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北區玩樂尋味」系列活動啓動 經科局冀引客入區促消費
  • 市監總局發布兩數據 我國經濟發展質效態勢良好
  • 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獲習近平回信 上海樹圖代幣CFX一度飆漲
  • 國企購買俄羅斯銅傳失蹤 疑被運往土耳其
  • 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最高達38%
  • 美媒揭馬斯克曾與多名女員工求歡 順從者職位三級跳 拒「生仔」無薪加
  • 生意對比去年錄雙位數跌幅 港零售業陷「水深火熱」
  • 新財富500創富榜在澳發布 鍾睒睒4,562億 四度蟬聯首富
  • 廉署去年立案249宗 揭口岸保安假簽到騙政府539萬
  • 援助中小企免息貸款已批56億 李司:多舉措支援企業革新經營
  • AI助力中小企發展計劃啟動 共同探索數宇化轉型新局面
  • 議員關注中小企進入倒閉潮 李司:多措援中小企革新經營及提升競爭力
  • AI助力中小企發展計劃啟動 共同探索數宇化轉型新局面
  • 軟著陸前最後一步 世銀上調全球經濟增速至2.6%
  • 越南將打破十年禁令 允許企業進口黃金
  • 趕上AI熱潮 美百萬富翁激增50萬人
  • 傳歐盟最快今日宣布加徵關稅 乘聯會:不影響在歐投資
  • 多項利好政策發力 5月社會融資看漲
  • 內地5月城投債環比降46.6% 淨融資額連續四個月為負
  • 河南發布乾旱橙色預警 16個地市達重旱等級以上

「產能過剩」論站不住腳 將採更多措施鞏固新能源車優勢

2024-05-21 07:03


商務部表示,「產能過剩」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20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談到我國新能源車發展優勢及當前國際情勢。國家工信部表示,有四方面優勢構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商務部則重申,西方國家給中國新能源產業貼上「產能過剩」的標籤,有關論述完全站不住腳。

商務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維順表示,出口多意味著「產能過剩」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把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多等同於「產能過剩」,既有悖常理和常識,也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

丁維順從兩個角度進行了闡述。從國際貿易往來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是各國基於要素稟賦、技術積累、發展路徑等形成不同產業的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合作、互通有無,從而有效提升全球經濟效率和福祉。從市場經濟原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背景下,供需問題要從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國。當今世界經濟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生產和消費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視野下進行供需匹配和調節。

綠色低碳是大勢所趨

丁維順列舉了一組數據: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長期向世界大量出口一些產品,美國生產的芯片約80%用於出口,德國、日本生產的汽車分別有近80%、約50%用於出口,波音、空客生產的大量客機也是用於出口。就中國而言,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佔總產量的比例僅約12.7%。

綠色低碳是大勢所趨,全球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持續擴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十分廣闊。先進產能非但不會過剩,反而是相對不足的。據國際能源署研究,為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3年的三倍多;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貨量的四倍多,均遠超目前全球供給能力。

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四大優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何海林則稱,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持續創新積累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完善配套能力形成的產業鏈優勢、超大市場推動造就的產業規模優勢、豐富的人力資源和要素優勢四個方面。

何海林說,我國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優勢,得益於我們錨定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定力、堅持純電驅動路線不動搖,得益於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機制、政企學研密切協同配合,得益於行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創新形成強大內生動力,更得益於全球分工配合和開放合作、形成產業鏈供應鏈的國際協同。

落實新能源車下鄉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表示,將會同有關方面採取更多務實舉措,推動新能源汽車提質、降本、擴量,鞏固和擴大產業發展優勢。

霍福鵬說,在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下一步要推動落實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下鄉、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在加快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方面,將支持相關企業加快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研發,鍛長板、補短板,持續增強產業競爭力。

他表示,要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要培育更多中國的龍頭企業,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更加註重行業龍頭企業和上下游零部件企業的協同配合,增強產業鏈韌性。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