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環境因素‧道路擠迫 綠色出行多障礙

2015-10-27 06:30

自二零零零年起,歐盟定訂每年九月二十二日為「世界無車日」,倡導綠色出行。一九九九年澳門的行車道路總長為三百二十二點四公里,市面行走的機動車輛為十一萬三千二百六十輛,平均每公里有三百五十一輛機動車輛行駛。二零一四年,車輛數目突破二十二萬輛,道路行車線長度達四百二十四點一公里,汽車密度達到每公里五百六十六架,達世界前列。道路增長速度遠不及車輛數目,市民在塞車、迫不巴士、步行環境差的交通困局中。澳門環保學生聯會及綠色未來兩團則倡導綠色出行,利用單車、步行,控車等多重手段,做到減排又利於出行。
不論是步行、自選用公交或駕駛私家車、電單車、單車,我們每日都面對出行的問題,藉著九月二十二日「世界無車日」,澳門環保學生聯會及綠色未來兩團體於九月十五至二十日,進行了《澳門綠色出行意見調查》,了解市民出行狀況及對本澳出行狀況。調查發現,本澳出行狀況差,政府未有著力改善本澳出行條件,間接加劇了本澳道路和公交壓力,造成惡性循環。
市民對本澳出行環境評分低
意見共收到五百零四份有效意見,其中包括三百三十八份網絡意見及一百一十六份街頭問卷。受訪者中,六成六是十八至二十九歲青年人歲、一成六為三十至三十九歲,十八歲以下和四十至五十歲以上受訪者各佔不到一成。受訪者中,以步行和巴士出行佔最多,步行為三成五、巴士為三成三;電單車為一成九、私家車不到一成,僅百分之九。但受訪市民對本澳的出行環境評分嚴重偏低,步行、單車和巴士出行的環境三者評分均不過四分的平均分(十分滿分,以下相同),分別為三點九六分、二點零四分和二點九五分。對未來輕軌改善交通效用評分較高,有三點六四分,但對過往政府控車績效和未來政府控車信心均較低,為二點八四和二點八五分。
期望改善出行環境
步行和單車是較環保的出行方法,受訪者認為,政府控制車輛尾氣、增加遮陽降溫措施、增加綠化和擴闊行人路,有助提升選擇步行作出行方法的意欲。受訪者也希望增加單車徑、加強法規對單車人士的保障、增加單車租賃服務和單車泊車位等措施,有助選擇以單車出行。對於巴士服務,受訪者希望增加班次、減少道路私人車輛、規管旅遊巴和發財巴、調整巴士路線。
兩團體期望,政府用心傾聽市民的意見,減少自動步行系統的耗能耗資,嚴格監控汽車尾氣和增加步行環境的舒適度。以及建議政府改善單車出行環境,鼓勵更多市民以健康又零排放的單車出行。
控車零成效
近年政府不斷提出以經濟手段作控車政策,但市民又埋怨,公交政策未完善,會造成惡性循環,迫使市民選用私人車輛出行,加劇道路壓力,造成更加塞車的困局。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自二零零四年開始,電單車和私家車兩者增長有所放緩,但汽車增加自二零一零年開始反彈上升且呈持續增長的趨勢。
他批評,政府過去並沒有推出控車政策,所以控車政策零成效,甚至有些政府本末倒置,例如環保車稅務優惠,則刺激了車輛增長。
政府近年提出以經濟手段控制車輛增長,例如調高公共停車場和咪標位收費,增加養車成本。在過去政府一直缺乏控車手段下,陳俊明對政府未來兩年如何能控制車輛年增長數目至百分之四存疑,也認為政府沒有決心控制車輛增長。問卷調查結果也反映,市民對政府過去控車成效評分低,未來政策信心也低,部份更對其控車不存任何信心。他建議,政府立即制定控車增長政策及時間表,以及控制本地汽車尾汽(進口新車, 燃油)、監管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等。
控制私人車輛有何手段? 陳俊明指出,單純以經濟段,例如增加停車場和咪泊標收費,只會推高私人停車場收費,但整體推高停車收費,對控車成效不大,還要透過其他措施,例如限制每年車輛增長數量,推行購車配額制、舊車換新車等措施。
控車有助推動綠色出行
控車與綠色出行有何關係?由於太多私人車輛佔用路面,對道路通車造成壓力,降低巴士每班班次的行車運轉率,帶來駕駛者、巴士乘客、其他道路使用者,以至行人受氣車尾氣排放污染這種四輸局面。陳俊明解釋,做到控車後,再控制大型車輪的數量,才有條件釋放路權,騰出更多空間予巴士使用,巴士則具條件提升每班班次的行車率,市民也會因此選擇乘坐巴士而減少選用私人車輛,解決交通的惡性循環問題。
就巴士服務,他理解,巴士目前面對兩難局面,奈何由於先天不足,路面塞車令每班班次的行車率下降,班次不準造成乘客迫爆,又被批評服務質素差。建議政府每年檢討巴士路線和成效,令巴士服務得到改善,齊齊綠色出行。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