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六千學生認識海事文化
  • 兩局講座增高中生防騙意識
  • 粽粽樂工作坊編織竹船
  • 工聯台社籲防暑期工陷阱
  • 葡官員晤澳團體促文體交流
  • 聖中校友會改選領導層
  • 祐社親子包粽送暖長者
  • 視助會為會員慶生賀節
  • 無人機教研會訪中聯辦交流
  • 多職父母需Me Time
  • 婦聯東莞愛國教育收穫豐
  • 華藝風貌嘉年華弘中華文化
  • 菩提荷花展慶回歸廿五周年
  • 路環區幸福家庭月啟動
  • 潮屬社團敬老聯歡熱鬧
  • 廣西總工會訪九澳護養院
  • 粵法院致力保障未成年人權益
  • 前科漢車內盜竊十萬被拘
  • 女子墮“公檢法”騙局失卅二萬
  • (新聞小語)新能源車安全增認知助推廣

兩男女墮“公檢法”失12.5萬

2024-05-19 06:35

    兩男女墮“公檢法”失12.5萬

    【本報消息】兩名本地男女齊墮“公檢法”騙局,共損失十二萬五千澳門元。司警接報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本地女事主身處內地期間誤信“公安”人員以為涉及騙案接受“視像調查”,按指示同屏並提供銀行帳戶及密碼,並向帳戶存入十一萬澳門元,至近日起疑向內地公安局查詢,在對方建議下向司警報案。

    本月十日上午,身處內地的女事主收到“上海反詐中心”來電,對方指其名下電話發放大量詐騙訊息,並將電話轉接至“上海公安”,期間有“公安”指事主涉及的案件導致大量苦主蒙受損失,甚至有人因被騙大量金錢而自殺,要求事主賠償並接受視像調查。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照做,由於對方出示“拘捕文件”,事主對“公安”深信不疑,按對方要求簽署“保密協議”、同屏操作及提供銀行資料,同時向上述銀行帳戶存入十一萬澳門元。

    對方要求事主三日後再登入銀行帳戶,並要求事主定時報告行蹤。直至本月十五日,事主查帳時發現款項被人轉走,隨即向公安局查詢,最後按公安建議向司警報案,案件尚待進一步調查。

    另一名本澳青年向司警報稱,較早前其手機收到“內地反詐中心職員”來電,對方指其綁定的內地手機號發放大量詐騙訊息,事主否認指控,電話隨後轉線至“公安局”。期間一名“公安”再指其涉另一宗詐騙案,需立即受查,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下載應用程式進行視像問話,並提供銀行帳戶資料及密碼作審查,以及需要每日報告行蹤。“公安”及後再指事主涉及多一宗清洗黑錢案,需支付一萬五千澳門元作為“保證金”,事主轉帳該筆款項後,回想事件感到可疑,懷疑遇騙,於是向司警報案求助,報稱損失一萬五千澳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