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佛誕翌日訪澳旅客9.5萬人次
  • 歐陽瑜率團訪葡醫療機構冀持續合作
  • 【疑電線短路】私家車疑行駛期間起火無人傷
  • 港公民黨啟自願清盤程序
  • 周五新增225例新冠感染個案
  • 昨增225宗新冠個案1人入院
  • 近觀音像私家車疑電線短路起火
  • 近觀音像有私家車行駛期間起火無人傷
  • 佛誕翌日至晚上9時入境旅客9.1萬人次
  • 2醫療團體新一屆理監事就職
  • 扯鈴聯賽:利瑪竇中學組團體表演賽奪冠
  • 【提升溝通協作】司警風暴潮撤離演習完善防災準備
  • 暑期活動增泰拳體育項目
  • 【創新高】逾1,200名學生保送內地高校
  • 教育界探討琴澳教育合作機制
  • 氣象局料“瑪娃”路徑仍存變數
  • 中韓同意加強半導體產業鏈合作
  • 去年逾四千工傷 九人死亡
  • 插花藝術展冀供花藝人才栽培平台
  • 土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明展開

放生閒地低級失誤

2015-06-29 00:00

公眾蒙損市民究責
【本報訊】政府被質疑放生十六幅閒置土地,事件爭議不斷,目前廉署已介入調查,有意見認為政府的解釋難以接受,低級的行政失當令公眾蒙受損失,應即時作出改善,追究責任之餘,也要檢討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並建議政府以罰款處罰過期未發展土地的承批人,續期後需訂定發展期限。
澳門論壇昨日探討十六幅土地不被納入宣告失效的爭議,有意見要求政府加大透明度,改善可能存在的行政程序問題或法律漏洞。有市民直言政府解釋放生土地的理由難以接受,忘記回覆是低級的行政失誤,法律若有漏洞日後可填補,若行政有失誤便應追究責任。
有市民支持廉署介入調查,不過有意見認為即使廉署介入,亦未必有人需要出來負責。意見更指現時廉署調查,幾時有報告未知,但部門本身應該知道問題所在,當局的行政失當令公眾蒙受損失,應即時檢討和作出改善
出席論壇的議員唐曉晴認為“放生”的講法只是俗語,指符合法律要求就需要處理,認為事件涉及定義閒置土地標準的問題。他又指,涉及的行政失當理據非常無稽,顯示現行法律上存在漏洞,這點十分重要,需要作補充性規範,否則政府就可以隨意處理閒置土地。
議員何潤生稱,政府無按新土地法的立法原則公佈處理土地的訊息,他指出
新土地法基於杜絕囤積土地,有關土地的法律狀況,必須公開透明,但政府在這方面未做到。
有律師質疑政府遲遲才公佈處理閒置地的原因,指出檢察院在一年的時限內有權介入,若時效已過,可撤鎖的行政行為便成為確定行為,政府會否因刻意逃避這一年時間,才公佈十六幅土地的放生問題。
建築師協會理事長梁頌衍認為,政府不可能將土地全收回自己發展,需要推出清晰政策面對未完成發展的土地,並建議政府以罰款處罰過期未發展土地的承批人,續期後需訂定發展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