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付諸一炬
  • 國台辦轟加碼製造“綠色恐怖”
  • 國台辦:挑釁愈甚反制愈烈
  • 陸:捍衛領土行動一刻不停
  • 陸促台為旅遊復常創造條件
  • 朝用氣球向韓投廢紙污物
  • 聯合國:不可接受
  • 美放鬆對古巴制裁
  • 颱風“艾雲尼”接近沖繩
  • 顏寧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小林製藥廠房六處查出青黴菌
  • 澳漢機艙裸奔客機折返
  • 印首都52.3℃再創高溫紀錄
  • 美F-35B墜毀機師重傷
  • 美農場羊駝首染禽疫
  • 巴西永久撤回駐以大使
  • 白宮竟稱未過紅線
  • 我副外長今訪美
  • 法德:應允烏打擊俄導彈基地
  • 劉建超:日應恪守一中

華春瑩線上“翻譯”美式雙標

2024-05-14 06:35

    耶倫辯解“美國確實有補貼”

    華春瑩線上“翻譯”美式雙標

    【本報訊】據觀察者網十三日消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上周在接受美國公共媒體(APM)經濟電台採訪時,再次操弄起針對中國的話術“產能過剩”。不過,主持人很快提出了質疑,認為美國政府在電動車、光伏和新能源等領域也提供了巨額補貼。對於耶倫給出的理由,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今天(十三日)在社交媒體“X”進行了“翻譯”,一語道破“美國邏輯”背後的雙標。

    “marketplace”電台節目五月九日發佈的採訪內容顯示,耶倫在談及中美經濟工作組時表示,雙方已經進行了四次會議,正深入探討多個議題,“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先進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主持人呂斯達爾對此表示,想和耶倫就四月訪華的重點之一進行討論,並發問稱,“正如您提到的電動汽車、電池,這些先進產品產能過剩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在這些領域被中國超越了?”

    耶倫則連忙予以否認,繼續以往那套說辭:“我們認為(雙方的)競爭是不公平的,中國正在大規模補貼對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

    “比我們的芯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提供的補貼還要多嗎?”呂斯達爾不禁提出疑問,並稱“我們(美國)可是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也就是你們(美國政府)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聲稱非為行業稱霸

    對於主持人的質疑,耶倫宣稱,美國已經瞄準了一些行業,特別是清潔能源、電動汽車、電池、可再生能源,“我們並不是要在這些行業稱霸,成為世界上唯一供應這些產品的國家,但我們確實認為,為了國家安全,為了供應鏈的彈性,為了創造良好的製造業就業機會,讓人們能夠在這些行業有所作為,對重要戰略領域進行投資補貼是至關重要的。”

    接着,耶倫承認,美國政府確實非常明確地對上述重要戰略領域的(企業)投資進行補貼,並補充說,美國不希望看到,中國向產能嚴重過剩的企業提供大量補貼,這只會把我們的企業趕出市場。

    針對耶倫的言論,五月十三日,華春瑩在“X”上發文回應道:“翻譯一下(耶倫的話):我們(美國)會用補貼支持美國產業,因為這是戰略性的,但當別人這麼做時,就是不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