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理順社區減居民遊客矛盾

2015-12-02 06:30

    理順社區減居民遊客矛盾

    一連兩天保安領域施政方針辯論結束,社區警務、科技強警等議題炒得火熱,冷不防昨日馬揸度博士大馬路有內地女團客頭中“水彈”,幸無大傷害。高空擲物,隨時觸犯刑事,當局應小心處理,並檢視惡作劇背後的因由。

    經警方現場調查,相信事件由人為造成,惜大廈樓層眾多,一時間未確定何人所為。從現場環境及街坊反映,推斷有兩大可能:一是有人貪玩,二是有人不滿大量旅客長期聚集樓下購物點,造成噪音、阻路等問題,忍唔住泄憤。不過,不論出於任何動機、擲甚麼物品,高空擲物都是人命攸關的高危行為,必須強烈讉責,一宗都嫌多。

    擲水彈事件涉及三個方面,首先是公民教育及公民質素問題,這是全社會的長期工作。其次是社區警務及科技強警,若然附近大廈有“天眼”裝置,雖以公共部分為目標,不會對準民居,但只要有鏡頭,或者警員、警車巡邏密一點,相信會有一定阻嚇力,光天化日肇事者或不會以身犯險。

    最後則是關鍵的社區治理問題。事發地點周邊有旅行團購物點,每日都有大量旅遊巴接客至此,人多車多必然衍生噪音、阻路、阻門口以及垃圾等問題,非常擾民,街坊已不時投訴。如此畫面似曾相識,不單案發地點,黑沙環、筷子基、新口岸、皇朝區、高園街等多個片區都有類似境況,有些甚至開設了旅行團餐廳、食店、手信店等,一天到晩車水馬龍,廢氣連連,油煙燻天,堵路堵人,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置身其中,苦況不足為外人道。

    澳門人好客,以旅遊起家,亦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現全速向目標進發。明年度施政報告其一亮點,是開發與世旅中心相關的社區特色經濟,總方向是優化社區環境,盤活社區經濟,增加社區活力,繼而提升當區居民的生活質素。其方向、目標無疑是好,惟執行必先立次序,否則好事變壞事。

    以上黑點原來規劃都是住宅區,以民居為主,樓下舖又以街坊生意居多,就算有些較大型商舖,也非為高流量、密集式的旅行團購物點、手信街等而設計,更甚者整體的路網、泊車位、人行道、垃圾站等公共空間或設施均有限,突然之間車龍、人潮齊湧至,豈會不亂象叢生?

    當局須引以為鑑,多思考對策,中長期是加強跨部門協作,優化一些條件許可地區的硬件設施;持續加強巡邏,雷厲風行檢控違泊阻街堵路的大型旅巴,以及排煙、排廢不達標食肆和店舖等,盡量維持社區安寧,減低居民與旅客產生矛盾的機會,不然就會將居民與旅客推向對立面。

    現在網絡發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局應盡快跟進案件,短期內將涉案者繩之於法,不要讓個別事件發酵、增多。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