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澳戰略經濟對話年內重啟
  • 李強:反對陣營對抗
  • 李強:中澳要加強溝通對話
  • 六月內地熱門城交投料反彈
  • 華將對澳免簽
  • 人民幣預計趨於謹慎
  • 美減息次數博奕 中金融數據擠水分
  • 穗海關監管跨境電商逾五千萬票
  • “6.18”衝刺 粵發四點網購提示
  • 銀娛生產力簽合作 引入培訓新模式
  • 美高梅中國擬發優先票據
  • 澳琴組團赴泰聯合招商
  • 五月住宅成交346宗 環比增28%
  • 美食之都嘉年華 促旅遊+聯動
  • 首五月賭稅370億升78%
  • 餐飲冀博企降進駐門檻 以大帶小
  • 內地餐飲業增收不增利
  • 收緊免費餐飲 無阻賭收升勢
  • (一家之言)延長還款 擴大抱團力量
  • 上月我國經濟回升向好

(尋樂人生)想孩子讀 大人先自己讀

2024-05-22 06:35

想孩子讀  大人先自己讀

    現時我城的閱讀推廣活動,多集中在親子閱讀活動上,對象都是小朋友:大人陪太子讀書。

    帶孩子去參加閱讀分享活動很值得鼓勵,但真正閱讀氛圍的養成,還是以家為單位:你要親自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各自尋找喜愛的書借或買回家。到圖書館,孩子借家長也借,無論家長有多忙,借本食譜回家,增加吃的靈感;或找本於生活或工作有實用性的書,隨機挑些篇章速覽,也是一種示範性身教:爸媽也看書。借/買書回去讀不完無需內疚(衣服買了不常穿你會內疚嗎?),隨便翻幾下也是讀:讀幾頁總比完全不讀有益。有時候剛被你翻開的某一頁書,原來有一兩個亮點,令你改變想法,甚至改變行為,提升效率,就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養孩子的年代,會定時帶兩個女去書店,把多動症兒子留家。來到書店各自放飛一小時左右。有次趕時間不得不搭的士到澳門文化廣場,打完書釘,書店關門前,老么拿着書對我說:“媽媽,我剛讀完這書,很喜歡,我買這本。”當時我非常驚訝,“這本你已讀過,何不買另一本還沒讀的?”我盤算那程的士的成本。她一口拒絕:“要這本。”原來小孩的閱讀邏輯和大人不同,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會翻來覆去地讀。非常記得那本書名為《陰暗的醫生》,當時讀小學中年班的她,把書買回家後,看了不下十遍……成長後的她,從事醫療與研究工作,還執意留在醫院服務。

    小孩喜歡讀什麼書,原是未來的天機洩露。此外,我們也給孩子講故事,一個故事可以翻來覆去地講,孩子仍樂此不疲。他們需要的,其實是以故事為紐帶的親子時間。時光荏苒,餘生有幸,我的孩子視終身閱讀、終身學習是理所當然事,更可喜者,她們的孩子也勁愛書。連我那從沒上過學有語言障礙的自閉兒子,也一天到晚書報不離手。

    (親己閱讀 · 二)

    沈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