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節目表
  • 鄭允荷癌症復發
  • 視事關心
  • 妮琪美納炮轟警方故意刁難
  • 辛甘斯手印被聯名申請移除
  • 《Emilia Perez》四姝齊封后
  • 愛繆上節目忘詞發文謝罪
  • 許靖韻拍西片計劃落空
  • 鍾舒漫公開擇偶條件
  • 陳慧琳曾肥廿磅唔敢見人
  • 顏國樑病逝享年七十一
  • 珍惜年華音樂會今舉行
  • 《澳門人》講街市大變身
  • 敬老金曲薈萃樂逍遙唱響永樂
  • 澳門廣寧曲藝會栢蕙演出
  • 苦難人生 總要希望
  • 藝術節進入倒數 最後一周勿錯過
  • 葉振棠開唱出碟做慈善
  • 三編劇有機會磨刀練習
  • 國際章受康影特殊禮遇

大器晩成楊凱帆

2015-11-14 06:30

    大器晩成楊凱帆

    時下在港澳粵曲騷中,被邀為生角而台期最密的文武生中,楊凱帆係一個。知根知底的內地同行都説他“行番個尾運”,“時來風送滕王閣”,此之謂也。

    楊凱帆原為廣州番禺粵劇團的正印文武生。他入粵劇行還有點“波折”——他自小喜歡“跳跳紮”,能歌善舞。十三歲那年,也考入了番禺藝術學校歌舞班。但入學後,教師發現他身材魁梧、臉形俊朗,但卻一開口唱曲,便出現“鬥雞眼”,這當然是做演員的大忌,校長想叫他退學,另謀高就。好在有戲曲老師着其用戲班的古老方法作矯正訓練(用點燃着的“線香”在眼前不斷地繞轉,眼睛也盯住轉動),此法枯燥而辛苦,但楊咬牙苦練,終於克服了“鬥雞”的“異相”,畢業後即馬上成為番禺粵劇團的台柱。

    楊的扮相英偉陽光,身段亦富有線條美感,巧妙地將舞蹈基本功融入粵劇之中而不着痕跡,武打文唱,表現都頗不俗,擔戲過不少新老劇目,亦甚稱職。只是,那時的粵劇舞台並不太旺,人才需求量不大,長期在這個縣一級的小型班裡,他沒有機會到省市大班,其發展“格局”基本定型,正應了粵劇行中的“魚唔過塘唔得大”的諺語,鬱鬱不得其志。難以自給自足的劇團也“岌岌可危”,有散班收班牌之虞。這時,港風北漸,港台流行曲大行其道。身為團長的楊凱帆從全團人員需要養家活口這一前提出發,被人譏為“不務正業”、“撈過界”也在所不計,打出“番禺粵劇團輕音樂隊”的旗號,自己帶領主唱羅文、鄭少秋、譚詠麟等香港歌星的歌曲,亦頗受歡迎。但八十年代末段,這種雙棲的演出也不易維持,只好暫告停歇,楊凱帆也曾轉營他業。

    踏入新千年,楊凱帆決定轉攻香港粵曲市場,憑着他的深厚的唱功和較長的班身,很快就創出新路,舉凡近世的新馬師曾腔、何非凡腔、陳笑風腔以及羅家寶的“蝦腔”,他都能“曲隨腔變”,適應各種花旦“拍拿”的腔口匹配。無論是柔情款款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秦淮冷月葬花魁》或威風澟澟的《潞安州》等等,都能準確演繹,不時出彩,使得他在大落之後來了一個大起!亦堪稱大器晩成了。

    童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