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魅力澳門遊”吉隆坡發佈
  • 工商聯訪大馬華總增聯繫
  • 旅遊會展業考察蘇收穫豐
  • 社團:積極組團感受橫琴魅力
  • 東南家長講座談親職教育
  • 四校聯考成績可報內地十八校
  • 教局戲劇巡演防網絡欺凌
  • 新華夜中學員體驗市集營銷
  • 國際葡語學會訪理大促合作
  • 城大上海財經大學簽合作
  • 河馬英語奧賽理大舉行
  • 雅高全球挑戰賽城大獲冠
  • 演院戲校大型匯演派票
  • 科教平台展科大師生作品
  • 鏡湖護院兩課程提升醫護水平
  • 北航訪澳大深化科研合作
  • 閩台總商會訪皖統戰部促合作
  • 婦聯芳華綻新章 凝心聚力建家園
  • 澳廣視續堅守使命助澳發展
  • 兩團體徒步遊斗門感受鄉村美

慎批基金促文產發展

2013-11-12 00:00

    慎批基金促文產發展

    特區政府注資兩億元啟動的文化產業基金日前出台,基金行政委員會成員昨日就職,意味着籌備經年的文產基金終於齊腳開操,與文化局文創廳、文化產業委員會聯手推動產業發展。三者的監督實體社會文化司司長形容,“人到、錢到、政策到”,只欠有望於明年首季颳起的“東風”——公佈具體資助申請規章。

    與過去澳門基金會、文化局文化基金重點支持非牟利的文化社團不同,文化產業基金明確以本澳企業為支援對象,重點為企業建立技術支持、訊息交流平台;支持具實力的企業開發較大型文創項目、參與海內外文化節慶及展銷,宣傳澳門文化形象;同時為中小微企提供產品設計、知識產權登記、生產及營銷等所需支持。幫助文產範疇商號數量最多,卻又缺錢、缺人、缺市場的微小企業發展。

    澳門的文化產業起步慢、底子弱,產業成形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就以“文化消費市場狹窄”這一掣肘文創產品量化生產的“剋星”為例,業界呼籲政府出台傾斜政策,如在採購旅遊產品、政府禮物上加入本地設計因素,靜候多年,如今始於個別部門初見眉目,擴闊至其他政府機構尚待時日。今日的文化產業基金亦然,業界雖樂見基金這“福音”,靜待具體資助規章盡快出台一展拳腳,但欲要各項政策在推出之初就能“快、狠、準”地直搗弱項,以“短、平、快”的概念來投資文創,猶如水中撈月,既不可行,也不現實。客觀上,業界反映懂文藝、又懂經營管理及市場營銷的藝術行政專才相對缺乏,業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相當有限,始終制約文化產業的發展。

    總括而言,資助有實力的文化項目“更上一層樓”,扶持有潛力的小型項目“走出一片天”,是文化產業基金的兩大原則。項目對推動本澳產業發展和提升業界競爭力有否積極作用,應是審批時的重點考量方向。長遠而言,基金的投入要和產出成正比,透過文化元素而衍生多元產業局面,促進本地經濟多元化,為更多專才提供展示才華、能力的平台,正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政府也可效法文化產業的先驅英、美,亞洲潮流指標日、韓,甚至兩岸三地等均設有“文化產業GDP”的做法,用科學數據說話,判斷文化產業對驅動經濟發展的“引擎馬力”。

    新基金訂定無償資助和免息貸款兩種資助方式,衆人翹首以盼申請規章的出爐。除此以外,相信行政委員會也要向社會清晰交代一旦企業“彈盡糧絕、棄械投降”時,當局透過何種保險機制追討貸款,彌補公帑損失。更有必要訂定一套測評機制,量度資源投放所取得的實際成效,定期評估,堅守資源用得其所、合乎效益的原則。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