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居雅不敵天雨又甩紙皮石
  • 金沙中國辦藝術童樂日
  • 新聞特搜
  • 中醫藥倡現代化促高質量發展
  • 供應商會訪勞局冀批外僱司機
  • 東亞文都助澳打造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 學者出書揭百家樂迷思
  • 各界:有助加強對外文旅合作
  • 理大教師獲普通話測試員證書
  • 商業精英北亞決賽科大獲獎
  • 鏡平親子歷奇促溝通
  • 理大辯論隊赴穗交流增見聞
  • 網絡微課賽探索四新產業
  • 教研會周六祝會慶
  • 澳大師生赴滬交流識國情
  • 鏡湖護院辦藝術育療課程
  • 新馬路坊會參觀新中央酒店
  • 多團體訪工聯九澳護養院
  • 文遺攤位遊戲設計賽出爐
  • 工聯三團體辦兒童節活動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2024-05-16 06:35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將訪談參與製作者重拾小城記憶

    【本報消息】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和澳門美術協會昨日下午三時,在文化公所舉辦“澳門國慶牌樓口述歷史計劃座談會”,正式啟動澳門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

    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長林發欽、副會長黎日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澳門日報社長陸波,曾參與國慶牌樓製作和搭建工作的眾多資深工作者和口述歷史訪談員約四十多人參加了座談會。

    昔日國慶亮麗風景

    林發欽發言表示,國慶牌樓體現了澳門人的家國情懷和愛國熱忱,是澳門人集體參與國家事務的一種表達方式。其美術創作、工藝技術和呈現效果,成為昔日澳門人慶祝國慶活動中一道最亮麗的風景;其承載的內容,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國家政策和社會經濟民生發展成就,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和澳門特色。今年是“雙慶”之年,市政署、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和澳門美術協會將聯合舉辦澳門國慶牌樓回顧展,展出今次訪談和其他歷史研究成果。研究成果還將走入校園和社區,舉行多場流動展覽和分享講座。

    通力合作無私奉獻

    陸曦的父親陸昌是國慶牌樓製作的總指揮,陸曦在座談會上回憶起他和一群前輩一起追隨父親拼搏的日子。“那個時候,澳門經濟並不好,物資短缺,全賴一群熱愛國家的社團骨幹、美術工作者、木工、油漆工、電工、棚工等,無私奉獻和通力合作,每年都能拼在國慶前完成任務”。當年一群參與工作的年輕人,不少都投身美術工作,而且卓有成就。

    負責策劃訪談研究的黎日隆發言提到,連續二十年的國慶節日,國慶牌樓都曾是澳門居民歡度國慶的焦點,也呈現了當年澳門人的愛國情懷。牌樓如何設計、選甚麼主題、用甚麼工藝、多年來風格的演變等,都值得記錄和研究。協會將訪問十五位曾參與製作牌樓的美工、木工、電工等,以口述訪談和文獻考證相結合,重構上世紀的城市記憶,拾回往事情懷。

    宣揚愛國培養人才

    陸波年輕時也曾跟隨父親陸昌參加搭建國慶牌樓的工作,在總結發言時表示,歷史上國慶牌樓的工作,在愛國教育和培養澳門美術人才等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次活動成功舉辦,發掘澳門珍貴的歷史記憶,希望大家支持和參加後續的口述訪談。

    來自美工、木工、電工等界別、曾參加國慶牌樓工作的吳仕明、張耀生、呂培、張兆全、陳耀培、黎鹰、姚豐、潘錦玲、何華全、沈滿、梁永耀、黃慶鏘、伍瑞安等十多位資深工作者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