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朝試射改良版火箭炮
  • 阿根廷火車相撞逾九十人傷
  • 南非促ICC勒令以撤出拉法
  • 俄進攻烏第二大城市
  • 聯大決議認巴符會員國資格
  • 中方:盡快重審巴入聯申請
  • 暨大僑文化研究院江門揭牌
  • 川暴雨泥石流轉移逾七百六人
  • 深圳直飛墨西哥城航線開通
  • 劉國中看望慰問護理工作者
  • 習:培養愛國擔當時代新人
  • 超大地磁暴爆發多地現極光
  • 中法關係繼往開來
  • 賡續鐵桿友誼夯實傳統友誼
  • 習訪歐引領夥伴關係正確定位
  • 民調:白民代聲量好感度墊底
  • 檢獲槍械
  • 台東冀與花蓮同步振興旅遊
  • 台中剛出生男嬰遭棄屍水井
  • 贛首家涉台檢察官工作室揭牌

緬甸變天充滿懸念

2015-11-12 06:30

    緬甸變天充滿懸念

    緬甸大選投票結果陸續出爐,由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遙遙領先。雖然形勢大好,但民盟能否順利執政,言之尚早。緬甸政局的走向,各方密切關注。

    今次大選有多達九十一個政黨候選人及獨立候選人共六千○四十人,競選各級議會一千多個議席。由昂山領導的民盟時隔廿五年首次參選。

    緬甸曾於一九九○年舉行過全國大選,當時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取得了勝利,然而時任軍政府不承認選舉結果,緬甸繼續維持軍人執政。二○一○年,緬甸推行民主改革並再度大選,民盟因抵制大選而錯過了合法進入政壇的機會。今次昂山帶領民盟再次參選。

    按照緬甸憲法,國會議席中有兩成五的席位歸軍方所有,因此民盟必須贏得餘下議席中的六成七才算勝利,方有資格任命下屆總統,執政黨鞏發黨僅需贏得三分一的席位就能與軍方議員組成聯合政府。這樣的苛刻條件,似乎難不倒昂山素季,從目前已點算的選票中,民盟在上下議院選舉獲取約七成五選票。

    但民盟要順利執政,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首先,昂山素季用代理人當總統能否得到各方認可。根據緬甸現行憲法,昂山即使大選獲勝也當不了總統,因為她的丈夫和孩子是外國人。對此,她曾表態稱,若民盟大勝,自己將超越總統,從幕後領導政府。但是這一言論受到執政黨——鞏發黨的指責,鞏發黨副主席吳泰烏日前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緬甸憲法,總統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無人可以凌駕在總統之上,所以昂山素季的言論違反了緬甸憲法。他還稱,軍隊作為國家最強大的組織,將祇服從國家領導人即總統的指示,不會服從一個代理領導人的指示。

    其次,在緬甸,軍隊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不僅在議會佔有二成五議席,而且對國家大政方針擁有最終否決權。雖然緬甸總統吳登盛已表示,政府和軍隊將尊重大選結果,但軍方是否會真正接受並交出權力,目前還是未知數。據報道,昂山已去信吳登盛、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以及下議院議長、鞏發黨前主席瑞曼,希望在下星期舉行會談,是次會談將影響緬甸政局未來走向。

    反對黨民盟可望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反映緬甸民心思變。近年,雖然執政黨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推進民主,改善民生,政府與部分民族武裝達成了全國停火協議,但還是無法從根本上扭轉該國經濟落後、民眾貧困、社會不平等、戰火不斷的局面。毫無執政經驗的民盟上台後,能否解決這些棘手問題,將影響其執政地位。如果毫無起色,緬甸隨時可能重回軍人掌政或動盪年代。

    緬甸大選後,外界關注的焦點除了政權如何過渡外,就是緬甸的對外政策是否會變化。其中緬甸對華政策最受關注。

    有人認為,過去,緬甸受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制裁,從而“倒向中國”;西方制裁逐漸取消後,緬甸站到了美國同中國的“中間位置”;今次大選後,緬甸可能會倒向美國,對中國不利。

    一直以來,中緬關係相對穩定,過去中國不干涉緬甸內部事務,沒有給緬甸找麻煩,阻撓它的外交選擇。緬北民族地方武裝是該國的老大難問題,中國也沒有以此作為撬動緬甸選擇的工具。對於中國在緬甸投資的大項目,昂山素季之前也無公開說過這些項目的壞話,甚至還積極評價曾經爭議的項目。昂山今年六月就曾訪問中國,未來緬甸奉行甚麼樣的對華政策,她已經釋出信號。

    緬甸內亂不斷,幾千萬人需要生計,需要就業,開展對華經濟合作是維持緬甸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途徑,對華保持友好合作關係符合緬甸的長遠國家利益。那些認為緬甸“投向美國懷抱”,往往是一些人單從意識形態角度出發的願望或擔心。意識形態的確經常非此即彼,國家利益卻是多元、重疊的,緬甸只會追求本國利益最大化,不會為迎合中美任何一方作出戰略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