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11月賭收入為160.4億元 按月減近18%
  • 機構不當處理遊學營參加者個資被處三萬 個資辦籲家長等謹慎保護未成年人個資
  • 議員質疑當局無故叫停夾屋項目 羅立文:夾屋隨時可以「開波」
  • 高天賜形容內港交通進入「黑暗時代」羅立文: 未到「最衰」 下階段將「封埋」新馬路
  • 任內送別兩名局長 羅立文感慨做公務員「難咗好多」不認同「開口埋口叫廉署」
  • 羅立文:輕軌東線工程剛開展 沒有出現超支問題
  • 主任檢察官黎裕豪書面作供 指收江志訊息要求「盡力嘗試」要交通意外受害人與第二被告女兒達和解
  • 擬推「古街潮玩」活化草堆街 舊式建築則被拆?梁惠敏:不是每一間屋都要保留才是舊區
  • 橫琴「澳門新街坊」今起開售 都更公司:下午三時收逾500份申請「反應相當踴躍 」
  • 議員促遏止非法工作 勞工局:5年共廢止101個外地僱員聘用許可
  • 指江志多年兌換貨幣近三千多萬只獲益三萬多 廉署調查員:疑以兌換作資產轉移
  • 議員關注如何建「演藝之都」及「體育之城」 歐陽瑜:以產業導向發展 非「搞活動」
  •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
  • 指澳門跟隨世界保育利用文物的大潮流 歐陽瑜:先保護後活化
  • 交通局:21公司獲接納競投10個8年期的士准照 最高價為380萬元
  • 歐陽瑜:明年將完成出版全套《國家安全教育》補充教材並投入使用
  • 輕軌媽閣站首班列車下月八日早上六時半開出
  • 勿以惡小而為之
  • 指明年施政未見本澳及國際旅客旅遊便利措施 林宇滔促增互免簽證或落地簽證
  • 當局擬推「紅色」研學旅遊 文綺華:有「一國政制」、本澳歷史等元素

中央默許廉署告貪曾? 余永逸:開先例 離任後同樣追究

2015-10-05 22:31

中央默許廉署告貪曾? 余永逸:開先例 離任後同樣追究
香港前任特首曾蔭權「涉貪醜聞案」有最新進展,廉署經三年調查後,終控告曾蔭權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今日下午被提堂。事件引起港澳社會熱烈討論,坊間更猜測,中央可能有份「出手」打貪。澳大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表示,事件反映中央沒有煞停事件,默許廉署控告曾蔭權,配合內地反貪的氣候。又指事件反映打貪已由政治鬥爭層面,提升至全國政策。
這次中央默許香港控告曾蔭權,會對澳門社會帶來什麼影響?余永逸認為,事件在短時間內,不會對本澳的利益集團帶來太大衝擊,因為坊間有不少意見認為,事件可能涉及派系鬥爭,「點解曾蔭權係離任之前幾個月,會突然爆出咁嘅嘢?證據從何而來?係咪同曾蔭權當年無支持梁振英有關?」雖然現時並沒有證據證明事件涉派系鬥爭,但他認為,此事已開先例,只要有證據證明高官涉貪,無論官員層級如何,離任後都會被追究。加上曾蔭權被控告的罪名不重,認為事件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缺乏透明制度 打貪只是「政策風」
自習近平上台後,強勢推行「反腐倡廉」政策,多個涉貪的中央官員因而落馬。余永逸指,近年內地不斷出現貪腐問題,源於中央對地方政府的放任。當中央政府缺乏制度監督,地方官員就會愈來愈放肆。即使習近平不斷「打老虎」,政治體制卻未見透明化趨勢,大動作打貪仍無補於事。
至於本澳狀態,他以歐案為例,運輸工務司前司長歐文龍因貪污下台後,縱使政府打出陽光政府的旗號,強調施政透明,但由於制度沒有完善,導致官商勾結的問題至今仍然存在。認為若政府無法建構完善、透明化的制度,避免貪腐行為再次出現,打貪就成了「政策風向」,經過數年後,貪腐問題又會再度浮現。
官商勾結問題嚴重,近年在社會街頭行動中,有社運人士就提出了要求中央派工作組來澳打貪。余永逸認為,社會動員的確可令中央注意到澳門問題,「令北京知道澳門亂啦,要做啲嘢啦。」亦令地方政府及精英階段有所改變。但他指,政治體制不透明,令官商勾結只流於以訛傳訛的階段,缺乏實質證據,社會動員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起到實質作用。他認為,縱使在民主政制底下,官商勾結等問題仍會存在,但某程度上可讓公眾有影響力,迫使政府多聽民意,從而拉遠官商之間的關係。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