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氹仔蘇利安圓形地行人過斑馬線被撞致死 私家車懷疑斑馬線沒有讓行人
  • 議員指旅客激增 官也街垃圾多、衛生環境差 旅遊局:派發「文明旅遊指南」提醒旅客
  • 文發基金「溫提」牽行內熱議:涉及「不雅、暴力、色情、淫褻、賭博、粗言」或失資助?
  • 「澳車北上」拱北隧道車禍 澳父子一傷一死
  • 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百年誕辰 文化局將辦系列活動 加深公眾認識中葡文化及文學
  • 前民署稽查員濫權判工程給相熟公司 再下判收工程差價 被囚8年 上訴失敗
  • 25名公務員參與領導力培訓班 公職局:加強引導公務員深入了解新形勢下的國家發展大局
  • 以盲人點字課程促進了解
  • 愛都將拆卸、「幸運女神」壁畫拆走 文化局:壁畫將移置新中圖 更好地發揮「連接建築的過去與未來」
  • 「澳門新街坊」進入驗收階段 都更公司:爭取八至九成按歇貸款
  • 探究殖民史 本澳視覺人類學者張健文與波蘭藝術家媽打沙律柏林演出偶發藝術
  • 延長5個月再付136萬「關前薈」總數達657萬 經科局:正計劃新元素 若有新採購按程序公開資訊
  • 時代的瓦礫—最後的愛都與幸運女神
  • 「積極」回應社會對的士服務需求?林衍新: 或「極短期」開投500個8年期的士牌
  • 長者公寓11月6日起開始接受申請 料明年第四季入住 法規訂定申請人須年滿 65歲且具自理能力
  • 使多81萬公帑租設備? 「關前薈」撞工程延遲開幕個半月 經科局:未「準確」評估影響 需吸取經驗 加強溝通
  • 今晚起重鋪關閘至友誼圓形地一段友誼橋大馬路路面瀝青 費用二千多萬 預計34個工作夜
  • 「整治及優化」大炮台周邊 梁惠敏:讓市民和遊客能有一個更舒適空間步行上大炮台
  • 常水浸、難停車 內港23、25號碼頭迎「活化」? 歐陽瑜:不會因此阻礙內港舊區發展
  • 財政部今在發行國債50億 金管局:受到市場歡迎 獲得超額認購

政府的文化思維: 不是要建新的就是俾錢扶持?

2015-08-08 22:31

政府的文化思維: 不是要建新的就是俾錢扶持?
孔先生: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已不是第一次來,之所以要重覆參加,是很想對抗一些思維。你播的power point、介紹,每次都一樣,沒有新的東西給我們。至少我有參加的場數,見到市民是一面倒支持保留,如果技術上做到,不單是立面,希望全幢都保留。我們能做的,只是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出來對抗你們這個已經很固定的概念。
一個真正的諮詢,很開放的思維,應該將各種可能性都擺出來,為何我現在看到的只是單一的可能性?上次我都說過,你給出很多概念,會否只是空頭支票?我很擔心。近幾年政府要建大型設施,我都很驚,每一次都會出問題,不是超支、逾期完工,就是所建的不是市民所想或你們最初承諾的東西。
無論是塔石還是玻璃屋,你說2011年你們接手後發現漏水,但現在2015年已過了大半,如果要建新的已經可以完工。有甚麼理由過了這麼多年,依然告訴我還有野要傾?我很懷疑玻璃屋的使用率有沒有5%?
與其要不斷建新的,何不好好使用舊的設施?這是不是好的思維?今早我收到一份問卷,是有關橫琴的新設計,說要建一幢文創大樓,政府是否每次都只能用這思維去搞文化?這樣其實好錯,不是每次都要建新的大樓、俾錢出來,扶持一些東西,有沒有思考過澳門有無土壤令一些事發生?
1999年回歸以來,政府很明顯向地產商、發展商、賭業傾斜,這就是為何扼殺了其他產業,為何沒有土壤增加文化產出,並不是建一幢新大樓就會有很多「文化」產出,這真的要思考。
( 8/8愛都公聽會發言節錄 )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