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議員斥搭的士難過搭飛機 羅司反駁:改善有目共睹
  • 益隆炮竹廠土地置換調查報告出籠 廉署捅破驚天 土地煉金案
  • 化解爭端 要對話不要對抗 南海仲裁並非終點
  • 南海仲裁 九段線被判無效 中方:非法裁決 絕不接受
  • 腰斬、手折、切割 辣手摧樹180株 殺樹狂徒造孽「綠色慘劇」
  • 一年停電13次玩殘舊區 居民一味反對建變電站慘過「撲水」
  • 新土地法激起萬丈浪 發展商細說南灣湖 千億大計的前世今生
  • 南灣湖收地前夕 當局再辦研討會 如何解讀新土地法勢掀論戰
  • 點火割脈雙料自殺 六旬男尋死原因離奇
  • 女生陪上樓取錢包誤墮「魔窟」 同班男同學竟是大色魔
  • 港珠澳大橋合龍成功 史上最長 「巨龍」現真身
  • 南灣湖CD區收地無可逆轉 官司勢難免 寶地徒養蚊
  • 千九經屋首批家團昨揀樓 快盈大廈三房單位最搶手
  • 英國退出 與歐盟43年緣盡 歐27國領袖聚首急商對策
  • 學者憂歐盟強硬回擊英國 在英升學澳生或淪「炮灰」
  • 司機疑轉彎「攞位太盡」 40 呎長貨櫃鎖路斷車流
  • 內地扒手集團本澳肆虐 卿本佳人 12歲女為何作賊?
  • 此「城」延續興衰之秋也 專家教路 創意救未來
  • 中央屠宰調查小學雞答案滿天飛 活雞勢成絕響 只差時間表
  • 巴士站違泊 一個月勸6,700次 論者:加大天眼執法 勝無謂口水

輕軌通車無期 公交缺人手 雙層巴回歸或解「搭車難」

2015-09-14 07:00

昔日澳門的雙層巴士,行經新馬路市政廳(今民政事務總署)門前時攝。(互聯網圖片)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建議,巴士公司引進雙層巴士,以即時加大公交載客量。(周婉茵攝)  
本澳巴士每日平均載客50萬人次,公交承載力逼近極限,市民「搭車難」怨聲載道。面對輕軌通車無期,巴士司機人資短缺,有關注公共交通團體昨日在「澳門論壇」重提舊事,希望雙層巴士回歸本澳,即時加大公交載客量,或可解「搭車難」困局。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昨日在「澳門論壇」表示,當局可重新考慮,恢復雙層巴士作公共交通工具計劃,並形容「一架(雙層巴士)等於現在一架半單層巴士,載多啲客有乜唔好。」

他在論壇後接受本報訪問稱,早於汪雲任交通事務局局長時,已提出恢復雙層巴士計劃,針對目前實際情況,引進雙層巴士行駛,應是最即時及最有效紓緩,以及解決「搭車難」方法。

「輕軌未知幾時通車,巴士公司又面對人力資源問題,要提高巴士載客量,引入雙層巴士是一個值得考慮,並可即時解決問題嘅方法。」他續稱,明白雙層巴士有其自身負面因素,如靠站時間較長、不少道路如天橋或隧道等,或不適合雙層巴士行駛,招牌或懸掛物影響行車等,但有關問題其實不難解決。

昔年客少坐上層麻煩

他指出,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本澳亦有雙層巴士行駛,但由於當時本澳人口較少,大部分乘客搭車以短途為主,普遍「嫌麻煩」不願坐上層,但今日時移勢易,當局有必要重新考慮推行。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昨日受訪時表示,雙層巴士舒適度高,可吸引駕車人士轉搭,減輕路面負荷,應以行駛澳門半島外圍、停站較少路線作試點,較為適合,因澳門內街環境較複雜。

交諮委小組召集人高冠鵬教授認為,雙層巴士無可否認能提高載客量,是解決巴士問題 方法之一,值得一試,可以來往亞馬喇前地至橫琴澳大校區或石排灣公屋群路線作試點。

事實上,雙層巴士載客量,相對現時本澳行駛的單層巴士,可謂贏「幾條街」,以鄰埠香港雙層巴士為例,一般可坐78人,企位34人,全車可載112人,但本澳各款單層巴士,最少僅載客35人,最多載90人。

福利公司引進雙層巴 70年代行舊大橋

隨著嘉樂庇總督大橋(舊澳氹大橋)在1974年10月通車,現時新福利巴士公司的前身福利公司,於翌年由聘自香港的英國運輸專家決定,引進英國雙層巴士來澳,並行駛舊大橋,作為澳門半島與離島之間的公共交通工具。

鑑於當時英國市場的後置引擎巴士設計,仍未成熟,形成前置引擎舊巴士,亦成爭相搶購對象。福利巴士公司幾經辛苦,找到11部不同品牌及製造年份各異的二手巴士應急。

1975年1月18日,首兩部福利公司引進雙層巴士試車,該款雙層巴士約14呎高,有座位73個,連企位可容納90人。

當時,雙層巴士載客量雖多,但卻遭商界反對,特別是在新馬路做生意的商人,他們認為,雙層巴士在載客上落時易造成交通擠塞,又指新馬路路面狹窄、地基不穩、舊樓多,故不宜行走雙層巴士云云。

澳葡政府其後由市政廳出面,促成福利公司與新馬路商戶代表達成協議,為便利行駛雙層巴士,要將整條新馬路19個招牌及廣告牌升高,所需費用三分之二由福利公司負擔。

同年6月16日,雙層巴士正式在本澳行駛,11、21、21A線行走澳門半島與氹仔島、路環島之間,直至1988年新福利公司成立,該公司認為,雙層巴士過於殘舊、無法維修、沒有冷氣及操作困難,故被淘汰。

撤外地人車資補貼 料行政成本相當高

政府實行財政緊縮措施,社會有意見認為,當局應調低對巴士的車資補貼,或取消對外地人車資優惠。出席「澳門論壇」多位嘉賓對有關建議都不認同,因要區分搭客是否本澳居民有難度,料取消非本地人補貼,行政成本相當高,應先研究使用電子貨幣,配合區分本地居民及旅客。

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梁鴻細認為,雖然當局緊縮開支,但目前財政情況,未至於要縮減巴士車資補貼,再者補貼以基層市民為對象,更不應在現階後推行,但對旅客的補貼,他認同有討論空間,但本澳以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為定位,且要區分市民及旅客,以現時的支付方式操作,行政成本高,社會需要思考。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亦不贊成縮減補貼,但認為現時當局每年補貼三間巴士公司車資約9,000萬元,面對經濟環境轉變難以預料,他日補貼對政府財政會否造成嚴重負擔也是未知之數,故當局需有前瞻性意識,如研究電子貨幣配合區分本地居民及遊客。

另外,交諮會委員高岸聲透露,新福利巴士與政府之間的新合約,仍就收入模式,如設置收入上限、班次管理等問題,如調動班次主導權誰屬等,仍未達共識,站在公共利益立場,他期望,雙方可盡快找出平衡點,達成共識。梁鴻細則認為,交諮會、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也應加強跟進事件。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