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創新通關惠及市民旅客

2015-12-10 04:50


澳門回歸祖國16年來,內地與澳門之間的通關模式多次微調,方便兩地市民旅客往來,因應近年每逢節假日大批市民旅客出入境,為兩地口岸帶來巨大壓力,當局不斷增加口岸硬件設施,口岸相關工作人員亦壓力倍增,加班成為新常態。逼爆關現象由偶發向經常性轉變,探索並實施創新通關模式勢在必行,兩地有關當局可切實進行科學調研,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惠及市民旅客。 近期有關「一地兩檢」及「兩地一檢」等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期盼當局早日落實便捷通關新模式。有關當局早前透露的新通關模式未必能及時緩解通關壓力,計劃實施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通關模式,並非單方檢放模式,新模式擬於交通不便的青茂口岸亦即粵澳新通道實施,而粵澳新通道尚在建設中,何時投入使用暫未見公佈時間表。近年來珠澳兩地致力提升口岸通關能力,當局早前公佈的資料顯示,澳門關閘口岸完成硬件改造後,通關能力達到每天50萬人次,而拱北口岸完成擴建工程後,通關能力可達到每天35萬人次,未來可擴充至50萬人次,與澳門接軌。 過往每逢節假日,旅客逼爆拱北口岸的場景總是一再重複上演,高峰期等候時間超過一個鐘。隨著粵澳深度融合,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構建,以及未來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來往澳門與內地的過關人數持續增加,兩地口岸現有的通關能力,以及相關配套設施能否有效及時地緩解通關壓力,尚須拭目以待。珠海與澳門通關量最大的口岸是拱北口岸,現時兩地當局致力於疏導旅客至橫琴通關,並取得一定成效。橫琴新區官員日前表示,去年12月實施來往橫琴24小時通關後,有效緩解來往兩地通關壓力,初步統計1至11月總體通關量700萬人次,橫琴將推動「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一地兩檢」的模式,同時會探索對旅客「進境查驗、出境監控」的單向檢查試點,促進快速通關,當局強調,有利於往來兩地旅客居民的措施,都可考慮和探索。 近年來粵澳合作加深,大批澳門居民在珠海居住、消費、投資、休閒、以及接受教育、醫療、安老服務等,通關不暢的弊病越來越明顯。由於現時兩地出入境部門自行其是,旅客須重複排隊輪候過關,客觀上增加兩地相關部門的設備和人員重複投入,更增加旅客的等候時間,有議員曾形象地形容出入境現狀是「做死警察,等死旅客」。橫琴口岸創新通關雖有助紓緩通關壓力,但加快珠澳口岸通關速度的關鍵仍是早日落實拱北口岸24小時通關,並實施創新通關模式,探索推動「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一地兩檢」、「兩地一檢」,與時並進,提升口岸驗放速度,惠及市民旅客。

濠江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