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三客機轉降沖繩美軍基地
  •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啟供水
  • 我研發出低功耗類腦芯片
  • 颱風“馬力斯”攜風雨粵西登陸
  • “馬力斯”停編多地續降雨
  • 中方:反對在朝半島大規模軍演
  • 韓“海淘”新規碰壁
  • 俄:烏和平峰會毫無意義
  • 特朗普籌得5,300萬美元
  • 拜登:以提加沙停火新提議
  • 澤連斯基抵星擬參加香會
  • 未成年人權益案事例庫上線
  • 南非大選非國大失多數
  • 豫官方:漏診誤診醫療事故
  • 全國多地倡建“兒童友好城市”
  • “中國最美公路”恢復通車
  • 湘百米龍舟破世界紀錄
  • 日靖國神社遭漆上紅“厠所”
  • 日加密幣交所遭黑客竊24億
  • 殃及名畫

京景福宮動工修繕

2024-05-19 06:35






    建成逾二百年未曾對外開放

    京景福宮動工修繕

    據中新社、外媒消息:故宮博物院表示,在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景福宮區域文物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已於五月開工。據悉,景福宮建成二百多年來,未曾對外開放,一直保有着神秘面紗。

    位於故宮博物院寧壽宮區域的景福宮是一座典型的園林式建築,古樹假山錯落,門廊庭院別致。景福宮建成於乾隆年前,自清光緒時期大規模修繕後,這一區域已經一百多年未開展全面系統的整體保護修繕。

    儲存古董珍寶之地

    景福宮始建功能是乾隆皇帝歸政後的居所,區域佈局有庭院、建築、山石、佛樓,能够滿足日常起居、休憩、禮佛的多重需求;乾隆喜得玄孫,為紀念五世同堂,特書《五福五代堂記》,並懸“五福五代堂”匾於景福宮明間。

    自嘉慶皇帝之後,景福宮主要作為皇宮儲存古董珍寶之地,未有實際用處,逐漸成為一個倉庫。

    光緒時期的大規模修繕,改變了乾隆始建時的內檐裝修原貌,二層仙樓全部拆除、不復存在,保存現狀為修繕後的清晚期內檐裝修樣式。

    兩年時間祛病延壽

    值得一提的是,景福宮是三卷勾連搭歇山式建築,故宮內此形制類型建築唯此一處。“這種建築樣式的優點是降低了屋頂高度,三個卷棚式屋面連接在一起,能够獲得更寬闊的室內空間;但缺點在於屋面有兩處天溝,天溝往往是極易出現滲漏的部位”,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主任郭泓進一步指出,景福宮在古建築平面佈局中屬於跨度比較大的開間,額枋、檐柱均為薄弱部位,景福宮正殿大木結構亟需搶險修繕,屋面、牆體、地面以及油飾等均需採取相應的修繕措施。剛開工不久的“景福宮區域文物建築保護修繕工程”正是集中針對這些問題,預計用兩年時間祛病延壽。

    故宮博物院於二○一八年啟動“景福宮研究性保護項目”。該項目秉承“研究先行並貫穿始終”理念,工作人員在查閱了二千五百九十二件清代檔案,抄錄二百八十九件清代檔案,找到二十九幅一九四○年至二○○七年歷史影像之後,還開展了多個分項研究工作,包括文物建築形制、材料、工藝、古樹、環境研究、文獻檔案調查、精細化數字化信息採集、保護技術和BIM應用研究等,並在研究基礎上完成了《故宮景福宮區域文物建築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同時開展了景福宮區域文物建築、室外陳設的現狀影像採集與記錄工作。

    此外,該項目還致力於結合工程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北京故宮)”的發掘整理、數字化記錄、科學研究與系統應用工作,逐步形成標準化的傳統技藝操作工序和質量要求,並同期開展傳統工匠培訓與非遺傳承人培養工作,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