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工傷假變無薪假? 議員促完善工傷賠償制度 勞工局:僱員、保險公司可各選醫生診斷「無工作能力」 修法須持續溝通
  • 涅盤
  • 議員提辯論動議 促當局落實永久性火化設施選址及興建規劃
  • 議員就網約車需求提辯論動議 建議平台、車輛、司機均須受監管
  • 今暑假首辦國際兒童藝術節 梁惠敏:預算約三千萬元 期望25萬人次參與
  • 貿易投資促進局將更名為招商投資促進局 將合併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
  • 貿易投資促進局七月起更名為招商投資促進局 將合併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
  • 婦聯公佈今年度居民婚育意願調查 青年群體婚育意願普遍較低
  • 國際龍舟賽周六起一連三日舉行 潘永權:預計入場可達一萬六千人次
  • 環保局發佈2023年環境狀況報告 去年投入環保開支20億元 疫後垃圾、耗電水量增加
  • 四公司合作經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工程造價11.4億元 日後出售回收資源須向政府支付三成收益
  • 那些我們不想知道的——《這不是個大使館》所想到的
  • 「六四」三十五週年 噴水池一帶氣氛平和 只見警員 未見任何行人作紀念活動
  • 六四.台北
  • 【圖輯】 「六四35」 噴水池一帶
  • 【圖輯】「六四35」 噴水池一帶
  • 「敏感」事件報或不報? 本地記者:界線分明 但亦不會迴避
  • 本地尚有公共空間討論、記憶「敏感事件」? 「隔籬係異鄉」版主:至少不冷嘲熱諷 不自欺
  • 內地漢誘騙裸照、裸聊、勒索強姦本澳女中學生 教青局:高度關注事件
  • 燭光集會 記憶猶新 本地青年:不擔心再無人記得「六四」

台立院改革擬引入「藐視國會罪」等惹分歧 爆嚴重肢體衝突 民間團體憂濫權 批沒有討論、不符民主

2024-05-19 00:11

本(5)月17日晚台灣立法院會因「國會改革」法案,爆發朝野立委激烈肢體衝突。深夜,關注議題的民眾聚集於青島東路上立法院外,透過行動表達自身立場。院會結束後,民進黨立委出面,站在院會鐵柵門前向場外民眾致意。(攝影/黃聖鈞)

(台北報道)台灣立法院本(5)月17日於院會審查「國會改革」等重大議案,其中「國會改革」擬引入「藐視國會罪」等,因協商未果,國民黨及民眾黨挾人數優勢,於各委員會一讀程序未經逐條審議,即表決逕付院會二讀,意圖於院會表決強渡關山,因而發生激烈衝突,引致多名立委受傷,議事程序延續至下周二(21日)續行會議。17日晚上台北青島東路立法院外亦聚集大批人群,以手持標語、輪流發言等方式抗議藍白兩黨聯手破壞民主程序,沒收實質討論。

民間團體如台灣公民陣線、經濟民主連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團體曾於本月1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沒有討論、沒有民主。」並認為「藐視國會罪」包含「反質詢」、「虛偽陳述」等不確定法律概念,缺乏學理支持。此外,由誰判定藐視國會、相關構成要件等都不明確,如採寬鬆判準,恐有權力濫用疑慮。因此,民間要求將逕付協商送院會二讀的數個法案,退回委員會進行審查。

依立法院議事規則規定,朝野協商期經一個月過後,無論法案有無協商或協商結論,即可進入院會二、三讀表決程序,而本次備受爭議的「國會改革」法案在委員會審查時也是相同情形,即委員會沒有對有關法案進行充分討論及審查。對此情況,台灣民間團體批評立法院竟淪為跑程序之所在,沒收委員會進行專業討論機會,所謂「民主」只剩下朝野協商時三黨總召的口水戰與最後的院會表決,原先作為實質討論與政策辯論的委員會中心主義受到嚴重削弱,導致專家學者、公民團體無法與立法院有意義地對話。

據台灣公民團體經濟民主連合指出,本會期開議至今共70議案交付協商,其中有17案完成委員會審查,其餘皆以逕付二讀,或自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的方式進入協商階段,委員會專業審查環節遭到架空。

而此17項完成委員會審查的議案中,有高達10案的審查結論是「全案保留送院會處理」,委員會對所有併案審查草案採納與否、修正方向等,沒有進行任何表決,亦未對院會做出任何建議,國民黨召委即宣布全案保留送交院會,形式上完成委員會審查。於17日審查的本次「國會改革」法案即屬此類,具體而言包含「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強化人事同意權」、「正副院長記名投票制」。

其中,「藐視國會罪」、「國會調查權」及「總統國情報告」等,朝野分歧大,民進黨認為此為國會擴權,而非國會改革,社會輿論則批評藍白兩黨所提出的草案版本並未上網公告,且民眾黨總召黃國昌於前一天受訪時還稱條文內容是「最高機密」,意圖於院會與國民黨黨團以修正動議方式進行表決。

立法院內議事桌前後現肢體衝突

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於16日晚便於立法院門口守夜紮營,力圖在17日開議之際優先提案,對已經交付院會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相關修正條文草案(即「國會改革法案」)進行表決。開議當日早上,國民黨、民眾黨即佔領主席台。待民進黨各立委簽到進入議場之際,也不乏口角衝突,如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於簽到進場時,民眾黨總召黃國昌對其吼叫稱「蛤!可以這樣插隊喔?」民進黨黨團副書記長洪申翰一進入立院也遭到謝龍介、張智倫等國民黨立委架住手腳,阻止其進入議場。

開議當日,國民黨、民眾黨兩黨聯合佔領主席台,民進黨團除以大量修正動議、重複表決動議等議事規則拖延時間,更以肉搏戰試圖進攻主席台,結果至少六名立委受傷送醫,其中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更是從人群上方摔落,頭部著地造成輕微腦震盪。由於立院激烈衝突,引起民眾關切,入夜後陸續有人自發聚集至立法院外抗議,要求「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等。直至17日晚間十點半,立院才通過「總統國情報告即問即答」一案。立法院院長韓國瑜於午夜十二點宣布5月21日繼續開會審查。

經本次衝突,外界憂心未來四年此情此景將重複上演,立法院職能恐徹底癱瘓,賴政府亦寸步難行。

亦有學者分析,如國、眾兩黨未經實質審查而強渡關山,到二讀會時,連法案內容都沒有宣讀,並壓縮少數立委職權導致無法進行審議,已構成「重大明顯瑕疵」,有違憲疑義,應向憲法法庭聲請違憲審查,並聲請暫停處分。此外,賴清德即將上任,新內閣將如何運用其憲法職權如提起覆議等方式反制,有待後續觀察。

這篇文章 台立院改革擬引入「藐視國會罪」等惹分歧 爆嚴重肢體衝突 民間團體憂濫權 批沒有討論、不符民主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