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美警匪駁火三死多傷
  • 兩旅西大熊貓與公眾見面
  • 習:團結“全球南方”國家
  • 中阿論壇通過《北京宣言》
  • 證監會罰款恆大近四十二億
  • 中巴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 習祝全國少兒節日快樂
  • 內地推各校設欺凌治理委員會
  • 金正恩指導示威射擊
  • 加沙當局:發現大量屍體
  • 胡塞武裝稱襲擊美航母
  • 美官員:拜登允烏用美武器打擊俄土
  • 團隊:捐款太多
  • 斯洛伐克遇刺總理出院
  • 中方斥美抹黑“帶路”
  • 特朗普:永不屈服
  • 陸中止台134產品關稅減讓
  • 學者:不排除ECFA全面終止
  • 豫女大生治療五天後亡
  • (社論)中阿加速構建命運共同體

解烏危機還靠經濟

2013-12-09 00:00

    解烏危機還靠經濟

    十一月廿一日烏克蘭政府宣佈暫停與歐盟簽署準成員國協定的準備工作後,在烏克蘭引發大規模遊行抗議。反對派要求總理阿扎羅夫辭職。十一月三十日,警方在基輔獨立廣場釋放催淚彈,並用警棍驅散數百名示威民衆,造成三十多名示威者受傷。十二月一日示威者再次佔領廣場,首都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示威群衆試圖攻擊總統府。目前,民衆仍封鎖中央政府主要機構大樓,並於八日舉行大規模示威,使烏克蘭陷入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烏克蘭議會三日否決了反對派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對阿扎羅夫政府的不信任動議只得到一百八十六張支持票,動議最少需要二百二十六票才能獲通過。與此同時,烏克蘭執政黨地區黨指責反對派籌劃事態朝武力方向發展的方案,以奪取政權。烏克蘭三位前總統克拉夫丘克、庫奇馬、尤先科星期三發表聯合聲明,支持抗議活動。曾出任總理、目前繫獄的反對派領袖季莫申科,今天呼籲西方國家制裁總統亞努科維奇及其家族。季莫申科說:“對亞努科維奇和他的家族施加制裁,是唯一能讓他們聽話的語言。”

    僅僅在兩個月前,亞努科維奇還承諾會簽署旨在保障政治合作和自由貿易的協議。民意調查顯示,在烏克蘭人當中,喜歡歐盟的人要多過喜歡俄羅斯的人。可是到了十一月廿一日,烏克蘭政府宣佈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議的準備工作,同時要求相關部門採取措施,活躍與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的貿易和生產合作。烏克蘭政府解釋,暫停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同主要貿易伙伴——俄羅斯和獨聯體的貿易額將大大減少、經濟狀況艱難以及簽署聯盟協議可能給基輔造成的成本。

    俄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則稱,烏簽署關稅同盟義務之後可能會獲得另一種天然氣價格。他說:“我們還能提供借款。不過我們不會在他們方面不承擔任何義務的情況下幫忙。我們無法簡單的挽救烏克蘭:他們應該帶着某些具體、有根據的日程到我們這裡來。”俄羅斯顯然在利用經濟手段,阻止西方入侵其傳統勢力範圍。俄羅斯這一次可謂成功扭轉戰局,亞努科維奇政府的這一決定可被視為俄遊說努力的巨大勝利。

    當然烏克蘭並不願意長期受制於俄羅斯,所以儘管有成千上萬抗議者在街頭抗議,要求亞努科維奇下台,但他三日還是如期訪問中國,就數十億美元的貸款和投資談判,這些貸款和投資有望支撑境況不佳的烏克蘭經濟。亞努科維奇在國內局勢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堅持如期訪華,反映出烏克蘭經濟問題的嚴重性。烏克蘭經濟正處於衰退,預算和經常帳戶赤字日益擴大,國際收支面臨壓力。明年六月到期的美元債券利率近日漲至兩成以上,國債違約保險價格大幅上漲。烏克蘭脆弱的財政狀況是目前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與二○○四年“橙色革命”的一個重要不同之處;橙色革命之前烏克蘭經濟經歷了強勁增長。疲弱的財政狀況是目前烏克蘭政治動盪的核心,而且可能因為政治動盪引發的動亂遭到進一步破壞。

    亞努科維奇爭取到的任何中國貸款,可能會給烏克蘭提供短期支持。但在烏克蘭今年預算赤字逼近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經常帳戶赤字逼近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之際,烏克蘭亟需更多實質性的外援。烏克蘭主要潛在的外援來源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俄羅斯。數月以來,烏克蘭一直在斷斷續續地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談判。上月,烏克蘭曾敦促歐盟,確保如果烏克蘭與歐盟簽訂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迅速提供支援。

    烏克蘭親歐民衆在抗議活動中高喊“革命”口號,其實抗爭僅是基於經濟上的考量,烏克蘭人只是在選擇獲得最佳經濟利益的方式。眼下尚難判斷亞努科維奇的影響力是否因這次大規模示威活動而削弱,以及反對派是否已經對亞努科維奇構成實質性威脅。反對派八日再舉行大規模示威,當局是否回應示威活動呼聲,以及如何回應,將影響當局與反對派的民衆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