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 芯片股強勢上漲
  • 美圖深耕AI應用 推六產品
  • 澳機場中山路展推介航線
  • 美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旅局今曼谷路展 拓東南亞市場
  • 美高梅泰國辦首個大型海外推廣
  • 美維持利率不變 料今年僅減息一次
  • 科大調查:珠澳食肆滿意度微降
  • (一家之言)冇免費餐 還需革新求進
  • 北區玩樂尋味揭幕 促社區遊
  • 賭場免費小食擬設門檻
  • (一家之言)促文旅融合 推文化之都
  • 民企加快國際化 借澳平台出海
  • 商會推AI計劃助中小企被“種草”
  • 粵推組合拳促商品房消費
  • 穗一手樓市搶客 二手成交降
  • 業者倡重開商用物業投資移民
  • 五月穗寫字樓成交環比升2.7倍
  • 多空博弈 金價震蕩
  • 營商環境未明朗 撤辣未帶旺商用物業

(一家之言)理性看數據 拓寬消費市場

2024-05-21 06:35

    理性看數據  拓寬消費市場

    首季旅客總消費比一九年同期飆升兩成,若按人均消費計算,較一九年首季飆升四成,形勢可喜。人均消費含金量大增,部分因旅客結構改變所致。

    回看一九年首季,參團旅客佔總旅客量高達兩成三。當時傳統的參團模式,普遍港澳聯遊,不少團隊更是夜間才抵澳,白天走馬看花,行程緊湊,且在澳的消費受時間局限,亦拉低了整體人均消費。

    如今團客量還未回復,僅佔今年首季總客量的五個百分點,意味着大部分旅客自主行程,期內住宿酒店的客量甚至比疫前增加百分之七,逗留時間越長,消費越高。當中,據官方首次公佈以“觀看演出/賽事”為旅遊目的人均消費,以近五千九百元的消費,成為消費最強的一群,甚至較傳統參加會展的商務客人均消費五千一百多元,更勝一籌;相比購物為目的旅客人均兩千五百元消費力,更是倍增。

    首季的旅客人均消費水平大幅飆升,但與疫前的旅客結構、消費導向則有明顯差別。在欣喜的數據背後,亦要理性看待。如當中“觀看演出/賽事”的門票支出佔行程重要開銷,其他餐飲購物等花費或會減弱,這亦是不少商戶反映的消費疲弱。

    倘觀演旅客逐漸成為澳門主要客群,所拉動的已非門票收入,參與大型活動上下游產業鏈供應商將魚貫加入,拓展了新消費市場。商界普遍亦反映年輕旅客消費力一般,要成功開拓不同類型的節目在澳上演,擴寛旅客年齡層,刺激消費結構多樣化,直接為澳門旅遊相關行業擴容。

    此外,團客恢復尚有很大空間。本月底新增的八個自由行城市,因不是訪澳熱門旅客,開放自由行簽註後仍有參團訪澳的需求,借助周邊直航班機的網絡,將有助大力發展“團進團出”市場,延長停留間接刺激在澳門的消費水平。

    會展客一直是高消費群,今年首季會展數目同比增加三成,參會商務客貢獻重要消費動力。只要保持澳門會展業發展優勢,高消費群的市場將越拓越廣。但要加速培育消費向縱深拓展,還須找到配合旅客需求的竅門。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