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休漁漁家樂”首船昨啓航
  • 工聯兒童節園遊會三千五人同樂
  • 深合區建智慧能源示範區
  • 科企認證助澳企成長發展
  • 粵澳聯合攻關電力碳中和技術
  • 灣區電力發展注新活力
  • 環局擴社區回收網減碳
  • 社局:出生率降優化托所
  • 環局:物色屋苑試收廚餘
  • 監守自盜罪責重
  • 兩宗裸聊勒索失財二萬
  • 時裝設計備賽分享會報名
  • 昨錄今年最高溫33.4度
  • 內地女墮公檢法失八十八萬
  • (新聞小語)官民積極參與推動廚餘回收
  • 電車滅火有指引 安全充電應記緊
  • 琴魯企業拓新產業合作
  • 青洲坊電摩起火熱熔兩車
  • 《羅密歐與茱麗葉》七月上演
  • 筆會青協籌備組探文學營銷

李靜儀:完善人資供求研究

2024-05-22 06:35


    多位議員關注人才政策與就業

    李靜儀:完善人資供求研究

    【本報消息】議員李靜儀、馬耀鋒、梁鴻細、李振宇、林倫偉昨於立法會議程前發言關注人才政策與就業問題,包括促請政府大力度培養本地人才,提升就業質量等。

    李靜儀認為,政府在引進真正的高端優秀人才助力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要出台清晰的本地人才培養政策和具體行動計劃。她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完善人力資源供求研究,整合有關網站及數據,以及掌握新興產業領域的人才需求數據,構建好“1+4”產業的統計框架及資料。

    四大產業本地優先

    二是除確保有意投身四大產業的相關科系的本地居民,尤其是應屆畢業生能優先就業,也要針對“1+4”產業人資需求,加強與學校和企業等合作,推出更適切的就業輔助及實習計劃,尤其推動相關企業提供職位聘用本地居民。三是政府應出台措施激勵居民考取證照並推動企業認可。四是優化人才回流計劃。

    優化學生職涯規劃

    馬耀鋒就人才儲備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持續深化產業人才供求的調研工作。建議政府在現時“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的基礎上,持續更新本澳人才資料庫、行業人才需求清單與緊缺人才目錄。二是優化學生職涯發展的引導措施。建議特區政府檢視和優化現有獎、助學金計劃,調整並加大對“1+4”產業相關專業的名額設置等。

    三是完善工作規劃吸引人才在本澳發展。建議檢視和評估《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的執行情況,以及開展《澳門人才回流行動方案之研究》的後續研究,建立在外發展的澳門人才資料庫。

    梁鴻細指出,當局除重點關注四大產業的人才培育外,亦要着重本地人才的發展規劃。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當局參照“二○二○至二○二三年澳門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未來供求預測”調研報告,就各個行業製作一系列調研報告,建議在應屆學生申請保送前公佈相關數據及報告。

    二是建議當局公佈及詳列大學科系人才數量、本地的職位總數、歷年釋出的職缺及每年畢業於相關學科的人才數量等,並聯同本澳中學舉行清晰的生涯及學科規劃講座。三是鑑於澳門現時產業未夠多元,就業市場趨近飽和,畢業生難以覓得專業對口的工作,建議當局做好相關學科招生學額的考慮。

    加強勞動權益保障

    議員李振宇就勞動權益和就業質量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快多元發展,拓寬居民就業空間。期望政府深入研究促進產業多元發展的具體措施。二是加強職業培訓,提升居民職業技能。建議擴大“在職帶薪”培訓課程範圍以及對象,加強“1+4”產業培訓力度等。

    三是加強人才培養,確保居民優先就業。建議政府嚴格人才審批與引進的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引導居民尤其是年輕人做好職涯規劃和專業選擇;在同等學力及能力下,鼓勵企業優先聘用本地居民。四是完善勞動法律,加強勞動權益保障。五是加強社協三方協商,維護勞資關係和諧。

    議員林倫偉亦關注到僱員合法權益,指出近年來極端天氣如颱風、暴雨、高溫酷熱逐漸頻繁,惡劣的環境對從事戶外工作的員工構成健康威脅,故此全面檢視現時的戶外工作守則指引存在必要性。

    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希望當局在針對現時的《颱風及突發公共事件下工作指引》,適時檢討成效,並將高溫酷熱、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納入指引中,讓僱員能夠在危險天氣下得到適當的保護。

    二是政府應持續加強對僱主和僱員之間的責任與安全意識培訓,提高雙方對危險工作環境的認識與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