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逾5千經屋昨起接受申請
  • 兩土地「公開招標」一流標 另僅一標書以高於底價一億多成交 黎永亮:沒有預計過無人投
  • 「黃金周」將至 警方呼籲旅客使用手機拍照「打卡」時要顧及安全
  • 內港14號碼頭擬發展「海上旅遊」停泊 「澳門皇宮」 政府:望重振新馬路周邊舊區經濟
  • 氹仔蘇利安圓形地行人過斑馬線被撞致死 私家車懷疑斑馬線沒有讓行人
  • 議員指旅客激增 官也街垃圾多、衛生環境差 旅遊局:派發「文明旅遊指南」提醒旅客
  • 文發基金「溫提」牽行內熱議:涉及「不雅、暴力、色情、淫褻、賭博、粗言」或失資助?
  • 「澳車北上」拱北隧道車禍 澳父子一傷一死
  • 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百年誕辰 文化局將辦系列活動 加深公眾認識中葡文化及文學
  • 前民署稽查員濫權判工程給相熟公司 再下判收工程差價 被囚8年 上訴失敗
  • 25名公務員參與領導力培訓班 公職局:加強引導公務員深入了解新形勢下的國家發展大局
  • 以盲人點字課程促進了解
  • 愛都將拆卸、「幸運女神」壁畫拆走 文化局:壁畫將移置新中圖 更好地發揮「連接建築的過去與未來」
  • 「澳門新街坊」進入驗收階段 都更公司:爭取八至九成按歇貸款
  • 探究殖民史 本澳視覺人類學者張健文與波蘭藝術家媽打沙律柏林演出偶發藝術
  • 延長5個月再付136萬「關前薈」總數達657萬 經科局:正計劃新元素 若有新採購按程序公開資訊
  • 時代的瓦礫—最後的愛都與幸運女神
  • 「積極」回應社會對的士服務需求?林衍新: 或「極短期」開投500個8年期的士牌
  • 長者公寓11月6日起開始接受申請 料明年第四季入住 法規訂定申請人須年滿 65歲且具自理能力
  • 使多81萬公帑租設備? 「關前薈」撞工程延遲開幕個半月 經科局:未「準確」評估影響 需吸取經驗 加強溝通

來去自如的劇場人生——訪劇場監製遠遠

2015-06-21 17:33
一日有24小時,返工8小時,睡覺8小時,剩餘下來的時間,吃飯玩樂逛逛街看看戲。城裡典型的打工仔生活,日復日大概就是如此。對於在劇場界從事製作的自由工作者遠遠來說,生活天天都是工作天,卻又天天都是假期。到底誰比誰更自由?
趣味刻板皆是自找 遠遠打趣謂,之所以當上自由工作者,是因不受規律的性格而慢慢形成。舒適和穩定太有安全感,都不適合她,於是決定放棄穩定收入,「想改變生活節奏,想更自由自在,不想全職工作到退休。」七年前的某一天,從東歐旅行回澳的她開始真正投入劇場製作,而那時劇場自由工作者仍是剛起步的行業,工作收入不多。她笑言:「我必需要有自己專長的會計兼職才可維持生活。這樣,我便可以是個全職自由工作者了。」
於她而言,全職工作是每晚記得早睡,每朝匆忙只為一件事:不能遲到。六個工作天的等待換來一個睡到日照三竿的星期天。不過她並不認為工作刻板,反而對其極之熱愛。「我喜歡工作和投入工作、溝通、面對不同的人與事、挑戰難度,一切都覺得過癮。」 幸而她遇到的工作都能滿足以上幾個基本要求。「想輕鬆時一定請假,在澳門周圍逛街攝影喝咖啡;突然想起某個國家,便辭工去旅行;過幾個月又再找工作,重投規律生活。」全職給她很多的人與人之間溝通和社會上的學習,也得到很多人生體驗。「生活趣味是自己找尋的,刻板生活也是自己安排的。」
自由人的日常生活 自由人的辦公時間是自下午開始:到公司上班、出席劇場演出之會議或做跑腿工作、在私人工作室的電腦前工作,有時還可踩單車、閱讀、攝影、逛街尋舊物或到山上走一轉呼吸一下⋯⋯不過對她來說,最大享受是能夠吃頓早餐,泡咖啡、回味昨夜的夢、閱讀、上網、約朋友、有時甚至睡到願意醒來才起床,總而言之,每天下午2點前都是她的私人時間。
時間表豐富,晚上還會開劇場演出會議、觀看電影、戲劇表演、參與工作坊,或與朋友坐在湖邊風花雪月、來個紅酒約會、找個好地方吃晚飯。閱讀、記事、跑步、攝影、踩單車、學些自己學不來的事、與家人同樂或演出入台等等,每件事也是享受。
談到戲劇工作,她會選擇吸引自己的題材,跟認真積極誠懇的創作人或策劃人,經過了解後,再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才會考慮合作。「一旦接受便必需全情投入工作,所以不考慮多接,一年最好只接兩齣戲的監製便夠了。有時遇有劇組緊急找人經了解後也會接,然後接些零散的工作,如講座或跟戲劇有關的統籌工作、藝穗節的case officer 之類,或攝影。」會計也是自由身,當中有幾份較穩定的,就可幫補劇場的收入,「因個人喜好而接劇場job,少接對工作會跟進得較好。」
自由人的生存之道 返工放工可說是全年無休。不過年底待工作完結,遠遠會在新年時間給自己放個長假,因此多數3月尾才開始往公司上班。「心情還在遊蕩中未是工作狀態,所以4月也較少上班,而不上班是沒收入的;劇場也因為在年初作籌備,籌備是沒收入的,所以可能每年到5月才開始有些少進賬。劇場製作要到演出完成後約20天才有收入,一般上半年收入不多。」年底較忙,收入也較穩定,可支持上半年的生活開支,如遇不支,勤點上班即可應付。遠遠謂,能做到兩年以上的自由工作者都很有自己的生存方法。「他們的生活經費儲備比全職更需要,不可預知的未來也成了其中動力。」
她以「 來去自如,寫意人生」形容工作感受,謂:「戲劇的魅力,是讓人從現實生活中去實驗再實驗,劇場空間的多變,成了創作者夢的實現,但是否能真正兌現,就是對創作者的挑戰。她作為監製接到演出後,整個製作從零開始,隨著籌備、創作、發展到在觀眾面前展演,對她來說,完成演出並非完結,創作在日後可再進入另一高峰。而這一切都是她願意經歷的過程,「無論中間有多少難題,劇組人員都是為着同一目標而前進。」
學習是永無止盡的 那麼,這樣的工作會只為賺錢而做嗎 ? 遠遠肯定地答:不會。
「心裡沒有刻意的要改變什麼,也沒有志願。相信便喜歡,喜歡便接近。」選擇投身戲劇的人也要問自己是否真正喜歡。「戲劇不是個新興潮流的行業,而戲劇自由工作往往是容易令人卻步的。」選讀戲劇多以自己喜愛的範疇為主,但畢業後踏入劇場,仍是實習期,不應只限於擔任一個崗位,多功能才是劇場可持續的發展。「不要先為賺錢而工作,劇場是個永遠學習不完的地方。」
她又謂,除政府公務員外,其他中小企大公司也沒有工作是公價。「當演員要受好的待遇又要保障,那最好是國家級的演員或政府設立的劇團,如果喜歡這樣的安全模式是很個人選擇的事,這不是我意願中的工作,如何做個好演員或製作人才是最重要。」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