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聚合新聞
新聞
  • 藥監局公佈回收一款鐵質補充劑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圖文包】報名參選
  • 【力拓東南亞市場】旅遊局在泰國曼谷舉行路展今(14)日開幕
  • 選委會委員選舉下周進入報名參選程序 管委會籲法人選民儘快呈報提名表簽署人
  • 警情通告:訂貨詐騙向車行埋手 核實到賬記錄免被騙
  • 衛生局接獲1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 衛生局接獲2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 【旅遊+美食】“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明盛大開幕
  • 澳大舉行校友會聯席會議
  • 澳大舉辦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
  • 司警局首次參加“盤古石杯”全國電子取證比賽取得佳績
  • 演藝學院音校《青春的旋律2024》展教學成果
  • 第十五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會徽和吉祥物共收2000多份投稿作品 作品盡顯粵港澳特色
  • 2024年7月至12月定檢車輛可免費提前最多三個月檢驗
  • 因應搬遷安排 澳基會資助服務接待處 6月17日起遷往時代商業中心
  • 澳門消費爭議調解及仲裁中心舉行本年首次理事會
  • 2024年5月外匯儲備數字及澳匯指數
  • 新增二零二四年度郵品發行主題
  • 媽閣上街配合施工實施有限度通車
  •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第9/2003號行政法規〈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及第12/2013號行政法規〈青年創業援助計劃〉》行政法規草案

澳門學界代表隊再獲佳績 勇奪美國“2024年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四獎項

2024-05-21 10:55

為培育青少年在科學領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於2024年5月11日至19日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2024年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參賽作品“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及“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分別勇奪機械人與智慧機械範疇的大會四等獎和能源:可持續材料及設計範疇的大會四等獎,而參賽作品“Autonomous Ecosystem Surveillance Vehicle”及“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分別獲得上海青少年科學教育協會特別獎和人工智能促進協會特別獎。

“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是一項具有70多年歷史的國際性青少年科學研究項目比賽,競賽學科涵蓋了所有自然科學學科和部份社會科學的內容,被稱為中學生科學競賽的“世界盃”或“奧林匹克”,雲集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00名學界精英參與。是次澳門學界代表隊在領隊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副領隊澳門工程師學會秘書蔡嘉敏、導師蕭宇華、伍子雋、周慧琳、劉冠華、梁瑩瑩及許冠南的帶領下,能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證明澳門學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出色表現。

教青局自2011年開始透過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赴美參賽,讓學生藉着比賽與世界各地的參賽者互相交流,擴闊在科研上的世界視野,是次學界代表隊再獲佳績,亦有賴各方單位的支持及配合。本年學界代表隊成功爭取到共6個項目作品參與競賽如下:

項目名稱

學校名稱

學生姓名

基於NeRF演算技術的自製3D掃瞄器

慈幼中學

曾成浚

何敏健

孫展藝

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

教業中學

劉諾謙

林曉欣

「顯」而易見 - 基於深度學習的顯微鏡圖像分析用於MTT試驗的細胞活性估算

教業中學

梁建輝

孫嘉俊

袁華杰

Autonomous Ecosystem Surveillance Vehicle

培正中學

劉哲

韓博文

李泓熙

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

培正中學

徐子恒

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

培正中學

梁博睎

是次比賽獲得機械人與智慧機械範疇四等獎、來自培正中學徐子恒的作品“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是受“特洛伊木馬”故事的啟發,提出了一種多層磁性水凝膠微型機器人,經口服進入消化道後,可通過施加磁場控制其移動到指定位置,在病發處層層按需解體,釋放出內含的藥物,並採用生物組織進行了試驗驗證。該作品為消化系統的下一代精準療法提供了可行思路。

獲得能源:可持續材料及設計範疇四等獎、來自培正中學梁博睎的作品“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是研究實施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利用高能球磨法將ZnP2非晶化,該研究之合成過程相比傳統的程序更為簡單、便捷,對環境友好,有利於大規模工業生產。而該研究所合成的非晶材料所表現的化學性能,更是在目前所有報導的過渡金屬磷化物中最佳。

獲得上海青少年科學教育協會特別獎、來自培正中學劉哲、韓博文、李泓熙的作品“Autonomous Ecosystem Surveillance Vehicle”,是全自動無人船,從水質、生態系統和海底等方面對水下環境進行檢測,降低了對水體檢測方面的反應時間、對人力的依賴,改善了生物安全。

而獲得人工智能促進協會特別獎、來自教業中學劉諾謙、林曉欣的作品“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是研究提出了一種算法去獲得大型的寵物面部識別數據集以訓練寵物面部識別模型,建立寵物面部辨識平台進行走失/尋回寵物配對作解決方案。

有澳門學界代表隊的學生表示,參與是次比賽是一次難得的挑戰和成長機會,不僅增進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技能,還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交流和學習,對於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涯規劃都帶來很大的啟發。

政府消息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