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福校親子同樂慶“六一”
  • Run the Gauntlet——受到嚴厲批評
  • 澳大附校高中畢業禮溫馨感人
  • 鏡平“六一”文藝匯演祝三慶
  • 張健中教業談旅業發展
  • 內地港澳文遺暑期課招生
  • 聖心英樂團深圳演出受歡迎
  • 學生領袖峰會商聯校科展
  • 菜農師生西安姊妹校體驗學習
  • 澳大校園記者了解滬媒體發展
  • 科教平台今展新華師生作品
  • 科大學者研討會談AI語言教學
  • 理大辦研討會慶祝護士節
  • 港龍舟賽新華獲校園組冠軍
  • 星光舍辦“清潔大比拼”
  • 蓮溪曲藝會高州演出
  • 以銀髮旅客為切入點推動澳旅業高質發展
  • 2024港澳荔灣社團青年赴廣州考察及交流會
  • 大橋澳口岸研優化商業配套
  • 新聞特搜

科技“轉移”“養心殿”登科學館

2024-05-17 06:35




    科技“轉移”“養心殿”登科學館

    從養心殿的殿前殿後,到皇帝的工作與起居飲食,均在澳門科學館通過數字化技術一一呈現。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澳門科學館與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發現 · 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展覽運用數字化技術將養心殿從北京紫禁城“搬”到澳門,讓公衆體驗皇帝處理政務和衣食住行等生活細節。

    數字技術結合現實

    “發現 · 養心殿”展覽已於早前在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二號展廳開幕,展期將持續至十月三十一日。展覽利用體感交互、三維建模(3D)和虛擬實景(VR)等技術,在故宮博物院龐大而精準的資料庫基礎上構建出虛擬養心殿建築。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表示,養心殿是故宮最重要的宮殿之一,自清雍正以來共有八位皇帝在此工作起居,是研究清代建築、宮廷歷史和生活的重要實證,但由於修繕及維護關係養心殿並不完全對外開放,因此故宮博物院特別籌備“發現 · 養心殿”展覽,讓公眾更全面認識皇帝在殿內的生活點滴。經過上海、深圳巡展後,今次來到澳門的“發現 · 養心殿”也融入更多巧思去進行展覽佈局提升,在參觀動線上基本還原養心殿的格局,讓公眾在現實與數字技術結合下仿似置身殿內,一同親歷與體驗養心殿內的一天。

    趣味互動激發熱情

    今次展覽中,故宮博物院與澳門科學館攜手設置多項可互動裝置,以趣味方式滿足青少年及公眾對皇帝起居日常的好奇;例如故宮從珍藏檔案中精選多份由官員呈上的奏摺,由公眾扮演皇帝限時批閱、作出決策,其中亦包括廣為流傳的“朕知道了”、“朕就是這樣漢子”等朱批的原摺,趣味之餘也讓大家知道皇帝需負起的職責;展覽亦從故宮珍藏中精選多幅稀世名畫,訪客只需以指尖輕觸便可體驗完整的作畫過程,親自為畫面進行構圖、上色和選取題跋,還可以將自己的名字製成電子印章蓋在畫作上作為紀念。

    更有故宮從一百八十多萬件從珍藏中精選而來的器物,通過高精度3D掃描技術將數位模型呈現公眾眼前,讓各位可透過屏幕將隨心所欲賞玩一番;還有穿搭宮廷服飾、親自炮製御膳、走進書房三希堂打卡拍照等環節,讓公眾從起居飲食全方位發現養心殿。

    通過是次主題數字體驗展將養心殿“搬”來澳門,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澳門科學館期望能藉此展示科技與文化的完美融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亦進一步激發澳門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守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