,即時引起醫療團體很大迴響,連日來多個醫療團體在報章刊登廣告聲明質疑法院判決,亦有團體反對醫療事故刑事化,指法庭判決令醫生會因刑事化而「自我保護」,反而損害病人利益。聲明中更直指判決將使醫患關係推向對立,責任全歸咎在醫生身上的話,是忽視了疾病的多樣性、可變性及複雜性。

事件發生,亦同時引起坊間很大反應,有市民認為醫護不可「專業」至上,向法院施壓;亦有市民同情醫護,認為醫生沒動機傷害病人,醫事變刑事,怕日後醫生不敢開方用藥。

惟歸根究底,問題根源很大程度上,與本澳醫患關係溝通不足有關,有統計顯示,本澳很少發生醫療事件,而發生的醫療事件中,九成為醫療糾紛,不足一成為醫療事故。醫療糾紛是可以避免,可惜醫患開始時已缺乏互信,令溝通不暢順,至於醫療事故,則必須加快《醫療事故法》的立法,組織具公信力的委員會來評鑑醫療事故的責任。

其實,坊間一向有聲音希望盡快完成《醫療事故法》的立法工作,惟工作拖延多年,或許最近的事件,可加快立法的進度,正如澳門外科學會理事長朱文立出席活動時表示,《新醫療事故法》的修法草案有很大方向的改變,並認為有更多保障市民的權益,如患者可以隨時取得醫生診療過程證明及記錄,令醫患雙方更具透明度,而醫療界亦希望醫生獲得專業認證後,可設醫生保險制度,草案亦提到設立醫療鑑證申訴委員會,成員除醫療專業界人士外,亦加入社會人士,讓委員會更具認受性及公平性。

另外,亦有建議當出現醫療事故糾紛時,政府亦應對醫患雙方的當事人給予更多支援,例如透過醫療事故鑒定找出及處罰過錯一方,這不單保障患者,亦能還醫生清白。但願《醫療事故法》立法工作盡快完成,讓中立且獨立性強的醫療鑑證申訴委員會出台。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