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去年錄得懷疑家庭暴力個案40宗 按年比少一宗 家暴受害者7男33女
  • 統計局:新一期總體失業率2.2% 本地失業率2.8% 均與上期持平
  • 2023年經屋申請昨日截止 房屋局:共收到6,562份申請
  • 黃少澤:預期下半年選日子 搬遷在囚人士至新監獄
  • 國安委員會首次年度大會 賀一誠:持續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 兩大學生墮公檢法騙案 被誘騙到珠海某酒店匿藏 曾一度失聯
  • 兩公務員涉嫌從事兼職未申報利益 廉政公署:涉嫌觸犯「資料不正確罪」
  • 特首賀一誠下月16日列席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
  • 南光實業提前一年多解除大橋邊檢大樓商用空間經營合同 保安部隊事務局:因疫情難招商
  • 議員批「生態島」損害中華白海豚生態 當局:有必要性 由國家共同決定
  • 李偉農呼籲青年在選擇學業、專業時需考本澳市場發展
  •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定名「澳門大橋」
  • 李偉農:繼續鞏固本澳博彩業健康誠信形象
  • 運動員代表澳出賽要自扲荷包?潘永權:資助規定無變 望運動員與其總會多溝通
  • 林宇滔關注福隆新街燈飾何時拆 歐陽瑜:全部街坊、商戶同意拆便拆
  • 議員促升養老金 歐陽瑜:未達要求啟動調整機制 自己亦期望可調「不用有壓力」
  • 司警搗破多人在卡拉OK吸毒、販毒 一外籍獄警涉販毒 懲教局:對違紀行為絕不姑息
  • 書癡們共同抵達之處 – 2024台北國際書展小記 (下)
  • 【特約刊登】《朝暮有情人》
  • 【特約刊登】《朝暮有情人》用歌聲唱出愛與情

從兩棵鳳凰木開始──對民署樹木管理工作的疑惑和民署的回覆

2015-07-18 01:45

工作人員從高空見部份粗枝表面腐爛,葉色轉稀疏、黃,基幹表皮黑

主幹在同一側位置,分別在6米及2米位置流膠、皮開裂,根頸出現真菌子實體

靠車道一側的根頸表皮發黑,根腐壞死、有腐臭

工作人員從高處發現一條逆向生長的分枝表皮發黑、出現折裂痕

從兩棵鳳凰木開始──對民署樹木管理工作的疑惑和民署的回覆
在本月初,有兩棵鳳凰木受到了市民的關注。那是在華士古達嘉馬花園靠近東望洋斜巷行人道上的兩棵鳳凰木,最初民署宣布這兩棵樹因為在行人道上,阻礙了市民出行故要移植,後來移植行動中發現根部腐爛就臨時改為移除。因為事情發生得突然受到了市民的質疑,論盡編輯室就此去信民署園林綠化部,提出幾個疑問:
1.為何在貴部門最初準備『移植』的時候(那時應還未發現根爛),就有顯然不符合移植標準的「去頂」? 2.在澳門,移植樹木的指引是怎樣的?可否公開? 3.為何從「移植」變為「移除」,貴部門沒有主動向市民公佈消息,而是要媒體和市民的質疑之後才出來回應? 4.可否提供腐爛根部的相片?(因這幾棵樹的外觀非常健康) 5.本澳的樹木管理很明顯出現了缺少監管的問題,在執行修剪或移植的時候,沒有專業人士在場指導。請問貴部門可有檢討這個問題?作何改善?
兩週後,民署寄來回覆,解釋了這次事件的始末,並提供了根部腐爛的圖片;對於移植樹木的指引,同上次要求公開修剪樹木指引一樣,民署的回覆只是提及幾個指引名稱,但這些都是內部指引,市民並不能夠得知具體內容,無法實行公民監督; 至於第一、三、五三個問題,民署並無回應。由於篇幅較長,為了便於讀者閱讀,這裡摘錄部分回覆,完整版本請留意論盡網上版。
位於東望洋斜巷近華士古達嘉馬花園出入口兩旁的行人道,原種植有4株鳳凰木。在2009年和2010年夏天先後有其中兩株鳳凰木的樹冠轉為稀疏、異常落葉,隨後快速枯萎,證實屬根腐病一種,但未能確定菌源;而在同一段路靠金融管理局有朴樹和細葉榕古樹,亦先後在2009年和2013年確診感染褐根病枯死,朴樹旁灌木叢亦有多個細樹頭,同被證實是褐根病個案,累計東望洋斜巷受根腐病死亡的大路樹已有4宗。餘下2株鳳凰木位處公園外的行人道的中央,立地條件不良,盤根問題嚴重。同時,民署亦收到多宗使用輪椅、手推嬰兒車的家長及傷健人士團體反映該路段不利出行,難以進入公園及體育館,不得不放棄其基本的使用權利。為有助改善有關情況,顧及傷殘及有需要人士的出行及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民署去年再評估該路段的綠化遮蔭及增加傷健人士出行的設施,唯因花園內的梯級結構及坡度大的原因,只適宜在園外行人道設置,因此在去年民署先在花圃內側密植了9株宮粉羊蹄甲,此樹屬速生樹能快速提供綠蔭,在一定日子後可以彌補移走2株鳳凰木後失去的綠化遮蔭。
對於 貴報查詢上述地點之兩株鳳凰木,民署經過持續觀察,發現其生長勢緩慢,健康一般,特別在盛夏當降雨少時,落葉情況較嚴重,葉量少而黃,葉面積小,而在降雨多時段又會有一定恢復,推測根部已出現異常,屬早期根腐病病徵,並在兩樹樹幹上一側樹皮有壞死滲液情況,顯示樹皮及木材有不良狀況,並在幹基部曾記錄有腐木真菌子實體長出。而原計劃是將有關樹木進行移植,希望能盡力保存有關樹木,並希望藉移植時將病根及腐敗組織切除以及處理兩株鳳凰木的因生長地點狹小而出現盤根情況,再重新養護成材,為市民提供綠蔭,故原計劃是移植這兩株鳳凰木,並開展相關的外判挖掘路面及復原工作。
移植樹木必然會對樹木造成傷害,包括鋸除部份枝條、斷根等情況,傷口旁及枝幹萌發的枝條,屬於弱結構,容易折斷,倘樹木本身的健康狀況較差,枝幹及根的傷口癒合不良,日後會產生更大的安全問題,只會將安全問題帶到另一個地方,故移植價值較低,而為抱一絲希望保育兩株鳳凰木,民署仍願意花時間和人力去移植兩樹。
計劃動工及發佈新聞前,正值本澳降雨高峰期,在雨水滋潤下兩株鳳凰木葉色及葉量無異,但基於兩樹往年的不良狀況,以及有早期根腐病病徵,為慎重考慮,民署在移植動工當日再對樹木健康作出評估。工作人員在高處發現其中一鳳凰木有1條逆向生長的粗枝表皮發黑及有折裂痕,需更大幅度的修剪,而主幹多處流膠和表皮開裂情況並無改善及產生癒傷組織,樹皮壞死沒有停止,根頸表皮發黑及有真菌子實體,屬不良健康情況;另一株鳳凰木在高處的枝條亦有腐爛,葉稀疏、黃化,根頸表皮發黑及有表根壞死。根幹上的不健康表徵,估計是病原菌受氣溫回升和降雨量增多,繁殖速度和活躍程度加大所致。亦根據過往經驗所得,部份樹種的輸導組織發達,輸送養份及儲水能力強,夏季潮濕降雨多,樹木殘餘部份健康根仍可供養全株樹木的枝葉,外觀上是綠油油,在一般人看來是健康的,但這並不代表其根幹沒有問題,尤其是初期。根系出現問題,會在盛夏蒸騰強烈及秋雨乾燥而降雨少或缺水狀態下則較易表現出徵狀。
民署工作人員在移除樹木期間,挖開樹基見鳳凰木盤根較預期更為嚴重,根部受石牆、道路企杉和地下管線限制,根盤深厚抱成方型團狀,向外生長根量少,粗根少,形成不安全根群分佈結構,易倒伏,即使斷根移植亦不能改善。同時亦發現靠行人道的部份根枯死及發出腐臭,印證了兩株鳳凰木在動工前已感染根腐病。
為更好保護及珍惜本澳樹木資源,民署有制訂「受工程保護樹木指引」、「受工程影響移植樹木指引」,提供予其他政府部門在施工過程需要謹慎監管保護樹木,妥善移植,並會因應每個個案的每株樹木樹種、型態、健康狀況、株齡、安全結構狀況、立地條件、氣候、施工限制等因素,而作出微調操作細則。為避免引起公眾不必要的誤會,巿民如發現不清晰的樹木工作護理及樹木工程,在不影響施工安全及個人安全的情況下,可向現場工作人員查詢及了解。
雖然此次事件得到了解釋,但是作為市民,對我城的樹木命運卻還有惴惴不安之感。民署今年已移除三百多株病樹 ,以及修剪了超過二千株樹木,這些修剪與移除,我們並不知道是按照怎樣的指引進行,是否如上一篇長春社總監的文章裡提到香港樹木管理的問題一樣,存在實際操作中缺少專業人士監督的問題。這些不安全因我城的樹木管理並無一個清晰透明的平台,讓市民監督。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