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首季銀行國際資產佔比跌至83.3%
  • 工銀澳門獲評地區最佳銀行
  • 內地發三十年特別國債 票息2.57%
  • 首季澳住宅單位成交總值升16.7%
  • 三箭齊發 港股內房股走強
  • 內地商銀批九千億白名單貸款
  • 旅業採用AI客服 員工價值難取代
  • 三重磅利好 專家:提振內地樓市
  • 靈活應用科技 擁抱旅業機遇
  • 何超瓊:澳十年一定位 發揮旅遊+
  • 貓途鷹:全球旅客對澳興趣復疫前65%
  • (一家之言)重新包裝 激活各區引客力
  • “6.18”臨近 以舊換新促銷重點
  • 短債基金投資新機遇
  • 內地居民消費需求小幅回升
  • 金沙多維度扶持本地中小企
  • 惠澳措施 助建世旅城
  • 金沙廿年 在澳投資逾千二億
  • 澳門金沙慶開幕廿周年
  • 優化體驗 創造引客誘因

全福大腦策略 (六)

2015-11-01 06:30

    全福大腦策略 (六)

    上文提到,練習是提升專注力關鍵。你可在腦中不遺漏任何細節地模擬某技能的各方面,並反覆思考和練習到只要開始首步,其餘步驟便被啟動的程度。

    既見樹木更見森林

    不少運動員和職業均要求初學者把自己的技能形象化。如高爾夫球手閉眼想像揮桿、頂級銷售員用很多時間改進其推銷詞彙。因技能形象化的練習和想像,不但啟動負責模擬任務的腦區,更啟動負責實際執行任務的腦區,因而助你作出更好表現。

    全福者的大腦,可靈活地據恰當時機毫不費力地在狹窄的專注與寬泛的專注間轉換。某研究將此腦力與照相機變焦鏡頭模擬,即應用此能力可拉近畫面而看到很窄的一部分,也可拉遠畫面而看到整個景象,且在最近和最遠間還有不同的設置。研究發現,幸福者可訓練大腦在適當時間用適當的專注與類型,以避免“只見樹木或只見森林”的問題,從而不但只看見眼前的樹木,更見森林。研究顯示,冥想能增厚跟注意力相關的腦區而改善專注力,故是一種練習調整注意力變焦鏡頭的有益方式。因認識到專注力的資源很有限,全福者常將手上的各種任務按輕重緩急列出其優先次序,以把最優質的專注力投放到最重要最緊急的任務上。

    休閒才達心流之境

    另外,若你適時放鬆注意,反提升注意力。認知神經科學家丹尼爾 · 斯米萊克(Daniel Smilek)在研究人們在一堆近似事物中能多快找到某目標物時,要求一些被試保持放鬆以待目標自己突然出現,同時要求另一些被試主動搜尋目標,結果發現前者表現更佳。即鬆弛閒散的方式有時比主動搜尋目標更有效、更快捷,尤其於搜尋時很吃力的情況下,效果顯著。布氏認為,當全身心投入到你正在做的事情時,放開你的專注便可進入心流狀態,它也是創造力的關鍵之一。因無論藝術家或非藝術家,當充分發揮創造力時,都會發生大腦額葉皮層活性下降現象(即身心靈放鬆)。故閒散和不專注有時反讓你找到難題的解決方案,令你可為未來作規劃或反思。即當你任由思緒隨意漫遊從而啟動起來的,正是助你預測和規劃未來並作出相應準備的腦區。

    當挑戰超出能力及所受的訓練時,你會因感到壓力焦慮而過度專注,無法享受沉浸其中之樂;當你的綜合素質跟所面對的困難挑戰水準相當時,最具創造力的心流現象才會發生;當你的能力大幅超越挑戰時,戰勝困難只會讓你感無聊而沒滿足感。全福者常尋找具挑戰性的環境以讓自己沉浸其中。總之,你的目標雷射器和努力加速器都靠專注力此腦力工具鎖定目標,並形成不斷前進所需的協同效應,且助你及時發現機會雷達的尖峰信號。

    適時適度表達適緒

    全福腦力策略四、情緒平衡:具此腦力工具的全福者,可識別並預測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反應,故可據特定環境而產生、停止或調整情緒。即具平衡情緒,並在適當時間以適當的程度表達適當情緒。雖然科學家和哲學家為情緒爭論幾個世紀,唯越來越多專家認為,情緒是心理反應的滑尺,即一端是快樂滿足,另一端是不快不滿。這些反應令你可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評估每件事的重要性(包括對事件、他人及自己的想法)。全福者以富成效的方式引導情緒,從而對眼前和長遠目標都發生積極作用。每一種狀況不僅存在最佳情緒狀態,且存在最佳情緒量。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發現刺激強度跟任務表現間的關係呈U形圖。即初期表現會隨着情緒的增加而提升,在到達一最佳點後,反會隨着情緒的增加而降低。此定律看似違背“積極情緒必好,消極情緒必差”的直覺,但即使是發怒恐懼等也具積極作用(有興趣可閱之前相關分享)。全福者的大腦懂得在何時應用何種情緒以助己達標,情緒平衡的程度與深切的自我意識相關。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奧克斯納(Kevin Ochsner)研究人類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是否與處理他人的情緒不同,他展示系列照片給被試,並要求其評估自己的或照片人的情緒。結果發現,被試親身感受一種情緒和評判他人情緒時會啟動部分相同的腦區,即於解釋情緒狀態時(無論是感受自己的或他人的情緒),很大程度依賴自己獨特的觀點而非現實環境線索。

    陳傑榮

    http://blog.sina.com.cn/u/180620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