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北區增打卡位 商戶配合搞噱頭
  • 穗首筆“粵信融”助澳企獲授信
  • 外資新策促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
  • 聯想集團業績復甦勝預期
  • 新興經濟體成投資新增長點
  • 澳琴聯合“出海”赴美招商
  • 連調兩周 港股續整固
  • 淺談“封關”後琴澳跨境電商發展
  • 生產力:創立自家花茶品牌
  • 學者:打造“澳門精選”品牌形象
  • 青企:性價比和方便性須配合
  • 中銀中小企:網上宣傳 試吃引客
  • (一家之言)輕軌助提升世旅中心形象
  • 裸買店進駐街市 冀豐富產品引客
  • 四月本地醫藥化學產品出口增48%
  • 英皇夏日限定市集 增旅遊元素
  • 文綺華:有信心全年引客3,300萬
  • 四月澳車北上增33%
  • 五月賭收201億 疫後新高
  • (一家之言)打通直航網絡 創引客誘因

近期金融市場回顧

2024-05-15 06:35

    近期金融市場回顧

    對於今年四至五月港股的升浪,市場分析指,主要由國際資金流再配置推動。四月對沖基金流入中資股增加,加上人民幣貶值,吸引南向資金流入,以對沖外滙風險。另一方面,今年中央不斷推出政策支持帶來的累積作用,以及中資股業績較預期好,未再有大幅下調,並宣佈回購及派息,這也有助帶動投資者信心。

    中證監早前公佈五項關於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助力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包括:一、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產品範圍;二、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三、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四、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五、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

    此外,市場正熱議減免內地個人投資者經港股通買港股的股息稅。現行股息稅率達20%,由內地政府徵收。內地、香港同步上市的公司,港股普遍較A股存在折價。該折價通常反映以下因素:一、港股通股息稅;二、港股流動性弱造成的折價;三、A股與H股投資者對標的股票價值的認知差異。若港股股息稅獲得減免,有利提振港股高分紅資產吸引力,提升港股流動性,有助AH溢價收斂。

    近期建議重點關注高股息率港股捕捉超額收益,從盈利能力、分紅能力及分紅意願等三個維度着手。推薦標的:中國移動、中銀香港、中信國際電訊。

    投資者需留意以下風險因素:外圍方面,中東局勢持續但市場對此的關心減弱;美國十年期債息自高位降近30個基點;日本政府出手捍衛日圓滙率。隨着全球宏觀環境正常化,資金到內地及香港市場作多元化配置的迫切性減少。資金方面,全球基金回補內地及香港市場倉位後,在市場的低配比例已有所回復,持倉基本上已恢復到去年夏季水準。未來單靠基金補倉帶動的資金流入將減弱。

    中國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 李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