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美二戰航母屹立海底

2015-12-02 06:30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NOAA)科學家宣布,在三藩市對出的太平洋海域發現沉睡海底逾六十年的二戰著名美國航空母艦「獨立」號。由無人潛艇拍得的照片可見,艦身「出奇地完好」,飛機庫還似乎仍存放一架飛機。「獨立」號曾被日軍魚雷擊中,還被兩次用作測試原子彈都沒有沉沒,現在沉海數十年仍然完好,專家稱這凸顯美國軍工技術如何出色。
NOAA的無人潛艇在加州費拉隆群島(Farallon Islands)外海約800米海底,發現「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潛艇拍得的3D聲納圖片顯示,「獨立」號船身和飛行甲板保存大致良好,只是船身稍微傾斜,飛機庫隔間似乎還存放了一架飛機。
NOAA國家海洋保護區辦公室主管德爾高(James Delgado)說:「在海底度過六十四年後,『獨立』號現於水底,還像準備出動飛機。」作為搜尋「獨立」號任務首席科學家的德爾高稱,這艘航母曾在太平洋打了一場漫長和艱辛的戰爭,並在戰後遭遇兩次原子彈爆炸後受損。「這展示了『最偉大一代 』的工業力量和技術,這一代在當時不僅將這艘艦送去參戰,也將摯愛送去打仗」。
「獨立」號長190米、排水量約1.5萬噸,於一九四二年下水,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海域執勤,參與過幾場重要的太平洋戰爭,其出動的軍機擊沉了最少四艘日本航母。
「獨立」號曾受日軍魚雷擊中,但沒有沉沒。戰後,「獨立」號於一九四九年與九十多艘船艦成為原子彈測試的靶艦,讓軍方了解核輻射對船艦的影響,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美軍用「獨立」號作了兩次原子彈測試,雖然船身受衝擊波、熱能和輻射重創,但「迄立不倒」,並返回三藩市美軍船塢,用作軍方輻射除污研究。「獨立」號於一九五一年一月載着一批核廢料,被拖出公海鑿沉。
美軍多年來都沒披露「獨立」號確實沉沒位置,直至一九九零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繪製海牀地圖時,發現「獨立」號疑似長眠位置。二零零四年,NOAA船舶在費拉隆群島水域海底拍到一條長型物體照片,估計就是「獨立」號。
德爾高稱,估計「獨立」號當時載了數百桶核廢料,但核廢料被厚厚混凝土桶子封存,且被厚重的鋼鐵船身保護,因此科學家最近測試過航母和水中的輻射同位素,並沒發現異樣。他又說,當局暫時沒有計劃進一步檢驗或進入船身。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