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TikTok創作者起訴美政府
  • 波音恐遭美司法部起訴
  • 起龍儀式
  • “腳上攀比”
  • 中央編譯社出俄文版
  • 外國旅遊團乘郵輪入華免簽
  • (社論)澳門新定位是勉勵更是鞭策
  • 我“超級顯微鏡”成功升級
  • 陸:將出台懲“獨”法律
  • 習:帶動更多人保護長城
  • 國台辦:賴清德須明確回答
  • 陸五十一機艦巡台海
  • 普京讚習近平有遠見
  • 普京:俄從無拒絕談判
  • 菲坐灘破艦損仁愛礁生態
  • 普京:俄中都不接受
  • 嚴重車禍
  • 日移動支付PayPay故障
  • 日評估核污洩漏存重大隱患
  • 迫華客購物韓旅行社停業整頓

台年增逾三千皮膚癌患者

2015-11-14 06:30

黑色素癌屬惡性,外觀似黑痣,不易發現,好發在六十歲以上長者,常見在腳掌及指甲。(中央社)

    台年增逾三千皮膚癌患者

    【本報訊】據中央社台北十三日消息:醫學會指出,每三小時就有一人患皮膚癌,其中以黑色素癌屬惡性,治療成效有限,外觀似黑痣,不易發現,好發在六十歲以上長者,常見在腳掌及指甲,也有年輕患者。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表示,皮膚癌是島內十大好發癌症,年新增三千二百七十四人,平均不到三小時就有一人罹癌。皮膚癌中,百分之四十九點四屬基底細胞癌、百分之三十一點一鱗狀皮膚癌、百分之七點八是惡性黑色素癌,以及百分之十一點七其他。

    楊志勛指出,其他的皮膚癌治療效果顯著,不過,黑色素癌是惡性的,外觀似黑痣,因此常缺乏警覺性,但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第四期、晚期的患者存活期只有四個月。

    他說,過去多好發在六十歲以上族群,常見在下肢,近六成患者病灶是長在腳掌、指甲間等陽光未必照射到的地方。近年也有年輕患者,常見上半身,如臉、脖子、胸等處。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張文震說,早期黑色素癌可透過切除,不過晚期治療最普遍是化療,但反應率只百分之九,成效有限、治療不易,難以達到病患與家屬期待。

    他說,有百分之十五黑色素癌患者具BRAF基因突變,可透過阻斷BRAF基因傳導路徑,有效抑制腫瘤成長,相關藥物目前有健保給付,相較傳統化療可讓患者維持近七個月病情不惡化,中位數存活期更突破一年。

    楊志勛說,黑色素細胞癌固然棘手,但治療上患者可以掌握三大步驟來提高治療成效,分別是“及早發現、手術切除與基因檢測”,民眾平時即可觀察皮膚,一旦出現可疑黑痣,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