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議員發言聚焦醫療人資分配

2015-12-04 00:00

【專訪】多名議員在昨日社會文化範疇施政辯論上關注到醫療問題,包括憂慮一間醫院當兩間用對醫護人員造成的壓力問題,醫護人力不足問題等。

蕭志偉議員發言時對政府提出希望透過人員的增加,達到「一間醫院兩間效率」的目標表示認同和支持,但同時指出,通過醫療人員本地招聘的方式,無疑對私營醫療機構的人力資源構成一定緊張。有可能影響目前公私營醫療分流服務的成效。

澳門公營醫療不斷擴張,招聘大量醫療人員,產生嚴重的人力資源問題,專科醫生、護士、各種治療師,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和職業治療師非常缺乏,社福機構聘請這些醫療人員非常困難,他質疑政府有沒有未來五至十年澳門整體醫療人員規劃。

他又指,有意見反映這與本澳一直以來未有自主培養醫療人才,醫護人員主要由國內外培養,難免出現程度的差距。加上目前執業註冊制度較鄰近地區寬鬆,醫療人員專業資格認證體系未有建立起來,而專科醫生的認證發牌則由醫療機構主導。因此關注到設立醫學專科學院或醫學院的進展等。

黃潔貞議員亦表示,「一院二用」涉及到整個醫院的輪更及管理制度。公立醫院現職有經驗專科醫生、護士本身已有相當工作量,每日都要應付大量病人、手術,未來更要帶教新人,工作量自然大增,壓力可想而知。作為醫護人員為病人提供適切的服務,是前線人員的責任,但是當服務不斷增加,而人手長期不足的情況下,醫療質素及醫患關係只會越來越差。因此,希望可以在每項政策推出前,更要考慮人力資源配套問題,並多與業界和相關部門協調和互動溝通,循序漸進,體諒和明白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所面對的壓力。在充分評估人力資源及實際情況後再增加服務,相信市民都會更放心。

她又稱,現時無論是硬件上的計劃和招聘人員都是為了公立醫院的發展,公立醫院不能全包本澳的醫療服務。再者現時政府都向民間醫療機構買服務,即是本澳的醫療體系政府、不牟利團體、私營三方組合提供服務,因此政府在政策資源上,應三方共存,透過協調才更有利澳門整體醫療發展。她並關注到醫療人員人資不足問題,指出在醫療上「三分醫療,七分護理」,但是本澳的護士人數只一千七百多人,除了醫院外,安老康服,居家照護都需要護士的參與,按人口六十四萬,如每千人口與四個護士的比例計算本澳需要兩千多個護士,未來希望透過政策配合,創造條件吸引護士生源。

陳美儀議員要求當局回應未來的醫學專科學院是否只是在職醫生再培訓成專科醫生,她又認為本澳需增加老人專科病房。

關翠杏議員認為政府應支援社區醫療建立穩定團隊,若社區醫療人手嚴重流失,市民只會重返衛生中心,公立醫療壓力有增無減。

張立群議員認為過去一年公共醫療已明顯進步,在市民而言當然希望看診簡單方便,公共醫療對私家醫療機構的影響難言錯對,但他促請政府注意,鏡湖醫院在今年已流失了二百四十多人,他希望山頂和鏡湖醫院的發展可取得平衡。

 

華僑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