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六措助力 業者料國際會議增10%
  • 學者:六措助澳經濟提質
  • 新中央酒店今試業
  • 三月團客按年升1.2倍
  • 特首巡視 冀助企提升生產力
  • 引入智能機器 燃料費減四成
  • 餐飲智能方案展示 助企升級轉型
  • (一家之言)惠澳六措助會展業擴市場
  • 承攬合同重長期 合作共贏向未來
  • 夕陽行業再添活力 環保設計顯特色
  • ESG要求延伸至選擇供應商
  • 制服商獲休企採購 開拓設計生產一條龍
  • 金沙:用料多樣化交貨準時 長期合作
  • 海外市場調整 港股資金好轉
  • 首季本地產品出口增7.8%
  • 大健康研討會探與文旅融合
  • 空頭力量強硬 日圓跌勢未止
  • 業界設計琴澳團產品 優勢互補
  • 看好“五一”檔 酒店料逾九成滿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零售數據升 購物中心紛倒閉?

2015-10-27 06:30

近年內地實體商場經營不易(中新社)


    零售數據升   購物中心紛倒閉?

    【路透社上海/香港廿六日電】上海迪美購物中心內異常冷清。這家購物中心位處滬上繁華地段,但卻舉步維艱,客源稀少。“有時候一整天也賣不出一件衣服。”迪美購物中心一家服裝店的店主徐小姐說。

    儘管官方數據顯示,零售銷售的強勁反彈幫助中國經濟在第三季錄得強於預期的增速,但空置率上升、租金暴跌卻日漸成為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店的常態。

    這種明顯矛盾背後,在於商場和百貨商店日益面臨線上購物的劇烈競爭,以及政府採購可能刺激零售數據。另外加上管理不善,商場空空蕩蕩並不令人意外。

    客量減加重企業債

    更重要的是,實體零售業者的艱難處境加劇一個政策困境:建設這些商場的本意是為從消費增長中獲益,但現在卻加重中國企業債問題。目前中國企業債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0%,是美國該比率的2倍。

    客流量減少意味商場所有者和開發商的現金流受到擠壓——這對增速處於數十年來紀錄低位的中國經濟來說是一個潛在危險。

    上海迪美購物中心的店家們有的試圖重新裝修,但不清楚這招能否管用,其他的店家乾脆選擇關閉。晨曦百貨九月在北京關閉東方廣場店,店長表示,計劃從網絡尋求出路。“銷售還可以,但總體是下滑趨勢。”

    上市公司中的大型商場運營商亦受衝擊。大連萬達一月稱,將關閉或重組30家百貨門店,八月稱正在進行更多調整。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百盛商業集團在華運營逾70家百貨店,一三年利潤下滑58%後,去年關閉其位於華北的多家門店。

    政府採購推升數據

    “中國GDP增速放緩導致零售銷售額增速下滑,在一些有大量商場面積的城市,空置率已大幅上升。”穆迪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

    荷蘭國際集團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康頓(Tim Condon)警告稱,投資者不應把中國官方零售數據上升僅解讀為居民消費的增加,稱該數據亦包含政府採購。

    相形之下,電商網站卻繼續報告兩位數的增長,儘管增速明顯減緩。電商領先企業阿里巴巴預期報告將較次季增速銳減至同比增27%左右,儘管如此,相比傳統零售業這仍是極快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