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陸艦喊話“注意你的位置”
  • 閩台商熱議十八項惠台新措
  • 美巴爾的摩塌橋殘骸爆破拆除
  • 法囚車遭襲兩警殉職
  • 重返課堂
  • 巴西暴雨持續華僑華人賑災
  • 日首季兩萬一人“孤獨死”
  • 日製鐵工人失蹤熔爐現人骨
  • 印巨型廣告牌倒塌十四死
  • 美客機着陸後起火急撤乘客
  • 美議員提限AI出口
  • (社論)中國綠能產業代表先進產能
  • 美軍高調展示AI戰鬥機
  • NASA任命首席人工智能官
  • 瓊小學教師伏法
  • 中美政府首商AI
  • 辦藍不辦綠
  • 藍盤點蔡執政民眾八大痛苦
  • 兩岸交流
  • 台女枕頭焗死親生兒女

豐收的煩惱

2015-11-16 06:30

    豐收的煩惱

    “手中有糧心不慌”。這句話對於國家來說不假,但對於內地廣大糧農來說卻不貼切,現時許多糧農為如何賣掉手中的糧食而發愁。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豐”。面對豐收景象,糧農卻樂不起來,因為近期不少地區均出現“賣糧難”問題。局部地區排隊賣糧常態化,有的地方出現為賣糧而“走後門”的現象——每次要給驗質員差不多五百元的“好處費”;在安徽一些地方,糧農被迫以八折價格出售。

    導致“賣糧難”原因是多方面,直接原因是國內糧食連年豐收,但國內需求疲弱,以致糧庫庫存高企,拖慢收儲進度。深層原因則是糧食進口機制、價格機制、收儲機制等各個方面的不協調。比如,儘管糧食連年豐收,倉儲壓力持續增大,但糧食進口有增無減。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小麥、玉米、大麥等穀物和穀物粉等進口同比增長超過六成;又如,對主要糧食實施的最低收購價水平逐年提高,雖然保證了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但是也導致價格失真,市場無法調劑糧食生產;再如,由於糧食儲備主要由中儲糧等國有企業控制,民間資本無法介入,沒有競爭的局面不僅導致種糧者無法議價,還限制了糧食儲備能力的提高。

    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卻賣不出去,或折讓低價出售,大大打擊了廣大糧農的積極性。要解決“賣糧難”,並不是簡單增建糧庫就行,關鍵要從糧食產銷機制改革下手。

    危中有機。“賣糧難”的出現為糧食生產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提供了契機,有關部門應積極鼓勵、引導糧農種植高品質的糧食,一方面既迎合國內市場轉變的需求,也從根本上解決“賣糧難”的問題。

    雨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