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流感未現大規模爆發
  • 醫生:呼吸道疾病趨增
  • 南珠(中)城際十萬區間段啓盾構
  • 灣區智慧通可訂多地酒店
  • 灣區“大號地鐵”今午開通
  • 新聞特搜
  • 聖若瑟橫琴交流人才引進培養
  • 鏡湖心血管健康中心揭幕
  • 男童葡萄球菌入血轉危為安
  • 澳琴業界赴京推介旅遊產品
  • 深合區EF賬促“一加四”澳琴聯動
  • 平遙古城勾勒歷史發展畫卷
  • 施家倫倡澳加強科創綠能投入
  • 兩女墮釣魚詐騙失六千
  • 平遙古城“現代化”堪借鑑
  • 獨居男長者倒臥住所亡
  • 男子投資虛擬幣失十六萬
  • 內地漢放貴利遭走數報案
  • 一問一答之“案底”
  • 學生請假增校方加強防疫

科學館講座介紹清宮科技藏品

2024-05-13 06:35










    科學館講座介紹清宮科技藏品

    【本報消息】隨着東西方航路的開闢,不少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並帶入西方科學知識。清朝有多名皇帝曾向西方傳教士學習西洋科學及技術,因此宮廷內遺留不少科技產品。故宮宮廷歷史部研究員關雪玲昨早在科學館主講“清宮中的科技”,介紹清朝皇帝曾收藏及使用的科技產品及西洋器物,包括可拆分式人體解剖模型、望遠鏡、天文儀、飛機模型等。

    講座昨日早上十時在科學館天文館舉行,吸引社團人士及公眾約四十人出席。關雪玲在講座上表示,清朝的西洋儀器和器具達二千多件,包括天文、數學、地學測量、繪圖及光學儀器,亦有醫學及機械器具等。

    清代各期藏品各異

    中西科學交流活動是清代宮廷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康熙喜愛自然科學,包括天文學、數學、醫學、測繪學等,曾進行一系列科學活動,遺留了相當數量的科學儀器。

    至雍正、乾隆時期,皇帝對西方科學的興趣逐漸由自然科學轉向藝術,繪畫、建築、機械等,逐漸成為這時期的主流。清朝晚期則以生活用具為主的西方科技產品,飛機、輪船、火車等以玩具、鐘錶形式出現;電話、自行車和電影機等時尚用品影響了傳統的宮廷生活方式。

    高一學生梁同學表示,曾參觀北京故宮內的珍藏品,但當時主要看珍品的簡介,聆聽講座後可更深入了解這些珍品的運作及作用,以至清朝中西文化交流情況等。年僅八歲的小朋友許同學表示,清朝已有望遠鏡等科技產品,形容當時的科技先進,聽完講座後感到很新奇及開心。

    冀增先進互動設施

    家長許先生表示,由於平時較難接觸清朝宮廷內的天文科技,因此得悉講座後就帶同小朋友報名參加,希望藉此啟迪小朋友的科學興趣。他經常帶小朋友到不同地方的科普場館參觀,指外國科普場館有原子、核能等先進互動設施,但澳門暫時未見。澳門或受制於空間所限,認為可考慮“化整為零”,舉例如公園的運動設施,可結合互動功能,讓小朋友了解運動可轉化為電能,或運動設施結合聲音或燈光等創意元素。澳門擬建設智慧城市,希望“能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些智慧的體驗”。

    八月活動歡迎參加

    科學館現正舉辦的“發現 · 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展期至十月三十一日。為配合數字體驗展,科學館自前日起推出六場教育活動,包括講座及工作坊等。八月有兩場活動,包括八月三日下午三時舉行的“宮廷服飾”講座,以及八月四日下午三時舉行的“清宮乘涼”親子工作坊,歡迎公眾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