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節慶狂歡 適可而止

2015-12-20 06:30

    節慶狂歡   適可而止

    回歸紀念日、冬至、聖誕節、元旦等連串假期今日開始,不少年輕人都會趁節日狂歡,家長最擔心年輕子女過節誤交損友,在誘惑下沉淪毒海。加上新型毒品的包裝無論外觀、款式和味道跟傳統的毒品不一樣,容易令人減低戒心,藉此吸引青少年嘗試。警方加緊宣傳,提醒青少年提高警覺,時刻注意自我保護和防範罪案,避免成為犯罪者目標。長假期慎防青少年染毒,老生常談,青少年酗酒問題,同樣害人不淺。

    小酒怡情,大酒傷身。早前網上出現一種極具爭議性的豪飲接龍遊戲,參加者拍攝自己狂灌酒的影片後,上載到視頻網站;然後再點名其他人在指定時間內做出相同行為。隨後有外國媒體報道,多宗死亡個案懷疑與這種飲酒遊戲有直接關係。

    酒精對年輕人正在發育的腦部構成傷害,更會大大降低個人的自制能力,增加發生意外、面對暴力及進行高風險性行為的機會,過量飲酒更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昏迷及猝死,長遠會影響消化系統和破壞肝臟,並增加患癌的風險。

    世衛去年的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指出,全球因酒精相關危害死亡人數由一一年的二百五十萬人,增至一二年的三百三十萬人,飲酒可引致逾二百種疾病和損傷,更會導致較早出現殘障及死亡,在二十至三十九歲組別中,約百分之二十五的死亡個案是由酒精導致。酒精與煙草一樣,已被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質,屬於最高風險類別,但不如吸煙,飲酒致癌這事實並未獲得廣泛認同。在聖誕及新年派對聚會,三五成群年輕人少不免把酒談歡,借酒精增添派對氣氛。一旦飲酒成癮,禍害絕不比吸毒輕。

    酗酒傷身,更可能傷人。每逢節慶假期,在狂熱的氣氛渲染下,青年人狂歡不知節制,加上酒精令人失常性,涉醉駕的嚴重交通事故例必上升;在酒精作用下,失常搗亂、集體毆鬥,常為夜場中上演的“戲碼”。關注青少年的外展隊亦發現,青少年酒後街頭暴力的問題,已從單純的拳頭毆鬥,發展成以禁用武器如伸縮棍等作出襲擊行為。萬一青少年失去理性,或會造成人命傷亡,重現多年前打死人的事件,後果堪憂。

    飲酒作樂,適可而止,尤其是少女,近年網絡流行語“撿屍”,正是形容有心人將喝得不省人事的爛醉女子帶走猥褻或性侵的現象。節日外出、夜歸的少女,應加強警惕,要小心陌生人邀約,最好是多人互相照應外出,切勿獨自喝醉,否則樂極生悲,後悔一生。

    警方雖然指出過去幾年聖誕假期間,涉及青少年的罪案無明顯增多,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新一代依賴網絡,新型犯罪亦追上“互聯網+”,如販毒利用網絡下單、網上交友衍生詐騙勒索、裸照陷阱等,必須加強防範,以防青少年誤入歧途,行差踏錯。

    夏  耘